詞義研究與辭書釋義

詞義研究與辭書釋義

《詞義研究與辭書釋義》內容簡介:當前,由於辭彙理論研究的嚴重後滯,在語文辭書編纂中,義項的確立與編排,詞條的選定與釋義,都存在盲目性與隨意性的問題。

基本介紹

  • 書名:詞義研究與辭書釋義
  • 作者蘇寶榮
  • ISBN:7-100-02927-9
  • 頁數:244頁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00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1、義項確立與編排方面 這主要表現在對單字(或單音詞)的釋義上。目前語文辭書編纂中,對義項的確立,一般是採用綜合歸納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建立在客觀語言材料之上的,是實證的,而不是理性的,因而還不可避免地帶有隨意性、盲目性,不能說是完全科學的方法。真正科學的方法,應當是歸納與分析相結合,感性材料與理性分析相統一。而對詞義的理性分析,必須突破詞義構成分析這一難題。同時,由於人們對詞義構成認識上的模糊,也不可能完全了解詞義的派生機制及其內在的系統性,因而也就造成了辭書所列義項繁多、排列混亂的狀況。
2、詞條選定與釋義方面 這主要表現在對由單字(單音詞)所組成的詞語的選擇和說解上。目前不少辭書對詞條的收錄沒有統一的客觀的標準,帶有某種程度的隨意性,使辭書收錄的詞條缺乏代表性。特別在辭書釋義上,有些編寫者對漢語傳統語文辭書釋義方式(如直訓、義界、推源等)缺乏了解,對現代辭書的釋義方式(如概念的內涵、處延等)也缺乏研究,由此造成辭書釋義形式上的不規範和內容上的不統一。即使一些大型的權威性的語文辭書,由於出於眾人之手,編寫水平也參差不齊。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漢語語義(詞義)研究從傳統到現代的發展
第二章 漢語詞義的民族特徵
第一節 漢語詞義與民族心理
第二節 漢語詞義與漢字
一 漢語詞形的二重性
二 漢字功能的二重性
三 利用漢字研究漢語詞義
第三節 漢語詞義與傳統文化
第三章 漢語詞義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第一節 詞義的系統性原則
一 橫向的系統——綜合研究方法
二 縱向的系統——動態系聯方法
第二節 詞義的兩重性分析
一 詞義的概括性與具體性
二 詞義的確定性與靈活性
三 詞義的系統性與時代性
四 詞義的精確性與模糊性
五 詞內義與詞外義
第三節 詞義的語境控制
一 語境理論及其重要性
二 詞義的語境顯示
三 詞義的語境偏移
第四章 語文辭書釋義的原則與方法
第一節 語文辭書釋義的基本原則
一 釋義的概括性
二 釋義的準確性
三 釋義的系統性
第二節 語文辭書釋義的層次性
一 表層所指義與深層隱含義
二 語言意義與語用意義
三 語詞釋義與概念釋義
四 語言意義與文化意義
五 常規義與特殊義
第五章 漢語詞義構成成分分析與語文辭書釋義的探索
第一節 漢語詞義構成成分的分析
一 語義單位與義素分析
二 對流行的義素分析方法的評介
三 借鑑與創新——漢語詞義構成成分的分析
第二節 詞的義系、義點、義位與語文辭書的義項
一 義系、義點與義位
二 義位的概括、劃分與檢驗
三 義位與義項
第三節 漢語語素組合關係與語文辭書釋義
一 表“語素——音節”的漢字與漢語的語素分析
二 漢語複合詞的形成原因及其生成方式
三 漢語語素的組合關係與語文辭書釋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