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傷寒論

《註解傷寒論》,《傷寒論》注本,10卷。東漢張機(仲景)著,金成無已(聊攝)注。書成於金皇統四年(1144年)。為《傷寒論》第一個全注本。其原文之編排,卷1為《辨脈法》、《平脈法》;卷2~4為《傷寒例》、辨痓(痙)濕暍脈證、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卷5辨陽明病、少陽病脈證並治法;卷6辨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脈證並治法;卷7~10,辨霍亂病、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法;辨不可發汗病、可發汗病、發汗後病脈證並治;辨不可下病、可下病脈證並治法;辨發汗、吐下後病脈證並治法以及“辨不可吐”、“辨可吐”等。書前除仲景原序外,另有嚴器之所撰《註解傷寒論·序》一篇。此書之原文編排,世稱成無己本(簡稱“成本”)。成氏注文較為詳明,有不少獨到見解,對後世研究傷寒的學者影響很大。

基本介紹

  • 書名:《註解傷寒論》
  • 作者:成無己
  • 成書年代:金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成書背景,流傳版本,作者簡介,書評、序言,章節目錄,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成書背景

《註解傷寒論》是現存最早的一部全文注釋《傷寒論》的著作,其注釋的最大特點是以《內經》《難經》之文作為主要依據,並徵引《傷寒論》前後條文以及《金匱玉函經》《金匱要略》等仲景之語,旁涉《備急千金要方》《本草經》諸書之論,相互印證、解釋《傷寒論》的醫理,追溯其學術源流,使《傷寒論》的理法與《內》《難》之理一脈相通,被後世譽為“以經注論”“以論證經”的典範。

流傳版本

有明代汪濟川校刊本及《醫統正脈》本等多種明清刊本,另有日本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作者簡介

成無己,山東聊攝(今陽穀縣)人,約生於北宋嘉祐至治平(1060~1068)前後,由於後來聊攝並於金,故可稱金人。
成氏醫學世家,父祖業醫,頗有聲譽。他秉承家技,得天獨厚,深造自得,精於理論,又擅臨床,尤其對傷寒之研究,厥功甚偉,深得醫家所稱道。其友王鼎在《註解傷寒論·後序》里謂:“目擊公治病,百無一失”。同時嚴器之則稱其“是得仲景之深意者也。”
成氏治學嚴謹,一絲不苟,且有頑強的意志。他力圖照仲景本來的思想去研究《傷寒論》,而不把自己的認識強加於作者,更因他是第一次對《傷寒論》舊本進行全面的系統的註解,創始艱辛,難度之大,以致耗去了他畢生的精力與時間,至其晚年方脫稿畢功。據載,成氏活了90餘歲,而用於註解傷寒的時間,竟長達40餘年,約在他80歲高齡時,才完成其著作。這種堅持不懈,老而彌堅,不倉促成書的治學精神,實為楷模。但是,他的書未及問世,便溘然長逝,後來王鼎重獲此書,乃印行而流傳至今。

書評、序言

夫前聖有作,後必有繼而述之者,則其教乃得著於世矣。醫之道源自炎黃,以至神之妙,始興經方;繼而伊芳尹以元聖之才,撰成湯液,俾黎庶之疾疚,鹹遂蠲除,使萬代之生靈,普蒙拯濟;後漢張仲景,又廣湯液為傷寒卒病論十數卷,然後醫方大備,茲先聖后聖,若合符節。至晉太醫令王叔和,以仲景之書,撰次成敘,得為完秩。(醫統本作“帙”)昔人以仲景方一部為眾方之祖,蓋能繼述先聖之所作,迄今千有餘年,不墜於地者,又得王氏闡明之力也。傷寒論十卷,其言精而奧,其法簡而詳,非寡聞淺見所能賾究。後雖有學人,又各自名家,未見發明。仆忝醫業,自幼徂老,耽味仲景之書五十餘年矣,雖粗得其門而近升乎堂,然未入於室,常為之慊然。昨者,解後(醫統本作“邂逅”)聊攝成公,議論該博,術業精通,而有家學,注成傷寒十卷,出以示仆,其三百九十七法之內,分析異同,彰明隱奧,調陳脈理,區別陰陽,使表里以昭然,俾汗下而灼見;百一十二方之後,通明名號之由,彰顯藥性之主,十劑輕重之攸分,七精製用之斯見,彆氣味之所宜,明補瀉之所適,又皆引內經,旁牽眾說,方法之辨,莫不允當,實前賢所未言,後學所未識,是得仲景之深意者也。昔所謂慊然者,今悉達其奧矣!親覿其書,誠難默默,不揆荒蕪,聊序其略。
時甲子中秋日洛陽嚴器之序。

章節目錄

卷一
辨脈法第一
平脈法第二
卷二
傷寒例第三
辨濕脈證第四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第五
卷三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第六
卷四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第七
卷五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法第八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法第九
卷六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法第十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一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二
卷七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三
辨陰陽易瘥後勞復病脈證並治法第十四
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五
辨可發汗病脈證並治法第十六
卷八
辨發汗後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七
辨不可吐第十八
辨可吐第十九
卷九
辨不可下病脈證並治法第二十
辨可下病脈證並治法第二十一
卷十
辨發汗吐下後病脈證並治法第二十二

內容簡介

成氏注釋傷寒,抓住仲景“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之語,而立足於“以經注論”,是非常正確的。所謂“九卷”,公認即《靈樞》,成氏書中謂之《針經》。成氏始終運用《素問》、《靈樞》、《難經》等古典醫經的學理,註解《傷寒論》條文方證,叫做“以經注論”。他力圖按照作者固有的觀點進行研究,按這部著作本來的樣子進行注釋,儘量不把論中沒有的東西包括進去,強加給作者,這種非常樸實的科學態度,使得他的注釋比較接近於仲景原義,這是他的成功之一。
成氏採取“以經注論”的研究方法,不僅使《內》、《難》、《傷寒》學理一脈相承,融會貫通,具有探本尋源,互相滲透之妙,同時還起到經論結合,“以論證經”的效果,使傷寒方證義理明曉,《內》、《難》學理具有實際的內容,這是他的成功之二。
成氏的註解是全面的,從卷一《辨脈法》到卷十《辨發汗吐下後病脈證並治法》,共22篇,都進行了註解,這在傷寒注家中是唯一的。後世注家,認為只有《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以下10篇,才是仲景原著,其餘諸篇皆王叔和研究傷寒的著述,所以多不作注,或者乾脆刪掉。欲了解這些篇章與《內》、《難》學理的源流,僅有成氏提供了註解資料。
茲舉數例以說明成氏“以經注論”的成功,以及“以論證經”的效果。
(1)《註解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成氏註解:“太陽病,因發汗,遂汗漏不止而惡風者,為陽氣不足。因發汗,陽氣益虛而皮腠不固也。《內經》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出。小便難者,汗出亡津液,陽氣虛弱,不能施化。四肢者,諸陽之本也。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亡陽而脫液也。《針經》曰: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與桂枝加附子湯,以溫經復陽。”
原文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第二十條。太陽病,發汗,本屬正治法,無論用麻黃湯或桂枝湯,都只宜取微汗,若服後大汗淋漓,不僅病不得解,反傷陰津陽氣。但是,按正常治法,為什麼會大汗淋漓,甚至遂漏不止呢?成氏解釋為“陽氣不足”、“腠理不固”,也就是《素問·生氣通天論》所云:“陽者,衛外而為固也”的道理。為什麼汗出過多,會引起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呢?成氏引述《內經》曰:膀胱者,州都之官……一段,見於《素問·靈蘭秘典》;引述《針經》曰……一段,見《靈樞·決氣》篇,說明汗出過多,既亡津液,也傷陽氣,陽虛津虧,不能化氣行水,所以小便難;不能溫煦濡潤四肢,所以難以屈伸。不但引證正確,從病機理論上說明了問題,還體現出《內經》所謂“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的理論。由此可見,通過成氏的註解,《傷寒論》條文有了理論根據,《內經》的理論具有實在的內容,收到經論結合,承先啟後,互相印證的效果。
(2)《註解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成氏註解雲:“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則水寒相搏,肺寒氣逆,故乾嘔發熱而咳。《針經》曰:形寒飲冷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此之謂也。與小青龍湯發汗、散水。水氣內漬,則所傳不一,故有或為之證。隨證增損,以解化之。”此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第四十條方證。“傷寒表不解”,是指表有寒邪外束不解,以致陽氣不伸,其標誌是發熱;“心下有水氣”,是指心下停有寒水之氣,涉肺則咳,乾胃則嘔,故其標誌是乾嘔而咳。外有表寒,內有寒水,即成氏“兩寒相感”之義。表寒與水飲相互結合為患,即成氏“水寒相搏”之義。肺合皮毛,主氣,而司呼吸,由於表寒外束,水飲內停,使肺氣外不得宣發,內不得肅降,即成氏所謂“中外皆傷”,使“氣逆而上行”,於是作咳作喘。水氣為病,變動不居,浸漬於某部,則某部發病,即成氏“所傳不一”之義,而有五個或然證。用小青龍湯散外寒,滌內飲,表里並治,即成氏“發汗,散水”之義。文字不多,透徹詳明,往後數百注家,亦未有超越其說者。
成氏的註解,實際上運用了《內經》“肺合皮毛”、“兩寒相感”的理論,以及邪氣中人,“發無常處”的理論。“肺合皮毛”之說,見於《素問·咳論》:“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肺寒則外內合邪而客之,則為肺咳。”成氏所謂傷寒表不解,肺寒氣逆,實本於此說。其引《針經》“兩寒相感”之論,出於《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今本《靈樞》有將“氣逆上行”作“氣道上行”者。“氣道上行”文理不通,成氏引述反證其訛。而“形寒飲冷則傷肺”一語,《靈樞》該篇為“形寒寒飲則傷肺”,二者略有差別。“寒飲”是指肺中已停之寒性水飲傷肺,“飲冷”是指飲食冷物傷肺。成氏將“寒飲”改成“飲冷”,其理也通。不過,原文無誤,畢竟以不改動為好。至於水飲邪氣“傳變不一”之說,實是《靈樞·刺節真邪》篇邪氣傷人,“其發無常處,而有常名也”意義的引申。
(3)《註解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小青龍湯,成氏註解:“寒邪在表,非辛甘不能散之,麻黃、桂枝、甘草之辛等,以發散表邪。水停心下而不行,則腎氣燥。《內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乾薑、細辛、半夏之辛,以行水氣而潤腎。咳逆而喘,則肺氣逆,《內經》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藥、五味之酸,以收逆氣而安肺。”
兩則《內經》原文,均引自《素問·髒氣法時論》,原文“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成氏據此用“以行水氣而潤腎”一語,來解釋半夏、乾薑、細辛的作用,明白曉暢地講清辛溫之藥,使氣行水散,達到“致津液”而潤腎的機理。水氣停聚之病,為人體水液的吸收、輸布平衡失調所致,往往表現為某些部位水液過剩(水氣停聚),另一些部位又缺乏水液而呈“燥”象。小青龍湯證“或小便不利”,便是“腎氣燥”的表現。成氏比起把姜、辛、夏僅僅視為散水氣以治咳喘的註解,要精深一步。原文“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成氏據此用酸“以收逆氣而安肺”一語,解釋方中芍藥、五味的作用,使氣不逆而肺自安。不僅引證準確,解釋深透,且言簡意賅。
(4)《註解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桂枝湯,成氏註解:“《內經》曰:辛甘發散為陽。桂枝湯,辛甘之劑也,所以發散風邪。《內經》曰:風淫所勝,平以辛,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收之。是以桂枝為主,芍藥、甘草為佐也。《內經》曰:風淫於內,以甘緩之,以辛散之。是以生薑、大棗為使也。”上述三條引文,“辛甘發散為陽”,其徵引、解釋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一致。其餘兩條,見於《素問·至真要大論》,原文:“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以甘緩之,以辛散之……風淫所勝,平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瀉之。”文中“風淫於內”,是指在泉之風邪為病,從外而入,侵襲人體;“風淫所勝”,是指司天之風邪淫其所勝之氣,風屬木,木所勝為土,即風邪淫其所勝之土氣。治療在泉之氣引起的病,曰:“治”,治療司天之氣引起的病,曰:“平”。成氏將“風淫所勝,平以辛涼……以酸瀉之”,改為“平以辛……以酸收之”;對“風淫所勝”,則只取其“以甘緩之,以辛散之”。是適應了桂枝湯為辛溫之法的解釋。其實,桂枝湯針對的是傷寒表證,傷的是風寒,而非風熱,不用辛涼,而用辛溫者,是兼取了“寒淫所勝,平以辛熱”之法,正說明仲景靈活圓機,因證立法。總之,成氏全本《內經》陰陽臟腑,邪氣淫勝,四氣五味等理論,解釋仲景組方意義,有理有據,彼此發明,若非造詣極深,難以達到如此境界。

影響評價

本書是全文註解《傷寒論》的第一部著作,使得《傷寒論》這部本身具有很高實用價值的著作,得以廣泛為醫家理解和重視,對其研究蔚然成風,從而促進了傷寒學派的迅速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