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與學習

記憶與學習

學習是個體後天與環境接觸、獲得經驗而產生的行為變化的過程。記憶是學習的認知側面,一般分識記、保持和重現三個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記憶與學習
  • 本質:個體後天與環境接觸、獲得經驗
  • 過程:分識記、保持和重現
  • 研究者:H.埃賓豪斯
  • 時間:1885年
基本內容,記憶方法,組織,意向,研究理論,

基本內容

學習是個體後天與環境接觸、獲得經驗而產生的行為變化的過程 (見學習)。記憶是學習的認知側面,一般分識記、保持和重現三個過程。這和信息處理的基本步驟是一致的,即:①儲存要記住的信息;②將信息保持經時,以便日後使用;③回憶時檢索出信息。

記憶方法

組織

記憶材料的組織 從學習的效果來說,記憶最重要的是在必要的時候能夠進行重現。正如美國心理學家J.S.布魯納說的,人類記憶首要的不是儲存而是檢索。而檢索的關鍵在於組織,即到哪裡尋找信息和怎樣獲取信息。人們在生活經歷中要碰到大量的信息,而人的記憶又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學習必須有組織地擴大識記材料的結構,即把單個的項目組織成較大的“記憶單位”,或稱組塊。這樣就可以擴大識記範圍,加速學習進程。如編擬一本書的提綱可以看成是組織或構成"記憶單位"的手段,有助於內容的識記和重現。在三種記憶系統中,信息組織的方式各不相同。例如,在短時記憶中,複述是主要的,組塊也很重要。組織對長時記憶也很有利,但包括略為不同的過程:群集和主觀的組織。
①群集(clustering)。它是將項目組合成有意義的相互聯繫的組塊進行記憶的傾向。詹森(Johnson 1970)提出一個假定的記憶結構,對此作了形象的說明。層次結構的重要性在於,組塊的數目過大時,必須依次集合進入高一級的層次單元。這種層次結構是一種有效的檢索圖式,被試好象是運用“層次樹”作為檢索的謀略,從頂點開始以回想的形式打開聯接的新水平;由於它能夠順利地跨過很多因素,從而導致系列字詞的概括。
記憶與學習
②主觀的組織。長時記憶中的組織是建立在意義相似基礎上的高度有效的相合,其中之一是將單詞按類編碼。W.A.鮑斯菲爾德和他的同事們證明,在要求被試根據呈現的混合編制的詞表(其中包括專門名詞、動物、蔬菜和職業四種詞類)進行回憶時,他們往往把屬於同一類的項目聯結在一起,就是把專門名詞、動物等同類項目合在一起,而不是按照呈現時的次序報告。這表明,保持並不是一種引向自動回憶一個個項目的被動過程。相反,在保持期間把詞表各項按類組織成了有意義的群集。這種編碼稱為主觀的組織。主觀的組織不一定只包括語詞。英國心理學家F.C.巴特利特也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讓一個學生看一張圖片──上面畫著一個梟鳥的象徵圖,然後要他根據記憶,復繪這一圖形;接著讓第二個學生看前一個學生所復繪的圖形,然後根據記憶重新繪製,如此依次實驗;及至第十個學生,梟鳥竟然完全變作了一隻貓。

意向

巴特利特根據實驗結果認為,記憶不單純是回憶學習過的某種事物的問題,而是一種創造性的重建過程,在每次回憶時,我們總是套用各種可利用的材料進行重建活動。
意象促進學習 意象(imagery) 是詞的屬性,是詞在“內心裡的圖畫”。藉助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映象,可以大為促進語言材料的學習和記憶。意象豐富的詞比意象貧乏的詞更容易學習。具有非凡記憶的人,常常把言語材料和視覺意象聯繫起來,作為記憶大量信息的基礎。長期以來,意象促進記憶的問題受到人們普遍重視。大量的研究表明,根據學習材料構想出新奇鮮明的視覺意象,比不用意象效果要好得多。例如,學習配對詞“足球” ── “愉快的”,開頭被試對“愉快的”是無意象的;但在主試提示“足球場上有許多‘愉快的’觀眾”以後,再出示“足球”時,就會引起被試對“愉快的”意象,從而促進了配對詞的學習。
對意象有助於學習、能夠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的問題,當今主要的解釋是,人有兩種基本的記憶方式:一種是言語方式;另一種是圖畫或視覺的意象方式。語詞概念在二者之間經常是緊密結合的,這和同一字詞在不同語種的表現非常相似。也就是說,引起意象的識記不但有兩種不同的痕跡,而且意象是一種新的記憶痕跡,對於遺忘具有更大的抵抗力(G.H.鮑爾,1972),兩種識記方式的說法雖然還沒有得到充分證實的假設,但已有不少研究結果在支持它,並且引起許多運用視覺、聽覺意象幫助小學生提高學習效果的實踐。關於意象和言語的關係,特別是表象在詞義概念中所起的作用等問題,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書目
〔美〕克雷奇等著, 周先庚等譯:《心理學綱要》,文化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

研究理論

記憶的研究,自德國心理學家H.埃賓豪斯的著名實驗(1885)開始至今,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資料,並提出了各種理論。一種理論認為,人們有三個互相分離、互不一致的記憶儲存系統:感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另一種是現今提出的加工水平的理論,認為人們只有一種記憶,而不是三種。主張記憶的經久性取決於記憶加工(複述和組織)的程度。這種加工水平大體和我們投入的時間、努力的程度和注意的狀況相當。如果我們對一事件作膚淺的處理,只注意其顯著的外形和容易觀察到的特點,我們就會很快忘記這一事件;如果我們認為材料很重要,又有時間進行背誦,結果就有較長的保持。另外,也有人認為,甚至三個系統還不足以包括所有人類的記憶。上述理論,哪一種更符合實際,尚待進一步的實驗與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