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體層攝影

計算機體層攝影

計算機體層攝影(簡稱CT)是1973年才開始套用臨床診斷的X線檢查新技術,它具有快速、安全、無痛苦、定位和定性準確的優點,能早期發現較小的病變。由於CT的套用改變了我們對某些病變的認識,如小腦、腦幹出血、腦出血和腦梗塞的鑑別診斷等。CT掃描完全或部分取代了既往的創傷性檢查,如氣腦造影、腦室造影和腦血管造影,使臨床醫生能夠直觀地看到腦室或脊髓內病變,大大提高了臨床診斷準確率。

基本介紹

適應徵及限度,顱腦損傷,腦瘤,腦血管病,腦部退行疾病,炎症性疾病,脫髓鞘疾病,其他,脊柱CT檢查,脊椎退行性變,椎管內腫瘤,脊椎外傷,其他,

適應徵及限度

顱腦損傷

CT確定顱內血腫和腦挫裂傷比較容易而且可靠。顱內血腫在急性期表現為邊界清楚的均勻高密度灶,可顯示血腫的位置、大小和範圍,並能明確有無並發其他的腦損傷。依據血腫密度與形狀變化可分為:
1.急性硬膜外血腫:表現為顱骨內板下方局限性梭形均勻高密度區,與腦表現接觸緣清楚。占位表現較輕微。
2.急性硬膜下血腫:表現為顱骨內板下方新月形,薄層廣泛的均勻高密度區。亞急性期形狀不變,但多為高或混雜密度或等密度。等密度血腫需依腦室與腦溝移位來確定。慢性期血腫呈低密度,也可呈等密度。
3.急性腦內血腫:表現為腦內圓形或不整形均勻高密度區,輪廓清楚,周圍有腦水腫,破入腦室或蛛網下腔時,可見積血處高密度影。
4.腦挫裂傷:表現為邊界清楚的大片低密度水腫區,區內有斑片狀高密度出血灶。單純腦挫傷只表現為低密度水腫區,邊界清楚,於傷後幾小時至三天內出現,以12~24小時最明顯,可持續幾周。
5.慢性硬膜下積液:表現為顱骨內板下方新月形或半月形近於腦脊液的低密度區。多見於額顳區,累及一側或兩側,無或只有輕微占位表現。慢性硬膜下積液多見於腦外傷後,也可能是慢性硬膜下血腫的表現之一。

腦瘤

CT對腦瘤的定位定量診斷相當可靠,定性也優於其他方法,三、四代CT對直徑不小於0.5cm的病灶亦能清楚顯示。根據顯影病灶的位置和腦室、腦池的改變多不難確定腫瘤位置,結合冠狀面與矢狀面的圖像重建,可顯示出腫瘤在三維空間的位置,使定位診斷更為準確。
常見腫瘤多有典型的CT表現,70~80%的病例可做出定性診斷。例如,腦膜瘤多表現為高密度、邊界清楚、球形或分葉狀病灶,且與顱骨或小腦幕或大腦鐮相連。增強後明顯強化。腦轉移瘤多在皮層及皮層下區,呈小的低、高或混雜密度病灶,增強後呈環狀強化或均勻強化,病灶多發對診斷意義較大。鞍上低或混雜密度病灶,有增強多為顱咽管瘤。聽神經瘤為橋小腦角區低或稍高密度病灶,有增強,同時可見內聽道擴大與破壞。顱內腫瘤的特徵性徵象為瘤體周圍組織廣泛水腫,鄰近腦結構及中線結構的偏移。位於腦中線處腫瘤尤其是顱後窩腫瘤,即使瘤體較小亦可引起中重度的腦積水徵象,由於常見腫瘤有時出現不典型CT表現,而一些少腫瘤還可出現常見腫瘤的典型表現,致使CT對顱內腫瘤的定性診斷受到局限。

腦血管病

1.高血壓性腦內血腫:CT表現與血腫的病期有關。新鮮血腫為邊緣清楚、密度均一的高密度區。CT值約為50~70HU。2~3天后血腫周圍出現水腫帶。約一周后周邊開始吸收密度變淡。約4周后則變成低密度的邊緣整齊的軟化灶。血腫好發於基底節和丘腦區,且破入腦室的機率較高。血腫破入腦室可不同程度地緩衝由血腫而引起的顱內壓增高,但腦室內積血亦可引起腦脊液循環梗阻,導致腦積水而使顱壓增高加重。然而由腦室內積血引起的腦積水畢竟少見。腦室內積血較腦實質血腫的吸收快而迅速,多於一周內完全吸收消散。
2.腦梗塞:缺血性腦梗塞多發生於大腦中動脈供應區,動脈主幹閉塞多累及多個腦葉的皮質和髓質,呈扇形或楔形,邊界不清,有占位表現。增強後出現腦回狀或斑狀強化。由終末小動脈閉塞引起的腔隙性梗塞多見於基底節區和頂葉放射冠區,表現為直徑小於1cm的邊界清楚低密度灶,無占位效應。出血性腦梗塞表現為大片低密度區中出現不規則的略高密度出血斑。
3.動靜脈畸形與動脈瘤:顯然CT對動靜脈畸形和動脈瘤的診斷不如MRI和DSA(數字減影)可靠。但CT診斷其併發症卻很準確。部分病例CT亦可作出定性診斷。動脈瘤好發於基底動脈環或交通支動脈,平掃呈類圓形略高密度影,邊界清楚,無占位效應,增強後均一明顯強化。動靜脈畸形多表現為不規則低密度灶中見斑點狀鈣化,亦無占位表現,增強掃描可見明顯強化和病灶周圍異常強化、迂曲粗大的血管影。動脈瘤畸形破裂出血可見蛛網膜下腔、腦內或腦室積血影。

腦部退行疾病

即腦萎縮。瀰漫性腦萎縮表現為腦室、池系均勻對稱性擴大與腦溝、裂增寬變深。局限性腦萎縮可以單獨存在,但多數為某些疾病後表現,或與某些疾病伴行。見於腦血管病性萎縮。老年性痴呆、阿爾海默氏病、Pick氏病、皮層下動脈硬化性腦病、Hontingtons舞蹈病等。

炎症性疾病

典型腦膿腫表現為邊緣密度稍高中心密度低的病灶,增強後呈薄壁環狀強化。無論膿腫大小如何,以及數目多少,均可表現為廣泛的水腫區,部分腦腫瘤增強後徵象不典型,與腦瘤不易鑑別。在急性腦炎階段可僅表現為邊緣的不清的低密度區,增強後不強化,與其他類型腦炎不易鑑別。各種類型腦炎的CT表現無特異性,多表現為一個腦葉或數個腦葉內的局灶性低密度區,占位表現不明顯,增強後不強化,其CT徵象與腦梗塞不易鑑別,應結合臨床才能作出診斷。

脫髓鞘疾病

表現為側腦室周圍白質區對稱性略低密度斑,CT值較梗塞灶略高,部分可融合成片狀,無占位表現,多伴程度不等腦萎縮。此徵象見於多種疾病,如皮層下動脈硬化性腦病、阿爾默氏病、多發性硬化等。多發性硬化的低密度斑還見於基底節區、小腦半球和腦幹,CT往往不能顯示。

其他

CT對於有形態改變的腦部病變結核病、顱內寄生蟲病、蛛網膜囊腫和有腦室改變的疾病,如腦先天發育異常、腦萎縮均有診斷價值。

脊柱CT檢查

脊椎退行性變

病變可以發生在椎間盤間隙和兩側後椎間關節。每個椎間隙的檢查範圍應從上一個椎體的椎弓根起到下一個椎體的椎弓根止,掃描層面應與椎間隙平行。脊椎退行性變多見活動範圍較大的腰椎和頸椎。病變脊椎可見椎體增生、椎間盤突出、後縱韌帶增生骨化、黃韌帶肥厚、椎後小關節增生。以腰椎退行性變最為常見。早期改變為纖維環的放射狀“撕裂”。因為環尚未斷裂導致一個薄弱點,該區域內的髓核向四周擴展,雖然仍包含在椎間盤的後緣內,但可向最薄弱點突出,突出部分由變薄的環和環內的髓核組成。當一個或更多的撕裂波及椎間盤後緣時,可出現環真正破裂,可引起附近神經的壓迫。椎間盤後緣於中線偏向外側處(後側型突出或疝出)、或正中線處(中央型)的突出和破裂最為常見,側緣型破裂最少見。
有兩類臨床綜合徵必須明確區分,第一類是馬尾壓迫綜合徵,表現為背痛並放射至雙側下肢。疼痛於站立時加重,行走時更劇,令人驚訝的是神經系統檢查卻是陰性。當出現行走無力時,呈雙側對稱,深肌腱受的抑制時也為雙側性。第二類為髓核突出引起的神經根壓迫綜合徵,造成坐骨神經痛,可能伴有背痛。疼痛沿受累的神經根通路放射,孔可能伴神經根分布區域的感覺、肌力和深肌腱反射的消失。直腿抬高征陽性和勞塞格(Lasegue)試驗陽性也提示神經根受壓迫。髓核突出所壓迫的常常是從破裂椎間盤的一個平面的椎間孔內發出的神經根,當突出的椎間盤碎片很大時,刀尾也會受壓,出現兩類綜合徵同時存在臨床徵象和特徵。同樣椎間盤突出伴椎管狹窄時,臨床上也出現兩類綜合徵合併存在的特徵。
脊椎退行性變的CT表現有:①椎間盤後緣變形;②硬膜外脂肪移位;③硬膜外間隙中的軟組織密度;④硬脊膜囊變形;⑤神經根鞘的壓迫與移位;⑥突出的髓核鈣化;⑦椎間盤內或骨性椎管的“真空”現象(積氣)。

椎管內腫瘤

在腫瘤與非腫瘤病變之間,各種類型的腫瘤之間,有時甚至腫瘤與正常組織之間,CT值人測量也是缺乏鑑別意義的。然而明顯的密度差異對囊腫,低密度腫瘤、高密度病變或鈣化的識別卻很有幫助。椎管內腫瘤的鈣化或骨化是罕見的,但脊柱骨質的狀況對診斷卻是很有幫助的,如轉移性病變常有骨質破壞,而侵蝕或穿鑿狀改變則見於生長緩慢的膨脹性病變。髓內腫瘤的特徵為脊髓節段的增寬或口徑增大,而髓外腫瘤則表現為脊髓的受壓變形、移位,極大多數腫瘤與周圍結構無明顯密度差異,即使靜脈造影后也不出現選擇性增強或碘濃度這差異,需藉助甲糖葡胺脊髓造影輔助診斷。

脊椎外傷

CT軸面掃描圖適合於診斷脊髓壓迫、測定椎管的大小和椎管內有否碎片存在,常見的損傷類型為椎體的“爆裂”、椎弓斷裂或崩解,椎管失去正常形態。椎管變形和椎管內游離骨碎片等導致脊髓受壓和損傷。脊髓出血可表現為密度分明的高密度區,但外傷所致的脊髓水腫並不能顯示,尤應注意的是伴有退行性椎管狹窄和特發性發育異常造成的椎管狹窄的外傷,即使見不到明確的骨折徵象,但脊髓損傷症狀卻往往較典型。這是因為本已狹窄的椎管在受到外力衝擊時極易引起脊髓的間接挫裂傷。此種損傷儘管臨床表現出很重的症狀,然而CT掃描卻多無異常發現(損傷徵象)。MRI對此診斷較為可靠,這種損傷以頸椎多見。

其他

脊柱和脊髓的某些先天發育畸形,脊椎結構等均在CT片上得到良好的顯示。
CT診斷由於它的特殊診斷價值。已廣泛套用於臨床,但CT對直徑小於1cm的腫瘤或其它病變常不能很好顯示,在一些情況下也只能提供病變部位、大小、數目而不能確定病變的性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