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變性流動

觸變性流動

觸變性流體是一種典型的非牛頓流體,但國內外關於其流動行為的研究遠不如其它非牛頓流體。其原因主要是實際中具有較強觸變性的液體較少,然而我國原油具有顯著的觸變性。因此,開展觸變性流體流動行為的研究在我國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觸變性流動中的泊肖葉流動是管道輸送原油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多孔介質中滲流的研究有助於對原油開採的分析。研究結果為我國原油的開採和輸送提供了理論依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觸變性流動
  • 外文名:Thixotropic flow
  • 流體:觸變性流體
  • 例子:原油的泊肖葉流動
  • 研究模型:管流試驗裝置
  • 研究方式:數學模型
觸變性流動,含蠟原油管道流動的觸變性流動,實驗裝置,觸變過程的數學描述,

觸變性流動

觸變性流體是一種典型的非牛頓流體,但國內外關於其流動行為的研究遠不如其它非牛頓流體。其原因主要是實際中具有較強觸變性的液體較少,然而我國原油具有顯著的觸變性。因此,開展觸變性流體流動行為的研究在我國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泊肖葉流動是管道輸送原油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多孔介質中滲流的研究有助於對原油開採的分析。研究結果為我國原油的開採和輸送提供了理論依據。
國內外學者對含蠟原油的觸變性做了大量研究,建立了描述觸變性的模型,其中最常用的則是用指數方程來描述含蠟原油的觸變性。這些模型大多是依據旋轉粘度計測定的流變參數而建立的。膠凝原油在旋轉粘度計中屬於剪下流,而在管道內屬於拖動流,兩者的流動邊界條件不同,對介質的剪下方式也不同,從而引起其測試數據的差異。

含蠟原油管道流動的觸變性流動

張足斌等以勝利原油為油樣,利用管流試驗裝置研究含蠟原油的觸變性。

實驗裝置

實驗裝置包括:實驗管路系統,恆溫循環水系統,數據採集系統和清洗系統4個基本部分。在停輸後靜置降溫過程中,可以採用兩種方式恢復原油結構:①半開式,即關閉閥4或閥5,則管路中原油降溫收縮後可以由另一端閥門處緩衝罐中原油來補充;②密閉式,即關閉閥4和閥5,使靜置降溫過程中實驗管路內原油降溫收縮後完全得不到補充。本次研究主要是模擬實際工業管道的停輸再啟動過程。首先將油樣在熱處理罐中進行規定溫度的熱處理,然後進行動態剪下;剪下到一定溫度後,在某一方式下靜止降溫;到達規定溫度後再啟泵剪下,測試此時油樣的觸變性。在實驗過程中,由計算機採集壓力、流量和溫度數據。

觸變過程的數學描述

原始數據處理
管壁剪下應力的計算式為τ=ΔpD4L,而管流剪下速率(簡稱剪下速率)的計算式為﹒γ=8v/D,其中,v=4Q(πD2)-1。式中,Δp為實驗管路兩端壓差;D為管路內徑;L為實驗管路長度;Q為實驗流量,由質量流量計測取;v為管路內油樣的平均流速。
觸變模式中的參數回歸
指數方程τ=τe+(τ0-τe)exp(-kt)是處理觸變性實驗數據最常用的模式。利用實驗得到的數據回歸公式中的τe,τ0-τe和k時,一般將該式變形為
lnτ0-τeτ-τe=kt,(1)
並設定τ0=τ1,τe=τn(其中τ1為初始剪下應力,τn為測量時間段最後的剪下應力),然後利用實驗數據點回歸出k。這樣的回歸方法實質上是將三參數的觸變方程變成了單參數方程,而且回歸出的曲線必須通過τ1和τn這兩點(τn為回歸曲線的漸近線)。顯然,這種處理方法對觸變過程的描述會產生一定的誤差。現在已有學者意識到了這一點,並認為τ0,τe和k的含義應該是採用最小二乘法進行曲線擬合後得到的3個參數,但是未給出這些參數的具體擬合方法。為了使推導過程中書寫方便,引用以下記號:∑=∑ni=1;ei=exp(-kti);e2i=exp(-2kti)。令:
τ1i=τe+(τ0-τe)ei,利用最小二乘法,令:
Q=∑(τi-τ1i)2=∑[τi-τe-(τ0-τe)ei]2,
由Qτ0=0,Qτe=0和Qk=0,得
∑τitiei-τe∑eiti-(τ0-τe)∑tie2i=0,(2)
τe=∑e2i∑τi-∑ei∑τiein∑e2i-(∑ei)2,(3)
τ0-τe=∑τi∑ei-n∑τiei(∑ei)2-n∑e2i.(4)
用疊代法求解由式(2)~(4)構成的方程組,即可得出觸變模式τ=τe+(τ0-τe)exp(-kt)中的各個參數。
觸變模式的改進
用上面的公式來計算觸變模式
τ=τe+(τ0-τe)exp(-kt)中的τ0,τe和k,使實驗數據的處理得到了改善。多次實驗及數據處理髮現,k不是一個恆定的常數,它隨著剪下的時間發生變化。從曲線上看,用冪函式來描述比較恰當。不妨令:k=atb,則
τ=τe+(τ0-τe)exp(-atb+1).
為了與通常的寫法相對應,將上式寫為以下形式:
τ=τe+(τ0-τe)exp(-ktm).(5)
式中,m=b+1。該模式中的4個參數都有明確的物理意義。τ0表示對油樣施加某一剪下速率時所必需的最大剪下應力;τe表示保持該剪下速率時可能達到的最小剪下應力;τ0-τe表示該剪下速率對油樣內部結構的最大破壞程度;k表示在該剪下速率下初始單位時間內結構被破壞的程度,k越大,則該油樣的剪下應力在初始一段時間內下降很快,即容易被剪下到動平衡;m表示隨著剪下時間的延長,結構被繼續破壞的快慢程度,m越大,越容易被剪下到動平衡。對上述四參數方程,要尋求一個簡單而合適的數學處理方法是很困難的。在測量時間充分長及油樣確已接近動平衡的情況下,認為
τ0=τ1,τe=τn,再用式(6)回歸,這不失為一種簡化方法。
lnlnτ0-τeτ-τe=lnk+mlnt,或
lglgτ0-τeτ-τe=lgk+mlgt.(6)
顯然,由於式(6)比式(1)增加了一個參數,實驗數據的回歸精度將得到很大的提高。
研究管流條件下的原油觸變性時最好使用管流試驗裝置。在使用指數模式回歸實驗數據時宜採用最小二乘法,或者使用本文中給出的改進後的指數觸變模式。用管流試驗裝置研究含蠟原油的觸變性後發現,同樣的剪下歷史(管道停輸前的剪下歷史和停輸過程中凝油的收縮)對蠟晶結構的恢復雖然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然而靜止降溫後蠟晶結構總可以分為不同的強度層次,啟動後的平衡剪下應力幾乎不受這種不確定性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