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循環

解釋循環是解釋過程依賴理解整體與部分的循環關係。這一概念最初是由德國解釋學家施拉依馬赫使用的。解釋必須先由(作品之章句、歷史事件)部分開始,而要理解部分,又要首先理解整體(歷史背景,整個作品)。部分只有在整體中才能獲得它的全部意義和理解的可能,而理解又只能從部分開始。這樣,必然導致在理解整體之前,解釋者將不能很好地理解部分,而理解者離開了部分又無法很準確地理解整體的惡性循環,而任何實際的解釋過程都要陷入這種循環之中,這就是困擾傳統解釋學的解釋循環問題。

遠在古代《聖經》解釋學發生時期,神學家們逐漸察覺到,一部經典著作的每個詞語、段落、章節,只有在理解整個經典的基礎上才能得到理解和解釋,而在理解經典的整體意義之前,又必須從每一個詞語、段落和章節開始。解釋學在形成以後,對解釋循環問題有兩種流行的結論。一是在解釋一部作品時,解釋者通常由部分的理解,逐漸推及整體,由點滴的理解,匯成最後理解的長河。二是,從“前理解”的角度觀察,解釋是在三種相互滲透的關係中的循環。解釋首先要以語言形成的文化背景作為理解與意義發生的整體,解釋者和被理解對象都是置身於其中的部分關係。作為解釋者和被理解對象的文化背景,是由解釋者的“前理解”或“先見”間接地作為理解發生的整體意義的關係。對解釋循環的認識,必須捲入三個方面的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才有實在意義。這就是,矗立在解釋者和被解釋對象之後的語言文化背景關係,解釋者和解釋接受者之間的“先見”的關係,以及理解對象自身內部的部分與整體的關係。這三種關係總是處於一種循環狀態,要得到一種真正的理解,只能在這三對關係中進行必要的循環的認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