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固基

解固基

解固基(1898—1937),四川郫縣人,1919年考入四川憲兵弁目學校,從此長期步入軍旅生涯,歷任排、連、營長等職。1926年因不滿軍閥混戰辭職回鄉,經鄺繼勛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冬,解固基到涪陵川軍郭汝棟部任二團營長。1933年6月,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高等教育班第四期畢業後任原部代理團長。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四十三軍奉令調前線抗戰,解固基升任二十六師一五二團團長。8月,部隊開赴前線。10月到達淞滬前線,16日開赴上海前線殺敵。血戰七晝夜,部隊雖傷亡慘重,但終於保住陣地。23日下午,在日軍重炮轟擊下,解固基在激戰中身負重傷,仍持槍繼續指揮戰鬥,終因流血過多犧牲,時年39歲。

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解固基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898年
  • 逝世日期:1937年
  • 職業:軍人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

人物生平

解固基(1898—1937),字型泉,原崇寧縣竹瓦鋪(現四川郫縣新勝鎮)人,出生於1897年,1916年在崇寧縣第一高等國小堂肄業,1918年考入彭縣中學,因參加學潮,被勒令退學。
解固基富於愛國熱情,眼見列強入侵,國家多難,毅然棄文就武,於1919年春以第一名成績考入四川憲兵兵弁學校。結業後,相繼任李越森部排、連、營長等職。1926年部隊駐防渝州時,因不滿軍閥當局所為,兼之孀母年邁無人照料,遂辭職回家。後來任崇寧縣西一區團總。

人物事跡

1927年,經曠繼勛(崇寧縣駐軍團長,中共地下黨員)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8月,在中共地下黨支部的支持下,崇寧縣政府(縣長陳永珍,中共地下黨員)在縣城文昌宮舉辦“崇寧縣團練幹部訓練班”。任命解固基為大隊長。解固基在學員中積極發展中共黨員,並與地下黨員陶鑄(安德鎮人)等人密切配合,在一些鄉鎮建立“農民協會”和“手工業同業工會”,開辦“民眾夜校”,先後在君平鄉寄魂莊和竹瓦鋪等處興辦了“團練幹部訓練班”。1928年,駐軍曠繼勛團移防,縣長黃孔鄉(地下黨員)調走,地下黨組織失去掩護,解固基回家避居。同年9月,因叛徒告密而被逮捕,旋經駐軍營長傅介凡力保出獄。1928年冬,到涪陵川軍郭汝棟部,任該部二團營長。次年隨軍出川抗戰,駐防於湖北陽新、大冶一帶。
1933年6月到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高教班受訓,畢業後回原部任代理團長。1937年蘆溝橋事變後四十三軍奉令調前線抗戰,解固基升任二十六師一五二團團長。同年8月,部隊開赴前線。他在寫給母親的信中說:“兒已開赴前線抗日,古人云:‘能盡忠則不能盡孝’,兒願移孝作忠,以報國家民族……”。信內還寫了“死後願為沙場鬼,生前不作故鄉人”等詩句,以表明抗敵決心。
行軍途中,他囑咐部下:“國戰已開,關係存亡,吾輩報國之日至矣。軍人若不捨死,民族何由復興?我部倘一人有倖存之心,不但為人所不齒,尤為軍法所難容……”。10月到達淞滬前線,16日開赴形勢危急的上海“大場”前線殺敵。血戰七晝夜,部隊雖傷亡慘重,但終於保住陣地。23日下午,在日軍重炮轟擊下,解固基一再勉勵部下:“人生百歲,終不免死,為國捐軀,精神不死。”激戰中身負重傷,仍持槍繼續指揮戰鬥,終因流血過多犧牲,時年40歲。全團官兵亦皆壯烈殉國。其後軍政部追認他為陸軍少將,撫恤家屬2萬元。崇寧縣為他舉辦了追悼大會並建立衣冠墓。追悼會上,馬寅初先生親書“民族英雄”四字以示哀悼;四川省主席鄧錫侯亦致輓聯云:“枕戈以待,沉沙有鐵,撐持半壁河山,黃浦灘頭催鼓角;躍馬而來,裹革無屍,贏得一抔淨土,清風林下葬衣冠”。1986年,解固基被人民政府再度追認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