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印

覺印法師,法名乘心,自號無疑,俗名張平中。生於四川省鄰水縣,1992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系,任濟南市政協委員,青聯委員,市佛教協會會長,濟南千佛山興國寺第四代監院,長清縣大靈岩寺監院,山東省宗教學會以及泰安慈善總會名譽會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乘心
  • 別名:無疑
法名乘心,1993年10月自願辭職,旋即於廣東光孝寺柯林院內,於六祖慧能及觀音大士像前,依鎮江定慧寺住持上茗下山長老,披剃出家,以遂宿願。
法師出家之因,實出宿緣……少年時期,因家中哥兄及父親的病亡,使其對生死、生命的永存、苦樂問題的思考,常繞心中。以致初上大學就對哲學、思想的書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逐漸又對基督教、道教、儒學、佛教等傳統宗教書籍發生興趣,尤其是對佛法意趣產生了深刻而義無返顧的喜樂與嚮往。
大學期間,甚至尚未明顯接觸佛教知識以前,時而就於睡夢中見到佛塔、佛像以及寺院;有時還見自己置身行走在已破敗了的寺院之中,而生起悲涼嘆息之感。
大學期間有緣認識本校幾位有佛教信仰的同學,常於星期天同往寺院,參加法會,聽佛學院法師講法,後來自己請了很多佛經,就於其中一位碩士同學的宿舍中,每周聚會一次,同誦經典,法喜充滿。
初往寺院拜佛,曾因在北京廣濟寺內圓通殿觀音菩薩像前禮拜,禁不住涕淚俱下,哭泣成聲,心感莫名的人生委屈與苦楚。初於寺中聽講《大乘起信論》後,於一次靜坐中,無意間產生了對眼前有形物景同時就是無形無相,這樣一種“空”即“有”、“同體非二”的直覺。從此心中自發生出一種豁達、喜悅的感受,隨後不久,心中還自發生出一種慈悲一切,平等無差的情懷,以上狀態大致持續有半月之久。從此對《心經》、《金剛經》等佛經趣旨,自感有了一種非同理解的更真切的信心和體會。這種直覺的體驗出現過三次。這是促進自己對佛法有著更進一步的興趣和嚮往,而最終出家修行的最根本的動機。
出家初期住於溫州大羅山修法,後因遵師教示,往河南鶴壁靜居寺住山專修,1995年上半年遵師命往成都寶光寺圓俱三壇大戒;不久因緣隨師至靈岩古剎,遵師教示,於此安住,以至於今。
佛法修學,一直依止佛教大德元音老人修持心地。在師父的教導、提攜和勉勵下,意欲努力在事上體會“祖來大意”。“夫惟慶幸者,至今對佛法的信仰與行持,信念不移,信心未減,幸哉莫名!慚愧莫名!”,法師自嘆如是。
覺印法師時任濟南市政協委員,青聯委員,市佛教協會會長,濟南千佛山興國寺第四代監院,長清縣大靈岩寺監院,山東省宗教學會、山東省反邪教協會理事以及泰安慈善總會名譽會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