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和

親和

親和,讀音qīn hé,詞義:1、親切、和藹;2、親近和合。3、物質之間性質相近,可以相互包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親和
  • 拼音:qīn hé
  • 解釋一:親切、和藹(親切,易於接近)
  • 解釋二:親近和合
概念,心理學概念,親和的起源,親和的作用,影響親和的因素,

概念

釋義
親愛和睦。《史記·五帝本紀》:“司徒,百姓親和。”
示例
1、局部性不親和(localized incompatibility) 砧木、接穗嫁接不親和的一種類型。這類不親和屬於直接接觸的不親和,常具有缺陷的接合結構。所有表現為韌皮部壞死,隨後維管束這連線的不親和都屬此類,其外部症狀發展較慢。它需要用對砧穗雙方都親。
2、營造和客戶之間平等、親和、互相信賴的客群關係。
近義詞 :親近、親愛、親切、和睦、團結。

心理學概念

親和是個體害怕孤獨,希望與他人在一起,建立協作和友好聯繫的一種心理傾向。是人際吸引的最低層次(中間層次是喜歡,最高是愛情)。

親和的起源

起源於依戀。嬰兒對父母的出現有積極反應,願意和父母在一起,父母離開會哭鬧,驚恐時會尋找父母,這種親子之間的依戀就是親和在個體生命早期的表現。

親和的作用

1. 滿足個體的某些社會性需要:比如交往與溝通的需要、愛的需要。
2. 獲得信息:在孤單的環境中,個體獲得的信息來源很少,會產生不適應和不安全的感覺。親和使個體獲得對其生存和發展有意義的信息。
3. 減輕心理壓力:分享快樂,分擔痛苦
4. 避免窘境:比如學生時代,大家都成群結隊,只有你一個人獨來獨往,人家會說你孤僻、不合群、高傲等等一些負面評價。這種情況下,親和可使個體避免窘境。

影響親和的因素

1. 情境因素:群體在面臨外界壓力的情境下,會產生親和的需要。比如四川地震的倖存者,由於較長時間的獨處,缺乏親和,容易產生某些心理和精神障礙的症狀。這也是災後需要心理援助和疏導的一個原因。
2. 情緒因素:親和與人的情緒狀態有密切關係。比如恐懼情緒越強烈,親和傾向越明顯;但焦慮情緒越高,親和傾向越低。
3. 出生順序:在同一家庭中,親和傾向按出生順序遞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