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橋(簡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門橋在常寧縣城西側,是一座橫跨宜水的大橋,長67.4米,寬6.6米,始建宋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後到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改為石橋,為五拱石橋,“西橋夜月”為縣八景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門橋
  • 位置:位於常寧縣城西側
  • 始建時間:宋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
  • :67.4米
簡介一,簡介二,歷史變遷,

簡介一

西門橋在常寧縣城西側,是一座橫跨宜水的大橋,長67.4米,寬6.6米,始建宋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後到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改為石橋,為五拱石橋,“西橋夜月”為縣八景之一。
位置:位於常寧縣城西側
四川省內江市地名,
是當今川南最大的肉類交易市場.
如今西門橋已經遷移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月兒彎附近,是一般年輕人愛去的地方。

簡介二

無錫西門橋歷史悠久,可以稱得上是無錫有史可考最早的古橋,始建於隋煬帝楊廣的大業年間,距今已經1400年歷史了,其次才是蓮蓉橋、金蓮橋、清名橋和跨塘橋。歷史悠久的西門橋有一段不平常的過去。它曾有過不少好聽的橋名,最早因橫跨梁溪河,得名梁溪橋、梁清橋、跨溪橋、清溪橋等。1960年時期又改名為“人民橋”。
1960年的老橋1960年的老橋

歷史變遷

西門橋始建於隋煬帝楊廣的大業年間(610年左右),南宋鹹淳五年(1269年)重建,元代時改建為石樑橋。後歷經戰亂,反覆毀建不已。明嘉靖年間倭寇入侵無錫時又毀,改建為木橋。鹹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攻城,橋又燒毀,直到光緒三年(1877年),當地有三名鄉紳出資重建。因橋型的緣故,每年汛期,阻水嚴重,橋勢險危。民國13年,水利專家胡雨人等倡議放寬,以減水勢。民國15年,投資1萬餘元,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橋,橋長15米,面寬5.6米。竣工後,又增闢新西門,方便行人進出。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路拓建,路橋對直,原西門橋移位改建,新橋3孔,19米寬,花崗石橋墩,鋼樑橋面,跨長37米,於1960年4月完工,橋隨路名,取名人民橋。2010年3月人民橋拆除重建,2010年9月總長53米,造價1000多萬元的新西門橋正式通車,橋名由原來的“人民橋”恢復為有著四千年歷史的原名“西門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