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開發中生態經濟與農業可持續發展

西部大開發中生態經濟與農業可持續發展

《西部大開發中生態經濟與農業可持續發展》是2005-4-1出版的圖書,作者劉志文

基本介紹

  • 書名:西部大開發中生態經濟與農業可持續發展
  • 作者:劉志文
  • 頁數:305
  • 出版時間:2005-4-1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圖書信息

作 者:劉志文 等著
出 版 社:
出版時間:2005-4-1
版 次:1
頁 數:305
字 數:440000
印刷時間:2005-4-1
紙 張:膠版紙
I S B N:9787802090958

內容簡介

本書從生態經濟學的角度對西部地區農為資源和環境問題及其與農業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問題進行研究,豐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內涵,探索農業經濟和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模式和制度安排。首先分析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背景及內涵、目標,然後通過對西部地區農業發展歷程的生態經濟評價,揭示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的生態經濟問題、挑戰。套用生態經濟學理論,特別是市場失靈理論、政府干預失靈理論、外部性理論分析其內在原因,結合西部地區自然、經濟和社會條件,提出西部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重點及實現途徑,強化三大基礎——生態環境建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社會服務體系建設應對三大挑戰——農村工業化、城市化、農業國際化,建立六大體系:建立與可持續發展相適應的市場體系;加強農業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建立食品案例體系;把資源最佳化配置和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相結合,建立和完善可持續發展相適應的農業產業體系;通過技術創新和現有技術的生態化改造,完善與可持續發展相行之有效應的農業技術體系;在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建立和完善與可持續發展相適應的農村社會體系;通過機制和體制創新,建立和完善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相適應的綜合管理體系。根據西部地區農業自然、社會、經濟、技術等條件的差異進行農業生態經濟分區,制定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區域策略和模式。

圖書目錄

1 總論
1.1 西部大開發地域範圍及基本概況
1.2 農業可持續發展是西部大開必的根本保證和優先領域
1.3 研究問題及意義
1.4 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1.5 研究思路及內容
1.6 資料來源和研究方法
1.7 預期價值及套用前景
2 農業可持續發展概述
2.1 農業可持續發展背景和現狀
2.2 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目標
2.3 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評價
2.4 結論
3 西部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和目標選擇
3.1 西部農業的地位和作用
3.2 西部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利因素
3.3 西部農業面臨的非持續性因素
3.4 西部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
3.5 可持續農業模式是西部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3.6 西部大開發中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4 農業國際與西部農業可持續發展
4.1 農業國際化的概念和理論
4.2 農業國際化給西部地區帶來的機遇
4.3 中國及西部地區國際化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4.4 西部地區農業國際化的思路
5 西部地區農村工業化、城市化與農業可持續發展
5.1 農村工業、城鎮化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5.2 西部地區農村工業化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5.3 西部地區城鎮化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5.4 新型的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道路是西部地區的最佳選擇
5.5 實施農村新型工業化的對策措施和政策建議
5.6 實施農村城市化戰略的對策措施和政策建立
6 西部地區農業生態環境體系建設
6.1 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現狀
6.2 西部地區農業生態環境問題及原因分析
6.3 西部地區農業生態環境體系建設的內容
6.4 西部地區農業生態環境體系的對策措施
7 西部地區農業基礎設施與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7.1 西部地區農業基礎設施現狀及存要的主要問題
7.2 西部地區農業社會服務體系現狀及存在問題
7.3 西部地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與對策
7.4 完善西部地區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對策
8 西部地區可持續農業技術體系建設
9 西部地區資源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
10 西部地區農業資源的最佳化配置與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11 西部地區可持續農業模式設計及區域策略
12 西部地區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途徑研究
13 西部地區農村扶貧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
14 西部地區農村社會發展模式
15 建立和完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綜合管理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