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錄

西遊錄

中國元人關於西域見聞的遊記。作者為元代著名政治家和學者耶律楚材。13世紀初葉,成吉思汗率軍20萬西征中亞花刺子模國,耶律楚材以書記官和星相占卜家的身份應召前往。1218年3月,他自永安出發,過居庸關,經武川,出雲中(今大同),到達天山北面成吉思汗營地。翌年隨軍西行,越阿爾泰山,過瀚海,經輪台、和州(即古高昌),更西行經阿里馬、虎司斡魯朵、塔刺思、訛打刺、撒馬爾罕,到達花剌子模國首府今布哈拉。行程6萬里。耶律楚材西域達6年之久,東歸4年後寫成《西遊錄》,共上、下兩篇。

基本介紹

《西遊錄》,耶律楚材,漢唐時代,境外部分,

《西遊錄》

上篇記西行道路、山川、物產、城市等,如“尋思乾乃謀速魯蠻種落梭里檀所部者也。蒲華、苦盞、訛打剌域皆柰焉”,對了解13世紀新疆及中亞伊斯蘭教各民族的概況有參考價值。

耶律楚材

(1190—1244),蒙古成吉思汗、窩闊台時的大臣,契丹族,皇族後裔。成吉思汗取燕後,被召,並受重用,後隨成吉思汗西征中亞,歷時七年。窩闊台即位後,他對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制度的確立與發展多所貢獻。官至中書令。有《湛然居士文集》。
本篇錄自向達校注《西遊錄》。它作於1228年。末書“燕京中書侍郎宅刊行”,表明最早是自印本。據作者1229年為《西遊錄》寫的自序說,他從征回燕京後,許多人向他詢問西域的情形。他煩於一一應對,便寫了《西遊錄》。《西遊錄》分上下兩部分。“上”記行程,“下”答問題,較多地介紹了長春真人丘處機在西域的情形及異同。耶律楚材佛道雙修,長春真人信道,答問中駁論較多。這裡只選其“上”。

漢唐時代

中原人與當時所謂的西域即今中亞地區交往頻繁,但史書所記多為政治、軍事內容,至於人情地理風俗,在十三世紀前,人們所知甚少。耶律楚材的《西遊錄》向我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情況。作者居西域六年,文中所記,除黑色印度到可弗叉國一段得自傳聞外,均為親歷。作者不拘泥於概貌介紹,而以流暢自然的文筆,著重點出了每一地的特色。金山的群峰、亂壑,阿里馬的林檎,芭欖的杏。尋思乾“家必有園,園必成趣”,等等,比較生動地反映了七百多年前西域的自然景色和人民的生活情形。

境外部分

文中所記今我國境外部分,現為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五個中亞國家,再往西便是俄羅斯。這一帶,元代曾是蒙古族統治的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十九世紀八十年代,陝西甘肅等地的回民起義失敗後,有一批中國人逃往中亞,生活在今吉、烏、哈等共和國,注中提到今托克馬克為陝西移民聚居點之一。學術界稱東乾人,他們自稱中原人,至今仍保持原有習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