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薄鱗蕨(變種)

絨毛薄鱗蕨(原變種)夏綠草本,植株高25-4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密被鱗片;鱗片棕色,半透明,寬卵狀披針形,先端長鑽狀,邊緣有微齒。本變種形體如原變種,雄葉下面具薄層白粉,可以區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藏薄鱗蕨(變種)
  • 植株高:25-40厘米
  • 柄長:10-15厘米
  • 生產:產雲南西北部及東北部
葉簇生;柄長10-15厘米,栗紅色或烏木色,有光澤,基部疏具與根狀莖上相同的鱗片;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5-25厘米,寬3-6厘米,短尖頭,基部略縮短,中部以下三回羽狀深裂;羽片7-9對,下部對生,上部的互生,彼此以無翅葉軸遠分開,下部數對相距3-4厘米,基部一對羽片橢圓狀三角形,短尖頭,長3-4厘米,寬2-3厘米,斜向上,無柄,二回羽狀深裂;小羽片4-5對,以較寬的缺刻分開,基部以狹翅相連,羽軸基部下側一片最大,長圓形、短尖頭,長1.5-2厘米,寬7-10毫米,羽狀深裂;裂片4-5對,三角形,先端圓,邊緣波狀;第二對以上的小羽片逐漸縮短,羽軸上側的小羽片較下側的短;第二對羽片形體同第一對,但較長,長約3-4厘米,寬2-3厘米,近直角三角形,短尖頭;第三對以上羽片漸次縮短。葉乾後薄革質或草質,淡黃色,上面光滑,下面沿羽軸特別是基部有淡棕色絨毛,不被粉末;葉脈羽狀,達於葉邊,兩面明顯;葉軸與羽軸同色。孢子囊群由多個孢子囊組成;囊群蓋草質,黃褐色,邊緣波狀,連續或僅在裂片基部中斷。
西藏薄鱗蕨(雲南植物研究)(變種)
產雲南西北部及東北部,四川北部、西部及西藏(拉薩、類烏齊、貢覺、工布江達)。生山坡草地岩石上或石縫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