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今昔(西藏歷史紀錄電影)

西藏今昔(西藏歷史紀錄電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藏今昔》取材於1960年以前拍攝的近900分鐘的一系列紀錄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藏今昔
  • 外文名:Tibet now
  • 出品時間:2014年10月12日
  • 出品公司華誼兄弟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拍攝地點:中國
  • 類型:歷史 紀錄
  • 主演劉德華
  • 片長:十幾分鐘
  • 上映時間:2月17日
  • 對白語言:國語
  • 色彩:彩色
  • imdb編碼:彩色
  • 線上播放平台:優酷
  • 取材:1960年前拍攝的900分鐘的紀錄片
劇情簡介,影片解說,

劇情簡介

以對當事人、見證人、專家學者的訪談方式,重現1959年民主改革以前西藏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真實面貌。《西藏今昔》雖然只有十幾分鐘,但內容豐富,富有震撼力和說服力。影片揭露了舊西藏政教合一封建農奴制的黑暗和殘酷,生動反映了西藏實行民主改革以來社會面貌和人的命運發生的巨大變化。

影片解說

西藏位於中國的西南部,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修建於公元7世紀的布達拉宮矗立在拉薩城紅山之巔,作為西藏地標之一,閱盡千年滄桑,見證了西藏的歷史進程,也見證著西藏的今天。
公元7世紀,松贊乾布統一西藏,建立吐蕃王朝,並通過聯姻、會盟與唐朝建立了團結友好的親誼關係和密切的經濟、宗教、文化聯繫。松贊乾布和文成公主聯姻的佳話,至今為藏漢人民所傳誦。
早在公元13世紀中葉,西藏就已經納入了元朝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轄之下。中央政府設立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地區軍政要務,委任官員,派駐軍隊,開闢驛站,清查戶口,徵收賦稅。
明朝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統治基本沿襲元朝管理制度,先後敕封過西藏三大法王和各級僧官,確保了西藏的安寧。
清朝中央政府加強了對西藏地方的管理。清朝皇帝分別於1653年和1713年冊封五世達賴喇嘛和五世班禪額爾德尼,賜以金印、金冊,正式確定他們的封號,確定他們在西藏政治和宗教上的地位。此後,歷世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坐床、繼位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和批准,遂成為一種歷史定製。清朝政府於1727年設定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督辦西藏地方行政事務;並於1793年頒布《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對西藏地方的政治、財政、軍事、宗教等各方面進行了明確規範。
儘管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外患不已,內戰頻仍,但是,中國中央政府始終對西藏保持著有效的行政管轄。現流亡在外的十四世達賴喇嘛就是1940年經當時的中國國民政府批准繼位的。
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長期處於政教合一、僧侶和貴族專政的封建農奴制社會,其黑暗殘酷比中世紀歐洲的農奴制有過之而無不及。達賴喇嘛作為藏傳佛教首領,兼任西藏地方政府首腦,集政教大權於一身,是封建農奴主階級的總代表。占西藏人口5%的官家、貴族和寺廟上層僧侶“三大領主”,占有了西藏幾乎全部的耕地、牧場、森林、山川、河流、河灘以及絕大部分生產資料,而占西藏總人口95%的農奴和奴隸處於社會底層,沒有任何生產資料和人身自由。農奴主占有農奴的人身,把農奴當作私有財產,可以隨意進行買賣、轉讓、贈送、抵債和交換。
據統計,在民主改革以前,達賴及其家族在西藏占有27個莊園、30個牧場,擁有農牧奴6000多人。每年在農牧奴身上榨取的青稞462,000多公斤,酥油35000多公斤,氆氌175卷,藏銀兩百多萬兩。據統計一直到1959年,在他手上集中的黃金就有16萬多兩,白銀9500萬兩,珠寶玉器2萬多件。這與廣大奴隸和農奴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
農奴遭受到沉重的差役和高利貸剝削。舊西藏的差稅制度十分殘酷,有載入註冊籍的永久性差稅,還有臨時加派的差稅,。據不完全統計,僅舊西藏地方政府徵收的差稅名目多達兩百餘種。
農奴和奴隸貧病交加,生活在死亡線上。在布達拉宮東南、大昭寺以西,長期存在一個“乞丐部落”。這個乞丐階層多達四五千人之眾,約占當時拉薩人口的1/10。就連拉薩司法機構朗孜廈關押的犯人,也被鎖在腳鐐木枷中,加入到街頭的乞討大軍。
舊西藏通行了幾百年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將人分成三等九級,明確規定了人們在法律上的地位不平等。法律明文規定,上等上級的人如王子、大活佛等,其命價為與其身體等重的黃金,而下等下級人如婦女、屠夫、獵戶、匠人等,其命價僅為一根草繩。
舊西藏地方政府設有法庭和監獄,大寺廟也設有法庭和監獄,僧俗領主還可以設立私牢。當時的刑罰極其野蠻殘酷,有剜眼、砍手、斷足、剝皮、抽筋、投水等,這些刑具成為那一時代的佐證。
布達拉宮下面有一個地洞,這裡是當年對付平民的地牢,百姓俗稱“蠍子洞”,裡邊蓄養了無數的蠍子,專門噬咬犯人。人被丟下去以後,身上立即爬滿了毒蠍,很快就被活活的蟄死。
這是某寺廟寫給熱刀頭目的信件,為達賴喇嘛念經祝壽,他們需要這樣一些東西——要濕人腸一捆、人頭二個、各種血和人皮一整張,望立即送來。人頭四個、腸子十排、淨血、髒血、各種肉、各種心、在頌經的地方準備妥當。要立刻送上。這一切都發生在舊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的社會形態下。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西藏人民迎來解放的曙光。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簽訂了史稱“十七條協定”的《關於和平解放西藏的辦法》,西藏宣告和平解放。“十七條協定”肯定了改革西藏社會政治制度的必要性。考慮到西藏當時的實際情況,中央政府以極大的耐心和寬容勸說、等待西藏地方上層的自覺。但是,以十四世達賴為首的西藏反動上層集團面對西藏人民日益高漲的改革要求,頑固堅持永遠不改,並於1959年3月10日悍然發動了旨在分裂祖國的武裝叛亂。中央果斷決定一邊平叛一邊進行民主改革,使得百萬農奴擺脫了封建農奴制的枷鎖,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土地的主人、自己命運的主人。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西藏實現了從封建農奴制到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性跨越。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區九屆人大二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28日設為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民主改革半個世紀以來,在中央關心、全國支援下,經過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西藏的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西藏社會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西藏人民的命運也發生歷史性改變。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投以巨資,相繼啟動了以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城鄉面貌為主要內容的“四十三項工程”和“六十二項工程”;全國各發達地區省市也派遣了援藏幹部,開展了對口援藏工作。20世紀80年代初期,西藏農牧區實行“土地歸戶使用、自主經營、長期不變”和“牲畜歸戶、私有私養、自主經營、長期不變”的政策,並在西藏農牧區兩次豁免銀行貸款,並率先免除了農業稅。這些特殊優惠的政策,極大地激發了西藏人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使西藏經濟充滿活力。
教育方面,農牧區實行了中小學生包吃、包住、包學費的“三包”政策,率先實現城鄉義務教育;率先在農牧區實現了免費醫療制度;率先實現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率先實行農牧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牧民民眾安居樂業。
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西藏民族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護和發展。西藏三大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工程(布達拉宮、羅布林卡薩迦寺)投資3.3億元,現已竣工;西藏“十一五”重點文物保護工程暨扎什倫布寺保護工程啟動;廣大信教民眾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為西藏社會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提供了重要機遇,旅遊業方興未艾,國內外遊客紛至沓來。金色的陽光灑向布達拉宮,也普照了整個雪域大地,這就是陽光下真實的西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