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羌畫韻

西羌畫韻

羌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古代的“姜”姓亦由“羌”演化而來,三皇五帝中的神農也是羌人。羌族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長河的演變中,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特色民族民風民俗,寄寓著人們對生活的熱愛與感恩之情。

《西羌畫韻》系列作品是由羌族藝術家李雲川老師根據羌族民風民俗場景原創而成,他李雲川深挖羌文化精髓,以淺顯易懂的表現手法,以裝飾風格濃郁的表現形式,運用豐富的色彩渲染和優美的畫面構成,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的羌民生產、生活圖景,用了2年時間,提煉出12個羌族文化符號,並將其用畫作圖案呈現,直觀展現了羌風民俗,具有極高的文化、審美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羌畫韻》
抱蛋,咂酒,羊皮鼓,沙朗,口弦,溜索,

抱蛋

所謂抱蛋,羌語又謂之“蛾捉”,是羌族傳統民俗體育競技遊戲,其多在羌族青少年之間開展。
抱蛋圖案抱蛋圖案
鑒於其民俗性,蛾捉比賽的場地不受限制,平壩場院即可。比賽之前,先在場中畫一個圓圈,直徑約l.5米左右,內放3~5塊大小相當的石塊或沙包作“蛋”。比賽分兩方,一方有一人(自告奮勇或指定)充當“保蛋人”,其職能是雙手著地,呈半俯臥狀,以胸腹護“蛋”;而另一方由一些少年或成年人組成“抱蛋人”。比賽開始後,抱蛋人就要尋找時機,巧設騙局,出其不意地襲擊“保蛋人”。而保蛋人則以旋轉形式(雙手著地),用一隻腳蹬、掃抱蛋人,抱蛋人不能進圈抱蛋。保蛋人不能用手拉人,只要保蛋人的腿部與抱蛋人相接觸,抱蛋人即輸,角色隨之調換;若保蛋人的蛋全被搶走,則保蛋人輸,必會受到“篩糠”等一些有趣的處罰。
抱蛋活動作為一項娛樂性極強的競技項目,著重鍛鍊羌族青少年的眼力與腿力,培養其靈活應變與快速反應能力。
西羌畫韻之

咂酒

所謂咂酒,是羌族人民十分喜歡的自釀酒,頗受羌族男女老少的歡迎,廣為流傳,是羌族人民過年過節、待人待客時不可或缺的瓊漿玉露。
鑒於其普遍性,咂酒的釀製工藝並不複雜。咂酒以諸如青稞、大麥、高粱之類的農作物為原料,將其煮熟後拌上酒麴,然後放入壇內,以草覆之,釀製而成。
飲咂酒,在羌族人們看來就是吸神力,飲時,先向壇中注入開水或清水,再用細竹管吸飲。親朋貴客來後,大家以長幼為序,輪流吸飲,吸完再添水,直到味淡後,再食酒渣,俗稱“連渣帶水,一醉二飽。”客人在飲咂酒時,一定要喝到壇中露出青稞、大麥為止,否則會使主人不高興,因此,一些酒量小的賓客往往喝得酩酊大醉。飲咂酒時少不了唱酒歌。唱時,賓主並排而坐,輪流對唱,同時鼓樂齊鳴,熱鬧非凡。正可謂:“且飲且歌且舞,以助酒興,以敬諸神。”
西羌畫韻之

羊皮鼓

所謂羊皮鼓,又名“羌鈴鼓”,羌語又謂之“切歐兀”、“切熱別日木”,是羌族宗教儀式打擊樂器。
羊皮鼓圖案羊皮鼓圖案
鑒於其具有宗教色彩,羊皮鼓舞的表演以前僅僅是釋比們(羌族的巫師)作法時的專利,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祭祀之類的宗教內容予以取消,轉而成為頗具娛樂性、大眾性的節日表演項目。羊皮鼓舞表演前,可在原地先打一通有固定套路的鼓點,既可醞釀情緒,又起著烘托氣氛和招徠觀眾的作用;表演時,小伙兒一手抓鼓,一手握槌,兩兩相對,八人成圈,或面面相對,或背背相依,或對轉,或同轉;其打法和鼓點的節奏豐富多樣,穿插在每個唱段與舞蹈銜接變化中,使表演者在統一的步伐、統一的動作中,動作往往粗獷質樸,從而給人一種熱烈歡快的節日氛圍。
當然,由於羊皮鼓表演往往具有即興式之一特點,表演者的技術嫻熟程度和思想情緒變化將直接影響此表演的感染力。
西羌畫韻之

沙朗

所謂沙朗,羌語又謂之“跳沙朗”,漢語為“載歌載舞”之意,是由祭祀舞演變而來的,隨著時代發展而形成的一種具有較強的自娛自樂性且最具羌族特色的集體舞蹈形式,多為圓圈群舞這一形式。
沙朗圖案沙朗圖案
眾所周知,羌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一家男女老少大都會跳羌族沙朗,跳羌族沙朗往往不分時間、地點,想跳就跳,從而其節日場面特別大。鑒於其屬於集體性舞蹈,跳時,由能歌善舞者領頭,男外女內,環篝火而列,且歌且舞且旋移,甩手搖肩,身體俯仰,腳步騰躍,舞風樸拙粗獷,所唱歌曲多是口頭流傳下來的古老民歌,完全用羌語演唱。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沙朗除了繼續承載羌族的傳統文化,更發展成為了現代羌族人強身健體、愉悅身心、促進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必要形式,從而表現了羌族人民樂觀開朗、積極向上、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的精神面貌。
西羌畫韻之

口弦

所謂口弦,又稱“口琴”、“吹篾”或“彈篾”。是一種產生並且流傳於羌族的民間器樂,在羌族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口弦歷史悠久、形制多樣,在羌族地區頗為流行,深受羌族人民的喜愛。口弦長約11cm,厚約0.15cm,多由金竹製成,兩頭各鑿小孔,置簧片穿麻線,以氣鼓簧,線動簧顫,其聲清雅,娓娓動聽,裊裊不絕。口弦的曲調極其豐富,有表現愛情的,有表現生產生活的,還有舞曲;其表演形式大多為獨奏或合奏,少則1人,多則4-5人不等。
鑒於其製作原材料匱乏、製作工藝複雜、再加上當今羌族人民生活受到現代文明的衝擊與影響,羌族口弦及其傳人都處於瀕危和期待搶救保護的狀態,著實令人唏噓不已。
西羌畫韻之

溜索

所謂溜索,古稱“撞”,又稱“滑索”,“速滑”、“速降”、“空中飛人”,是羌人原始的渡河方式。
自古以來,由於羌族地區山脈重重,地勢陡峭,因此被稱作“雲朵中的民族”,其交通極不便利,正所謂"岩羊無路走,猴子也發愁",從而,羌族人民發明此種古老的渡河工具往來飛渡,藉此保持著彼此間的交往與聯繫。
溜索的製作方法多為用碗口粗竹纜分別繫於河流兩岸的石柱或其他固定物上,一頭高,一頭低,形成高低傾斜,渡者用挖成半圓凹槽的櫟木作滑板,往溜索上一卡,以皮帶或繩一折為二,一端牢牢地把溜梆固定在溜繩之上,再用餘下的部分緊束腰間,借傾斜之勢滑越渡河。
溜索作為羌族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羌族人民改造和戰勝自然的象徵,是他們不畏艱險,勇猛頑強性格的真實寫照,表現了羌族人民不懼困難、迎難而上的崇高精神風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