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皇姑庵遺址

西皇姑庵遺址

西皇姑庵遺址位於山東省膠州市張家屯鎮西庵村東南部的高台地上,屬西周文化遺址。遺址南臨膠河,中部有一條南北向的小路將遺址分成東西兩部分。遺址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200米,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3米。遺址分上中下三層,上層有少量戰國遺存,中層為商周墓地,下層屬於龍山文化。1976年春發掘出西周時期的一個車馬坑和兩座墓葬,車馬坑內殉葬一車四馬二人。隨同車馬出土的多為銅製兵器。另外還有陶器、青銅器類文物出土。

根據車馬坑出土的隨葬品和採集茭器押考察,該遺址是一處奴隸主貴族墓地。為研究青島地區的商周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特別是兩件刻有“父甲”、“冉父癸”銘文的青銅器,為究中國古文字的發展提供了寶貴資料。

該遺址1992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皇姑庵遺址
  • 所在地區:山東省膠州市
  • 地理位置:張家屯鎮西庵村東南部
  • 時代:新石器時代、西周
  • 級別批次: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批准文號:國發(2013)13號
  • 編號:7-0234-1-234
文物遺存,學術貢獻,

文物遺存

1976年春對該遺址進行了一次發掘,清理出西周時期的一個車馬坑和兩座墓葬,車馬坑內殉葬一車四馬一人,車轅走向朝西,車前四馬,車輿底部殉葬一人。隨同車馬出土的多為銅製兵器,計有戟、戈、鏃 、胸甲等,墓葬中出土了陶鬲、陶簋、陶罐、陶盆等11件陶器。在遺址附近還採集了20多件青銅器、5件陶器。其中2件銅爵帶有銘文。1件刻有“父甲”2字,1件刻有“冉父癸3字。
發掘表明,遺址早年曾多次被盜,但出土大量青銅器文物,有卣(yu)、尊、簋(gu)、方彝、爵、方鼎、觶、車轄 、箭鏃等共20多件,還有陶器5件,石器2件,具有重要考古價值。陶器有罐、鬲(lì)、簋等,陶質為灰色,兩件石器為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通體磨光石鐮。
位於膠州鋪集鎮西皇姑庵村的西周墓葬遺址 ,距今2700年左右 ,現在也成為膠州五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據悉,遺址分為上中下三層,有龍山文化、商周墓地、戰國遺存。墓地早年多次被盜,但仍存有大量歷史文物,有重要考古價值,尤其士兵的銅製片甲,左中右三片構成饕餮形獸頭,令人稱奇。

學術貢獻

河水沖刷文物暴露
西皇姑庵遺址即西周墓葬遺址,位於鋪集鎮西皇姑庵村西南300米處膠河北岸的肥沃高地里,這是一處典型的奴隸主貴族墓葬遺址,以殺害奴隸做為人殉,人不如畜的奴隸社會可見一斑。
遺址因地處膠河邊 ,千百年來不斷受到洪水沖洗,遺址面積不斷縮小,坍塌暴露。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有當地民眾發現暴露出大型石盤、青銅刀劍和車馬銅飾。1975年汛期下大雨,斷崖塌落墓葬一處,不少當地農民就在那裡撿取了青銅器物,有銅尊、殷、爵等多件。1978年和1985年 ,兩位村民先後把撿到的青銅方彝和銅提梁鹵捐獻給膠州博物館,這兩件都是國家一級文物。
出土兵甲造型獨特
1976年 ,考古隊進行搶救性發覺測量,遺址面積東西500米,南北150米,共清理車馬坑一處、墓葬兩座。車馬坑距地表57厘米,方形,南北長485厘米,東西寬410厘米。坑內兩服兩驂戰車一輛,車廂底下殉葬馭車奴隸一人。車廂內放有兵器鉤戟一把、胡戈一把、箭鏃20隻、饕餮形青銅片甲一副。這對研究我國古代戰車和戰事,都有重要參考價值。
尤其西周時期作為士兵防護身體的銅製片甲,分為胸背兩部分,總寬37厘米,高28厘米,左中右三片構成饕餮形獸頭立體輪廓,左右兩片對稱,中片為高出的獸鼻和外翻的獠牙,造型兇猛而威嚴,實屬罕見。甲片四周及連線處有十對穿線孔,用以穿縫往革甲上連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