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水

西漢水

西漢水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4°30′~106°04′,北緯33°16′~34°31′間,為嘉陵江一級支流,發源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南部齊壽山(古名嶓冢山)。西漢水在天水市秦州區流經齊壽鄉平南鎮天水鎮,進入禮縣流經鹽官鎮祁山鎮、永興鎮(原:永興鄉)、城關鎮後折轉向南,流經石橋鎮江口鄉龍林鎮、於雷壩鎮(原:雷壩鄉)急轉向東,然後進入西和縣康縣成縣,在陝西略陽縣注入嘉陵江,全長289km,流域面積10107km2。西漢水為嘉陵江上游的重要支流,也是嘉陵江乃至整個長江流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漢水
  • 發源地天水市秦州區南部齊壽山
  • 流域面積:10100平方公里
  • 河長:240餘公里
河流形態,保護利用規劃,西漢水與天水,西漢水與漢水,水電項目,

河流形態

西漢水(又名犀牛江,得名於犀牛寺、犀牛潭的傳說):發源於甘肅省天水縣西南的齊壽山,流經甘肅省西和、禮縣、成縣,康縣,入略陽縣境,岸寬150餘米,經西淮壩、藥木院至徐家坪鄉兩河口匯入嘉陵江。境內流程47.5千米,縣境流域面積227.13平方千米,平均比降1.05‰。河溝密度每平方千米1.09千米。年平均流量56.38秒立米,年徑流量17.78億立米。水力蘊藏量3.48萬千瓦。據鐔壩水文站實測最大洪峰流量為5020秒立米(1984年8月)。多年平均侵蝕模數每平方千米2290噸,年輸沙量2191萬噸,是嘉陵江泥沙的主要來源。
嘉陵江西源右岸支流西漢水(古名犀牛江),流域面積約為10107平方公里,河長289公里,平均坡降4.0‰,水能理論蘊藏量27萬餘千瓦。屬高、中山地帶,西北面高於東南面。上游流域東側乾支流發源地一帶,間有黃土丘陵,海拔約1750~2000米;北側與黃河渭河水系相鄰,分水嶺西高東低,西側支流清水江發源地山峰五個咀海拔3550米,在此與白龍江分界。中游流域內山峰海拔約2000~2500米,下游流域山勢逐漸降低,與支流窯坪河匯口間山峰海拔1414米。
西漢水有南北兩源,南源發源於甘肅天水縣大門鎮之寨子山海拔1920米,俗稱南河;北源為正源,發源於甘肅省天水市平南鄉萬壽山,於天水鎮前與南源南河匯合後始稱西漢水,在陝西省略陽縣匯入嘉陵江。西漢水右岸支流清水江,流域面積1638平方公里,由西向東,略成長條形,在禮縣匯入西漢水,幹流長83公里,平均坡降超過17‰。
西漢水水係為樹枝狀分布,乾支流分別向東、西伸展,主要支流向西,主幹向東彎曲。流域面積大於300平方公里的一級支流有9條,其中大於500平方公里的有6條。

保護利用規劃

西漢水發源於甘肅省天水市平南鎮,西漢水全長約289km,天然落差1165m,平均比降4.00‰,流域面積10107km,多年平均徑流量約17億m,多年平均含沙量15.8kg/m。
流域治理開發任務為水土保持、灌溉與供水、防洪、發電等。
流域地形以山地為主,僅西和縣長道鎮至鹽官鎮一帶分布有平坦川地,流域黃土分布較廣,由於林木砍伐過快及盲目開荒,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是嘉陵江泥沙的主要來源。應加強水土保持生態與環境建設,在下遊興建控制性水源水庫並結合提水與引水工程建設發展農業灌溉、保障城鄉供水,並安排適當防洪庫容,結合堤防與護岸工程,形成堤庫與護岸相結合的防洪體系,因地制宜開發水能資源等。
西漢水河道順直,坡降較緩,引水式開發不利,考慮以壩式為主,個別採用混合式開發。順利峽以上,天然來水量小,缺乏良好壩址,且淹沒損失較大,故水能資源開發主要在順利峽以下河段。順利峽以下河段規劃裝機122.9MW,其中西淮壩、葫蘆頭電站已建,裝機容量9.91MW;規劃興建的雙廟崖樞紐,正常蓄水位780m,總庫容3.8億m,防洪庫容1.2億m,裝機容量74MW,可提高幹流防洪能力,緩解略陽縣城防洪壓力。

西漢水與天水

西漢水——“天水”的發源地
田佐 “天水”一名,始於何時,所名何由,向為學者所關注。或“湖水”說,或“五行”說,或“河水”說,等等,紛紜莫辨,難衷一是,但大都欠較強說服力。翻閱有關資料,竟發現“天水”一名與西漢水有著難以割裂的關係,故不揣簡陋,亦以一管之見,就教於各位同仁。
漢水與“天水”的關係
《山海經?西山經》:“嶓冢之山,漢水出焉”。
《水經》:“漾水出隴西氐道縣嶓冢山,東至武都沮縣為漢水”。
酈道元《水經注》云:“諸言漢者,多言西漢水”。又引闞云:“漢或為漾”。
上引諸說,可歸結為漾水即漢水,古稱“漢”,而《水經》的“漢水”或“漾水”,亦即今之西漢水。
何謂“漢”?《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漢”,指天河、銀河,所謂雲漢、天漢者也。在先秦,“漢”是天河、銀河的專稱名詞。
這裡便牽出一個問題:古人為什麼會把發源於冢山的水稱作“漢”呢?為說明此問題,我們不得不從遠處著筆。
在人類的初期,人們的方位觀念並不像現在一樣,有東、南、西、北、中、上、下、左、右等等,那時的人由於生產生活實踐的狹隘,形成了認識上的極大局限,他們以太陽為標準,只知日出日落,故在他們的方位觀念中,只有東、西兩個方向。太陽從東方地平線升起,到西邊的高山中落下,自然,西邊的高山就是太陽居住地“天”(天字甲骨文象正立的人頭上方有一塊方形天空。許慎以小篆已變形的字形解作“顛”,與初意不符),亦即至高無上的地方。古籍中多以“天門”在西北方,很能說明些問題。那時,華夏民族的初祖們活動區域的最西緣就是今天的西漢水流域上游地區(古稱西垂)。而雄偉高大的冢山雄居“西”地,那么,其最高端是否就是當時人們觀念中的“天”呢?回答是肯定的,《山海經》、《淮南子》中有許多關於天帝的記述,均與嶓冢山有關,可為證。為此,則發源於“天”的水,自然可稱為“天上之水”,簡稱“天水”。
這個時期的“天水”,不是地名,而是專指漢水,亦即西漢水。至於“維天有漢,則可視為居住在關中平原地區(或西漢水流域以東地區)人們對西漢水發源的認識,當亦不假。
“天水”與“天水家馬”鼎的關係
一九七一年底,禮縣永興鄉蒙張村在搞農田基建時,掘得一秦墓葬群,所出器物被在場民眾哄搶一空。次年春,縣文化館幹部馬從善到蒙張村徵集到一批秦時期的貨幣、兵器、青銅器等文物,其中最具歷史價值的便是“天水家馬”鼎。該鼎青銅質地,高22.5厘米,口徑22厘米,重4.5公斤。蓋表、腹上部各陰刻篆隸書十三字:“天水家馬鼎容三升並重十九斤”,該器被專家學者考證為秦器,名為“天水家馬”鼎,現藏禮縣博物館。
譯文:天水家馬鼎容三升並重十九斤譯文:天水家馬鼎容三升並重十九斤
據《漢書.百官公卿表》載:“太僕、秦官,掌輿馬,有兩丞,屬官有大廄、未央、家馬三令,各五丞一尉……武帝太初元年,更家馬為馬”。“家馬令”是秦初設定的僅次於太僕的高級馬政官職,其級別與大廄、未央二令平,是朝廷委任的重官。對“家馬”解釋,顏師古云:“家馬者,主供天子私用,非大祀、戎事、軍國所需,故謂之家馬”。可知,“家馬”是天子私家之馬。
西漢水上游,為古西垂地,土地肥沃,水草豐茂,又有鹽井,是非常理想的繁畜之地。這裡出產的馬匹高大雄健,耐力持久,在上古時期,既可為優良的戰馬,又可為優良的運載工具。嬴人非子曾在此為周王室牧馬,“馬大蕃息”,被周孝王封為附庸,邑於“秦”,足見其地產馬條件的優越。直至如今,該地域的鹽官騾馬仍飲譽全國。秦人在這裡設品質要求極高的皇家家馬牧場,有其內在的必然性。
此時的“天水”,已成了地域(牧場)名,但不是行政區域。而且必須說明,“天水家馬”鼎的銘文是“天水”一詞的第一次出現,由此,“天水”一名的產生至晚可上推到秦代。
《南山妙勝廨院碑》與“天水”的關係
一九九0年,在禮縣紅河鄉草壩村出土了一通宋代《南山妙勝廨院碑》,碑高95厘米,厚12厘米,豎書小字共28行700餘字。碑文稱:“秦州南山妙勝院,敕額古蹟,唐貞觀二十三年賜額昭玄院、天水湖”,宋太祖建隆元年賜敕改“妙勝院”,將“天水湖”改為“天水池”;元符三年十月二十七日,秦州經略安撫使周渤夜夢該院降龍尊者具天水池,特奏朝廷,“大觀元年八月十二日降御封香,令則近禱於天水池佛殿焚香”。九月六日聖旨降到,敕皇天水池佛殿賜“惠應殿”,宣和三年正月十九日奉旨將“惠應殿”改為“法祥殿”。據以上碑文,足見宋代從皇帝到地方各級官吏對妙勝廨院的重視,也可以看出當時妙勝院的規格、盛況及影響,說明“天水湖”所在之處應是一個宗教和文化活動的中心。
那么,妙勝廨院在何處呢?當然,石碑出土之處最能說明問題,而碑文又有明確記載:“南山妙勝廨院,在天水縣茅城谷,有常住土田”。宋代天水縣治在今天水市秦州區天水鎮,轄境包括今禮縣東部地區。“茅城谷”即“峁城谷”,即今之流徑禮縣紅河鄉全境和鹽官鎮、馬河鄉部分村莊的峁水河谷地帶。峁水河發源於禮縣紅河鄉,南流注西漢水,全長約四十里。該河谷古遺址很多,有學者考證,西縣故址即在此河谷內的岳、費家莊一帶。筆者曾在該碑出土地草壩工作多年。當地民眾傳說:古時候,草壩地區有個很大的寺院,西起劉家溝(馬河鄉屬),東到草壩村(紅河鄉屬)山根,有五里長的長廊,有三百多和尚。而且還說,在草壩村有一塊石碑,“文革”前還在,“文革”中有人怕被毀,便砌在了一農家牆內。我當時想看這通碑,無緣見到。後該碑從牆內出土(此碑即《南山妙勝廨院碑》),可見傳說之不謬。傳說與碑文相證,可知妙勝廨院確在草壩村一帶。南山妙勝廨院在峁水河流域,那么,“天水湖(池)”自然亦當在此地。趙文匯先生考證此湖在草壩村東南頭,可備一說。
此時的“天水”,成了湖泊(池)名,該湖所在地自晉至清隸秦州,其地望,當在禮縣紅河鄉草壩村附近。
“天水”一名起源於西漢水上游,其地望當在東北起自峁水河谷,西南至大堡子山,即今禮縣的紅河鄉、鹽官鎮、永興鄉、祁山鄉一帶,其起始時期至晚當在秦末。只是到了漢武帝三年,從隴西郡分析出十六縣置郡時,便將“天水”用為郡名。從那時起,“天水”才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域名。直至東漢時期,仍在西漢水上游設有“天水關”(今秦州區天水鎮),為諸葛亮收服姜維之處。

西漢水與漢水

史學界及地學界認為西漢水在過去為漢水上游。
在地名中也有一些線索可以印證該說法。例如在陝西和甘肅都有嶓冢山,有可能是西漢水改道後,後人依記載溯漢水新源而命名;漢中位於今漢水源頭位置,如果計入西漢水,則漢中才名副其實。
20世紀30年代初,趙亞曾、黃汲清等認為漢水江源一帶與鄰近嘉陵江上游流域過去可能存在河流襲奪現象;後李承三、周廷儒等就襲奪問題提出進一步看法;50年代,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漢江工作隊在漢江流域進行野外地理調查的時候,工作隊的學者也基本上認同河流襲奪的觀點。自此,河流襲奪說成為嘉陵江上游變遷的基本解釋。
據周宏偉研究,在漢初以前,公元前186年武都道大地震,震中約在今陝西略陽、寧強一帶,造成陝西寧強漢王山一帶山體發生大滑坡,山體滑坡阻斷古漢水,並在古漢水上游形成規模巨大的堰塞湖,漢書有“天池大澤”之語(《漢書·地理志》)。至前161 年,堰塞湖水南向溢流而奪古潛水河道下泄,又在龍門山以北的陽平關谷地形成新的“大澤” 。隨著堰塞湖、“ 天池大澤” 和龍門山以北“ 大澤” 的相繼消失,到約8 世紀,嘉陵江“襲奪” 古漢水上游的歷史過程完成。因此周宏偉認為,古漢水上游的水系變遷不是由於河流的溯源侵蝕造成的河流襲奪,而是大地震導致河道堵塞後堰塞湖水發生溢流侵蝕的結果。

水電項目

新華網甘肅頻道訊息 西漢水流域河段水電項目開發規劃報告日前通過審查。專家認為該規劃報告及工程勘測設計成果符合國家及行業現行有關規程、規範要求,達到初設階段工程勘測設計深度要求。 西漢水為長江支流,發源於天水市西秦嶺的仁壽山,流經天水、隴南等地。是嘉陵江的源頭之一。這項由甘肅電投大容電力公司投建的水電開發項目位於成縣境內。項目將對西漢水流域規劃河段分7個梯級開發,總利用落差308米、規劃總裝機容量10.13萬千瓦、設計年發電量41950萬千瓦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