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區

西市區

西市區位於營口市市區西部,遼河入海口處,是孕育營口文明的發祥地。近代的營口市區就是從西市的繁榮中形成的,是營口城市揚帆的啟航之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市區
  • 外文名稱:Xishi District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遼寧省營口市
  • 下轄地區:8個街道
  • 政府駐地:渤海大街西60號
  • 電話區號:0417
  • 郵政區碼:115004
  • 地理位置:營口市市區西部
  • 面積:20平方公里(2016年)
  • 人口:21萬(2016年)
  • 方言:膠遼官話-營口話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遼河老街、西炮台遺址、西大廟
  • 機場營口蘭旗機場
  • 火車站營口站、營口東站
  • 車牌代碼:遼H
  • 區委書記:王心宇 
  • 代區長:張渤
  • 區劃代碼:210803 
地名由來,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社會事業,社會保障,文體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醫療衛生,交通運輸,文化風俗,宗教,西市名人,文物古蹟,夕陽海濱,

地名由來

西市區是由西市場而得名,曾叫過繁榮區。西市區營口城市發展的起源地,早先以龍王廟為集市,後建天后宮既媽祖廟(現稱西大廟)。隨著沒溝營口岸的對外開埠,營口城市得名。營口成為了一個繁華的碼頭。1900年俄國強占營口,設立了民政廳統治營口。俄國修建了大石橋-營口的鐵路,在市區東部碼頭處修建了牛家屯火車站,拉大了營口城市的建設規模。1904年日本打敗俄國占領營口,廢止了俄國修建的牛家屯火車站,將新火車站建在青堆子附近。日本在營口劃出了交界地,歸滿鐵管轄,並設立了營口軍政署,對營口交界地進行殖民統治。然而日本侵略者並沒有安分在交界地範圍內,逐步在交界地外的地方大興土木,開工廠、銀行、醫院等等。並在中國人居住的地方建立了日本菜市場(今站前區菜市街)。營口市區東部逐步由日本占領,日本人成為營口市區東部的“主人”。而中國人大部分還生活在市區西部,同時也形成了繁華的菜市場,相對於市區東部日本人的菜市場,本地人稱西市場。西市場的名氣較大,名字一直保留至今,曾有西市場街道辦事處。解放後,西市行政區域名稱更替幾次,行政區劃拆並多次,西市場都作為主要名稱存在。1957年營口市恢復區級行政管理體制,在此成立繁榮區。1958年1月,考慮西市場對西部居民日常生活貢獻意義較大,恰巧又在市區西部,經營口市人民委員會批准,將繁榮區更名為西市區。

歷史沿革

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5月營口代替牛莊開為通商口岸後,英、法、美、日、俄、瑞典、荷蘭、挪威等國在東營子的三義廟附近設定領事館,歐美洋行、銀行也集中於此。
清同治三年(1864年),清政府在此區域內設定了山海常關(俗稱東海關)。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8月4日,沙俄借鎮壓營口義和團運動之機,軍事占領營口,西市區轄區隨營口為俄國占領區。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日俄戰爭後,日軍占領營口,西市區轄區隨營口為日占領區。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2月,日本歸還營口,營口海防同知廳和奉錦山海關兵備道重新回歸營口,西市區轄區隨營口重新隸屬於清政府管轄。
清宣統元年(1909年)前,區境內隸屬於蓋平縣。
民國二年(1909年)建立營口直隸廳後改屬之。
民國二年(1913年)營口直隸廳改為營口縣,區境內除“滿鐵附屬地”(日本占領區的營口交界地)外均隸屬之。

行政區劃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營口縣改為營口市,西市區境內設有太康區、通惠區、河北區和同治區。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4月,國民黨統治營口時,沿用日偽時期區劃,並實行保甲制,區域內設16個保公所。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2月,營口第三次解放,再次組建營口市民主政府,廢除舊區劃,建立繁榮、幸福、勝利、河北、工農、車站、建設、民主等8個區。西市境內設繁榮、幸福、勝利和河北四區。
1950年起恢復區建制,以序數命名,設立五個區。西市境內有第二區、第三區、第四區。
1956年營口市人民政府改為營口市人民委員會,同時取消區的建制,取消第一至四區人民政府,在此基礎上成立九個街道辦事處,既工業、車站、建設、八田地、西市場、勝利、清華、漁市、得勝,歸市人民委員會直接領導,第五區人民政府改為第五區公所。屬於西市境內的有西市場、勝利、清華和得勝。
1957年8月,營口市人民委員會恢復區街管理制度,將原九個街道辦事處合併建設區、繁榮區和工農區(第五區公所)。
1958年1月底,將繁榮區改稱為西市區人民委員會;並在市區中部成立營口市昇平區(現西市區的勝利、清華兩街道處於昇平區管轄)。
1958年11月,市區昇平區更名為新華區,營口市轄區為站前、新華、西市及營口郊區。
1963年,新華區撤銷,原新華區所轄的勝利、清華兩個街道辦事處劃歸西市區管轄。
1996年,西市區轄7個街道:五台子街道、漁市街道、得勝街道、清華街道、河北街道、勝利街道、西市場街道。
2004年,西市區調整行政區劃,1撤銷原西市場街道辦事處,將原西市場街道的西市場、繁榮、振興三個社區劃歸漁市辦事處管轄,平安社區劃歸勝利辦事處管轄;2成立西市區濱海街道辦事處,將原五台子街道辦事處的金牛山、萬都、致遠三個社區劃歸濱海街道辦事處管理,致遠社區更名為風光社區。3將原得勝街道辦事處的發明、志誠、平等、新光、得勝五社區合併為發明、得勝、騰達三個社區;4將原勝利街道辦事處的利民、利群、遼河、新華、立新5五個社區合併為遼河、立新兩個社區,與原西市場街道撤銷劃入的平安社區組成三個社區;5將原清華街道辦事處的馬市、永強、桃園、清華、向陽、芙蓉園六個社區合併為永強、向陽、清華三個社區;6將原五台子街道辦事處分出濱海街道的金牛山、致遠和萬都三個社區後的建新、五台子、華安、靶場、智慧、創新、水廠、和寧、鏡湖9個社區合併為鴻大、創新、華安和建新四個社區。7將原漁市街道辦事處的河濱、漁市、兩利、漁民、福利、西環、河口共七個社區及西市場辦事處撤銷後合併來的西市場、繁榮、振興共10個社區合併為西大廟、西市場、西環和渡口四個社區。8河北街道辦事處不變。至此,西市區轄7個街道,共21個社區。
2008年10月,西市區得勝街道辦事處在得勝路新興大街以南、得勝路以西成立新騰達社區;原騰達社區更名為紅運社區。得勝辦事處共轄發明、紅運、得勝和新騰達社區。
2012年,將原老邊區路南鎮大水塘村(約5.48平方千米,人口18000人)、原老邊區沿海街道(約9.76平方千米,人口22759人)和原營口市直轄的鹽田大部(約252平方千米)劃入西市區。西市區轄8個街道,調整後,西市區新增面積約267.24平方千米;新增人口約40759人。
現今,西市區(含營口沿海產業基地既沿海新區和營口高新區)轄8個街道:勝利街道清華街道得勝街道五台子街道漁市街道河北街道濱海街道沿海街道,31個社區(營口沿海新區籌建5個社區)、5個行政村和1個鹽場。[4]
五台子街道轄4個社區居委會:鴻大、建新、華安、創新。
漁市街道轄4個社區居委會:渡口、西環、西市場、西大廟。
得勝街道轄4個社區居委會:發明、新騰達、得勝、紅運。
清華街道轄4個社區居委會:清華、永強、向陽、通惠。
勝利街道轄3個社區居委會:遼河、立新、平安。
河北街道轄1個社區居委會:河北。
濱海街道轄3個社區居委會:金牛山、萬都、風光。
沿海街道轄3個社區居委會:紅旗、二道、白廟子,5個行政村蘭旗、黃旗、土城子、二道溝、三道溝和紅旗鹽場。現由營口沿海新區管委會代管。
營口沿海產業基地(營口沿海新區)籌建麗湖、明星、濱河、渤海、新湖五個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西市區位於營口市市區西部,地處遼東半島西北,渤海遼東灣東岸,遼河入海口處;介於東經122°07′22.31″~122°13′47.62″,北緯40°37′31.06″~40°42′31.22″之間;東起新華路、體育路與站前區接壤,西臨渤海遼東灣東岸,南至民興河與老邊區路南鎮大水塘村毗鄰,北跨遼河至營盤公路與遼東灣新區相連;總面積2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西市區地形北窄南寬,屬濱海平原,地形東窄西寬,平均海拔2.5米。

氣候

西市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特徵主要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氣候溫和,降水適中,光照充足,氣候條件優越。

自然資源

西市區地下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地上有大面積沿海灘涂、坑塘、草場和濕地。
近海有海洋生物100多種,魚、蝦、貝、藻等經濟生物及大量的海洋、濱岸和物種種類繁多,主要經濟品種有對蝦毛蝦海蜇,周邊海域還有一定面積的生物產卵、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海洋旅遊資源條件優越,較著名的濕地公園、西炮台公園資源各2處。

人口民族

人口

2015年末全區戶籍人口21.3萬人,常駐約24.6萬(兩個數據均包含後調整至西市區的沿海街道和大水塘村全部人口),自然人口出生率約4.64‰,人口自然增長率約0.59‰。

民族

截止2014年,西市區有漢族、滿族朝鮮族回族蒙古族錫伯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布依族維吾爾族、白族、哈尼族黎族等13個民族。其中回族和朝鮮族聚集人口較多,已形成聚居片區。區內有回民國小和朝鮮族高級中學等民族學校。

經濟概況

綜述

2015年,西市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3億元,年均增長12.2%,是2010年的1.8倍;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404億元,年均增長8.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3.95億元,其中:稅收收入3.68億元,年均增長2.4%,是2010年的1.1倍;非稅收入0.27億元,年均下降27%,是2010年的2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2億元,年均增長14.2%,是2010年的1.9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12元,年均增長12.8%,是2010年的1.83倍。

社會事業

社會保障

2015年,西市區實現實名制就業6200人,養老保險累計參保職工18239人,失業保險累計參保職工12900人;享受低保7214戶、12565人,共發放低保金4344.53萬元;實施各類救助、補貼資金總計1083萬元。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西市區在“全民健身與和諧營口同行”活動中,修建了啟文小區等9塊健身場地,面積約14000平方米,安裝健身器材120餘件。營口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文化藝術中心也坐落在西市區行政轄區內。
西市區是舊營口碼頭曲藝戲曲的聚集地,尤以西大廟、坑窪甸為著名,近代曾有很多曲藝名角來營口說書唱戲。2015年7月,西市區演出了由袁田、劉振波、韓相波、金玉、雷志成、安紫波、劉靖坤七名評書演員創作、改編和排演了一批反映抗日戰爭題材的曲藝作品。評書演員演出《許雲峰赴宴》、《橋頭鎮》、《肖飛買藥》、《智擒小野》、《“張作霖手黑“那段背後的故事》、《血戰李家坡》等抗戰題材的曲藝節目。至今在遼河老街內仍有泰順祥、藝合樓等茶樓在表演評書相聲大鼓快板等曲藝,是市民休閒的好去處。
2015年,成功開展西市區第九屆少兒藝術節系列大賽。區文化館被評為國家三級館,完成建設10個社區書屋。

教育事業

根據2016年6月官網信息顯示,西市區共有7所學校,12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5709人;33所幼稚園,在園幼兒2614人。還有一所教師進修學校和一所教輔機構。西市區共有在編教職工446人,專任教師410人。從年齡結構看,35歲以下的教師數為173人,占教職工總數的38.8%;具有專科及以上學歷的399人,占97.3%;榮獲市級(含市級)以上榮譽稱號的教師達805人次。

科技事業

截至2014年,西市區1戶企業申報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1戶企業引進海外研發團隊項目獲得省級立項,1戶企業獲省級研發中心,2戶企業晉升市級研發中心,4戶企業繼續享受省創新型企業專項資金,7戶企業的8種產品被評為省“專精特新”產品,10戶企業納入市企業技術創新重點項目計畫。
水上巴士水上巴士

醫療衛生

截至2015年,西市區新增設醫療機構3家,具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功能的醫療機構達35家。新農合以村為單位覆蓋率達100%,參合農業人口6691人,參合率超過99%。

交通運輸

西市區位於遼河出海口,是營口市區的發祥地,處於營口老港和鮁魚圈新港之間,與環渤海各城市有著天然的聯繫,交通發達。
遼河大橋位於濱海路,橫跨大遼河,全長4.44公里,連線著營口與北京。
遼河南北兩岸除冬季外有水上巴士擺渡。
營口蘭旗機場坐落在西市區行政區域內,是遼東灣地區的中心機場和樞紐。現已開通了至上海(浦東)、深圳、煙臺和哈爾濱的航線。

文化風俗

西市區是營口的發祥地,這裡孕育著河海文明,成為早期移民、宗教、民族的融合之地。形成了以“遼河老街”為核心的百年商業市井文化;以西大廟為核心的北方媽祖文化,以華安為核心的朝鮮族民俗文化及通惠門-雙廟子為核心的穆斯林民族文化的多元文化。

宗教

西市區宗教文化濃郁,營口市基督教會坐落在西市區,清真寺與清真東寺均已過百年歷史,其中清真東寺是清代著名回族愛國將領左寶貴興建的,西市區是營口地區最大的穆斯林聚集地。西大廟(既媽祖廟)於1726年在龍王廟的基礎上興建的,是漁民祈求平安的祈福地。

西市名人

近代回族愛國主義革命者-尹神武、我國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單田芳、大陸著名音樂製作人李傑均出生在西市區。

文物古蹟

西炮台遺址
西炮台遺址位於西市區遼河入海口東岸,距市中心3公里。始建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竣工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該炮台系用沙土、白灰、黃土灌漿夯築而成,整個建築包括炮台、護台壕溝、護台城牆、城門、影壁牆、蓄水池、水洞、吊橋、軍械庫和營房等。炮台共三座,一大二小,均方形,大炮台居中,台高6米,分三層,台頂四周加築矮牆,相互對稱。牆下周圍有八處暗炮眼,台東是一條長達62米,寬9一12米的登台坡道,與東面正門相對。南北距大炮台35米,各有小炮台一座,台東各設有一條長24米,寬4米的坡道;由此上下小炮台。炮台周圍是泥土夯築的圍牆,平面凸字形,全長1000餘米,存高5米。圍牆兩側附加沙土、白灰護坡。圍牆外8一12米是一周護台壕。在東側圍牆辟一大二小城門,大門居中。三城門外30米處,各有一影壁牆,皆夯土築成。1991年在對炮台進行清理工作中,發現了鐵炮、炮彈,洋槍子彈、鐵、石築牆夯具,青磚、柱礎、滴水、瓦當、瓷罐、瓷碗、瓷盤、瓷匙、鑾鈴等文物近百件和原來的房址遺蹟。
西炮台海防工程遺址西炮台海防工程遺址
遼河老街
遼河老街由營口市委、市政府於2008年開始實施保護性開發建設。遼河老城位於西市區遼河大街西段,全長1.3公里,整個街區占地面積20餘萬平方米。清雍正四年(1726年)營口修建天后行宮時,遼河老街就是客商雲集,店鋪林立的繁華街市。到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營口正式開港,成為近代東北最繁華的商貿中心和金融中心。遼河老街兩側存百餘年的近代建築31處。

夕陽海濱

營口主城區位於渤海遼東灣畔,海濱就位於西市區。這裡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個可觀夕陽映海的地級市。中國位於太平洋西岸,所以中國絕大多數的沿海城市都可觀海上日出。由於營口處於內海渤海東岸,“海上觀日落”成為營口特有的景觀。每日旁晚時分,可見夕陽墜海,景色十分秀美。2006年,營口高新區修建了海防堤工程,增加了景觀帶,供市民觀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