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機電職業技術學校

西安市機電職業技術學校

西安市機電職業技術學校,又名西安市第96中學,位於西安市蓮湖區西關正街南小巷16號,是隸屬於西安市蓮湖區教育局的一所公辦全日制工科類職業高中,主要開設有製冷空調、電子電器、電子技術、北大青鳥ACCP啟蒙星特色班、計算機套用四大骨幹專業。學校現有教學班16個,在校生1800餘人,教職工79人,黨員20人。近年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學校在專業建設、課程改革、教學改革、就業安置、招生等方面不斷進行新突破、取得新成績,有了新發展,社會影響不斷擴大,服務社會效能不斷增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安市機電職業技術學校
  • 別名:西安市第96中學
  • 地址:西安市蓮湖區西關正街南小巷16號
  • 性質:公辦全日制
專業設定,學校榮譽,學校思想,樹立導向 把握方向,加強建設 促進提升,豐富內涵 樹立豐碑,學校概況,師資力量,教學設施,學校特色,發展思路,學校地址,

專業設定

學校現開設製冷空調、電子電器、電子技術、計算機套用、計算機繪圖設計、會計電算化、韓語旅遊、物業管理等專業,其中製冷空調與電子電器專業被列為西安市骨幹專業。

學校榮譽

經過多年的努力,西安市機電職業技術學校先後獲得了一系列榮譽:1986年被評為蓮湖區職業教育先進集體,1988年被評為西安市一類職業學校,1989年被評為陝西省職業學校先進集體,1991年、1994年先後兩次被評為蓮湖區職業教育先進集體,2000年晉升為西安市重點職業學校,2003年被評為西安市職業教育示範單位,2005年被評為西安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西安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西安市文明校園,2006年被西安市政府命名為西安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學校思想

樹立導向 把握方向

和許多職校一樣,曾經走過一段職業教育的彎路,出現了教學內容不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培訓方法不符合學生實際,技能訓練沒有和企業接軌,辦學缺乏特色,教育缺少內涵,發展沒有自信等方面的問題。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學校領導班子率領全體教職工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全面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含義,牢固樹立學校科學發展的意識,邁出了更新教育理念的重要一步。大家深信只有方向正確,理念先進,才能使學校擺脫舊的辦學模式和教育目標,真正把職業教育辦學轉變到關注師生成長、關注學生就業、關注區域經濟、關注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上來。
在學習實踐活動的推動下,學校建立了一整套科學的、進取的辦學價值核心,為學校實踐科學發展觀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樹立了“特色發展職教,技能發展學生,成功成就教師”的發展理念。學校廣大教職工牢固樹立了“成長、成人、成功、成才”的以人為本的學生觀、“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教育觀、“以適應市場需要、以符合學生實際、追求教育實效”的教改觀;學生樹立了“今天我以機電為榮,明天機電以我為榮”、“愛心匯聚幸福家園,師生共建成長樂園”的榮譽觀;站起來能說,坐下來能寫,走出去能幹的“能說會寫善乾,一專多能”的成才觀。學校的辦學價值追求是科學發展觀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的具體體現。
在此次學習實踐活動中,領導班子清醒的認識到,學習實踐活動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最好時機。學校就辦學現狀和中長期發展規劃等方面的問題開展了廣泛的調研活動,問計於師生、問需於師生。學校分別召開各個層面的座談會,走訪活動,結合師生的意見和建議,形成了《學校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等七篇高質量的調研報告,進一步明確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一切為了學生,致力於服務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辦好企業歡迎、人民滿意的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辦學目標。最終確立了“特色專業立校、內涵發展強校、服務社會發展”的實踐載體,其中特色專業立校是方法,內涵發展強校是根本,服務社會發展是宗旨。

加強建設 促進提升

在學習實踐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他們深刻認識到,辦學特色建設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有力保證。學校要提升辦學水平,就必須打造自己獨特的專業特色、課程特色、教學特色。
在專業建設方面,把傳統專業做精,把精品專業做大,把優勢專業做強。依據市場需求完成專業的整合與改造。著力抓好學校製冷、電子、電工等傳統專業,以協辦企業為依託,打造西北地區的領軍品牌;著力抓好北大青鳥這一特色優勢專業,充分利用北大青鳥優質的教學資源對學校計算機專業進行整合,使之獲得更強的市場競爭力;繼續開設華宇國際計算機高級強化班,以解決部分高中畢業生的就學需求;與企業聯辦酒店、旅遊、物業等專業,逐步形成學校多樣、鮮明的專業特色。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組織黨員就動漫專業的開設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多方徵求意見後,學校計畫2010年起開設動漫專業。現正策劃校企結合,與三原企業聯辦動漫專業,把校企結合做精做實。
深入推進校內課程改革。以就業為導向,進一步調整校內各專業的課程設定及課時比例,根據就業的需求增加人文課程;突出技能和實操課程,增加實操課時。通過課程改革,使課程設定與學生的基本情況相適應,與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培養目標相適應,與社會和就業市場的需求相適應,形成學校的課程特色。
深入推進校內教學改革。以就業為導向開展各項教學活動;更新教學理念,將教學的重點切實轉移到實操訓練、職業技能的傳授上;全面使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實施教學,追求教學的藝術性和趣味性,追求最佳課堂教學效果,教就確保學生願意學、且能學會;改革評價機制與學業考評方式。探索實行學分制和項目化教學。通過教學改革逐步形成學校特色的教學風格。

豐富內涵 樹立豐碑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他們把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和貫徹落實中省市區的職業會議精神緊密結合起來,保持清醒頭腦,不斷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職業教育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學校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教育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辦學堅持以教師為中心,營造嚴謹、寬鬆、愉悅的學習和工作環境。抓好領導班子隊伍建設,為創建機電品牌樹立前進的旗幟;打造一流專業教師隊伍,為鑄就機電品牌堅實的基礎;精心培養、精心安置每位學生,樹立機電品牌的豐碑。
學校制訂了《西安市機電職業技術學校辦學層次提升總體實施方案》、《西安市機電職業技術學校精細化管理工程實施方案》、《西安市機電職業技術學校校企合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整改檔案,為學校今後的發展理清了思路。積極實施機電職校2009-2010年“1123工程”,即:探索一條“產學研”相結合的全新的發展思路;確保完成年度招進來和安置好這一項艱巨而光榮的政治任務;實施省級文明校園和省級示範職業高中兩個創建;做好辦學管理能力、教育教學質量、實習就業安置三個提升。

學校概況

西安市機電職業技術學校一所公辦全日制省級重點職業高中,位於西安市西關正街南小巷16號。在省、市、區三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年來學校投資1500多萬元改善辦學條件,建成擁有800台電腦、17個計算機房的國家級計算機實訓中心,國家ATA考試認證中心。
西安市機電職業技術學校
西安市機電職業技術學校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16個教學班,教職工96人,學生1600名。開設有製冷空調、電子電器、電子技術、動漫、北大青鳥ACCP啟蒙星特色班、計算機套用、會計電算化、旅遊服務、中藥製劑與行銷等十多個專業。其中,製冷空調專業系陝西省中等職業教育示範專業;電子電器、電子技術專業系西安市教育局重點扶持在建的市級精品專業,北大青鳥ACCP啟蒙星特色班系我校近年來主打的特色專業;動漫專業是我校與西安三元數碼軟體有限公司聯合開設的、訂單式培養緊缺的動漫人才的新興專業。

教學設施

學校建起了中央空調模擬、製冷制熱原理、變頻空調、電工技能、電工實訓考核、電工電子原理、電子技術實訓、電子測量、智慧型數字視聽多功能實驗室、電子裝配室、製冷維修車間等14個實驗實訓室、裝配室、維修室和實習車間,網管中心、有線電視網路建設到位,50套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施能夠滿足當前現代化教學需求。學校擁有現代化的教學大樓、學生餐廳、學生公寓、全塑膠運動場,硬體設施在西北地區同類中等職業學校中處於一流水平。學校確立“四精”校園文化理念,努力實現“校園精緻、專業精品、師資精湛、學技精良”的特色發展。
西安市機電職業技術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學習實踐能力、社會交流與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致力於培養社會急需的創新型、適應型、實用型中等專業技術人才。

學校特色

以校園文化做引領,構建學校的育人特色;以關愛和激勵做引領,構建學校的管理特色;
以實踐活動做引領,構建學校的德育特色;以課改與教改做引領,構建學校的教學特色;
以專業建設做引領,構建學校的發展特色;以就業與升學做引領,構建學校的辦學特色。

發展思路

西安市機電職業技術學校今後三年各專業要全面實現校企聯辦、委培生、訂單教學,形成36個以上教學班、1800人以上在校生的辦學規模,創建陝西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全面打造特色專業和品牌專業,以優質的就業安置促進辦學的良性循環,建立分校,逐步把我校的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做大做強。突出學校特色建設。以就業為導向,著力打造學校的專業特色、課程特色、教學特色。
廣泛開展市場調研,充分進行市場論證,以就業為導向,調整校內專業設定。以協辦企業為依託,著力把製冷空調、電子電器、電子技術三個專業真正打造成西北地區的精品、示範專業,社會的品牌專業;充分利用北大青鳥這一IT職業培訓領域的領軍品牌,改造、整合計算機套用、計算機繪圖設計、會計電算化三個專業,使之獲得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從而在市內獲得更多的招生分額,進一步擴大辦學規模;與企業聯辦印刷、酒店、旅遊、物業等專業,逐步形成學校多樣、鮮明的專業特色。
充分重視課程建設,加快步伐全面推動校內職高課程改革。廣泛深入課堂、深入校外、深入企業開展調研,充分進行可行性論證,以就業為導向,全面調整校內各專業的課程設定及課時比例。鼓勵教師自編教材,從生源實際出發,堅決刪除難度過大、理論性過強、實用性不大的課程;根據就業的需求增加人文課程;突出技能和實操課程,增加實操課時。通過課程改革,使課程設定與學生的基本情況相適應,與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培養目標相適應,與社會和就業市場的需求相適應,形成我校的課程特色。
充分重視教學質量,加大力度,全面推動校內教學改革,以就業為導向開展各項教學活動。更新教學理念,堅決打破重理論、輕實踐、不動手的傳統教學模式,將教學的重點轉移到實操訓練、職業技能的傳授上;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改革,從學生的就業需求出發制訂教學計畫、確立教學重點,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確立教學難點和教學進度;倡導使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實施教學,追求教學的藝術性和趣味性,追求最佳課堂教學效果,教就確保學生願意學、且能學會;改革評價機制與學業考評方式。公共課全面取消期中、期末考試,以過程考評為主,按等級登記學分;專業課考評以能力考察為主,期中、期末考試主要採取開卷方式。探索實行學分制和項目化教學。通過教學改革逐步形成學校特色的教學風格。

學校地址

西安市西關正街南小巷16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