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花楸

西南花楸

西南花楸(學名:Sorbus rehderiana Koehne)是灌木或小喬木,高3-8米;小枝粗壯,圓柱形,奇數羽狀複葉,葉片7-9 對,長圓形至長圓披針形。復傘房花序具密集的花朵,萼筒鐘狀萼片三角形,花瓣寬卵形或橢圓卵形,白色。果實卵形,粉紅色至深紅色,先端有宿存閉合萼片。花期6月,果期9月。普遍生於山地叢林中,海拔2600-4300米。分布於中國四川、雲南和西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南花楸
  • 學名:Sorbus rehderiana Koehne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薔薇目
  • 亞目薔薇亞目
  • 薔薇科
  • 亞科蘋果亞科
  • 花楸屬
  • 複葉組
  • 分布區域:四川、雲南、西藏、緬甸北部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近種區別,變種介紹,參考文獻,

形態特徵

植株
灌木或小喬木,高3-8米;小枝粗壯,圓柱形,暗灰褐色或暗紅褐色,具皮孔,無毛;冬芽長卵形,先端漸尖,外被數枚暗紅褐色鱗片,無毛或鱗片邊緣有銹褐色柔毛。
奇數羽狀複葉連葉柄共長10-15厘米,葉柄長1-2.5厘米;小葉片7-9 (10) 對,間隔1-1.5厘米,基部的小葉片稍小,長圓形至長圓披針形,長2.5-5厘米,寬1-1.5厘米,先端通常急尖或圓鈍,基部偏斜圓形或寬楔形,邊緣自近基部1/3以上有細銳鋸齒,齒尖內彎,每側鋸齒10-20,其餘部分全緣,幼時上下兩面均被稀疏柔毛,成長時脫落或僅下面沿中脈殘留少許柔毛;葉軸無毛或有少數柔毛,上面具淺溝;托葉近草質,披針形,花後脫落。
復傘房花序具密集的花朵,總花梗和花梗上均有稀疏銹褐色柔毛,成長時逐漸脫落,至果實成熟時幾無毛;花梗極短,長約1-2毫米;萼筒鐘狀,內外兩面均無毛;萼片三角形,先端圓鈍,外面無毛,內面微具銹褐色柔毛;花瓣寬卵形或橢圓卵形,長3-4 (5) 毫米,寬2.5-3.5毫米,先端圓鈍,白色,無毛;雄蕊20,稍短於花瓣;花柱5,稀4,幾與雄蕊等長或稍長,基部微具柔毛。
果實卵形,直徑6-8毫米,粉紅色至深紅色,先端有宿存閉合萼片。
花果期
花期6月,果期9月。

生長環境

普遍生於山地叢林中,海拔2600-4300米。

分布範圍

產自中國四川、雲南、西藏。緬甸北部也有記錄。

近種區別

西南花楸和印度、緬甸各地習見的美葉花楸(S. foliolosa (Wall.) Spach)很近似,區別僅在於後者葉軸與葉片下面具銹褐色短柔毛。因此下列西南花楸銹毛變種(S. rehderiana Koehne var. cupreonitens Hand. -Mazz. )與美葉花楸更為相似,或可作為美葉花楸的變種。這個事實說明雲南、四川等地植物分布和印度、緬甸等地的密切關係。

變種介紹

西南花楸銹毛變種
S. rehderiana Koehne var. cupreonitens Hand. -Mazz. in Anzeig. Akad. Wiss. Wien. Math. -Naturw. Kl. 62: 223. 1925. & Symb. Sin. 7: 469. 1933.
本變種在冬芽、葉軸、小葉片下面中脈和花序上均密被銹褐色柔毛。
產雲南、西藏。生於叢林內或林緣,海拔3000-4100米。
西南花楸巨齒變種
S. rehderiana Koehne var. grosseserrata Koehne in Sarg. Pl Wils. 1: 465. 1913.
本變種小葉片邊緣鋸齒深而粗大,數目也較多,果實帶白色,可以區別。
產四川西北部,海拔2600-3000米。

參考文獻

46. 西南花楸 苗德花楸(經濟植物手冊)
Sorbus rehderiana Koehne in Sarg. Pl. Wils. 1: 464. 1913; Marq. in Journ. Linn. Soc. Bot. 48: 176. 1929; Hand. -Mazz. Symb. Sin. 7: 468. 1933.——Pirus rehderiana Card. in Bull. Mus. Hist. Nat. Paris 24: 81. 1918. ——Pirus hypoglauca Card. in Lecomte, Not. Syst. 3: 349. 1918. ——Sorbus hypoglauca (Card.) Hand. -Mazz. Symb. Sin. 7: 468. 1933.
西南花楸(原變種) 圖版46:5-8
S. rehderiana Koehne var. rehderian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