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區信奉伊斯蘭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

西北地區信奉伊斯蘭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

《西北地區信奉伊斯蘭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是2017年中華書局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盛德。

基本介紹

  • 書名:西北地區信奉伊斯蘭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
  • 作者馬盛德
  • 出版社:中華書局有限公司
  • 出版時間:2017年6月
  • 頁數:161 頁
  • ISBN:978710112220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在中國甘、青、寧的撒拉族、回族聚居區和新疆地區的維吾爾族聚居區,在民間婚禮中,曾經活躍著三種婚俗性的民間舞蹈表演。然而,隨著歷史的推進,有的舞種經久不衰,有的舞種悄然消失。這是一個令人感興趣的舞蹈歷史現象。舞蹈歷史興衰的“謎底”是什麼?
本書以生活在中國西北地區的撒拉族、回族、維吾爾族婚禮中的民間舞蹈為研究對象,在大量*手調查資料、文獻資料的基礎上,試圖分析撒拉族的《堆依奧依納》、回族的《宴席舞》和維吾爾族的《納孜爾庫姆》這三種婚俗舞蹈各自興衰的過程。
由於這三種舞蹈分屬於信仰同一宗教而又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三個不同民族,因此本書主要借鑑比較研究和舞蹈生態學的研究方法,同時採取歸納法和邏輯法,對比性地、綜合地研究這三種婚俗民間舞蹈的異同,並試圖在對比性的研究工作中得出對課題的回答。本書認為,該課題的研究重點是把三種婚俗舞蹈放在它們所依存的民族族源、歷史發展背景、它們與伊斯蘭審美觀之間的關係、它們在民間婚俗中的禮儀作用等“生態”環境中,通過比較,找出歷史興衰的真正原因。
全書分成四個部分:
緒論,提出問題,並在展開研究和分析之前,回顧了前人對此課題的研究現狀,闡述了該課題的必要性和意義。
*章,從三種婚俗民間舞蹈之名稱流傳、播布區域、舞蹈表演內容、表演形式等方面介紹了撒拉族的《堆依奧依納》、回族的《宴席舞》、新疆維吾爾族的《納孜爾庫姆》的概況。
第二章,對比性地展開研究,著重從三種婚俗舞蹈所依存的民族歷史發展背景、它們與伊斯蘭教教義之間的關係、它們在婚禮中的禮儀作用、它們所受到的伊斯蘭教審美觀的影響、三種婚俗舞蹈興衰的自身原因等方面,分析了三者各自的異同,從而試圖揭示它們在歷史興衰過程中的真實狀態和各自發展的內在動因。
總結,簡要地論述了筆者對於該課題的總結性的認識。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在婚禮中起支撐作用的撒拉族《堆依奧依納》
一、撒拉族傳統婚俗習慣
二、《堆依奧依納》舞蹈名稱由來
三、舞蹈播布區域
四、表現形式
五、表現內容
六、服飾、道具
第二章 以婚禮宴席命名的回族《宴席舞》
一、回族傳統婚俗習慣
二、《宴席舞》舞蹈名稱由來
三、《宴席舞》的起源和流傳
四、舞蹈播布區域
五、表現內容
六、表現形式
七、舞蹈動作特徵
八、服飾
第三章 舞蹈與競技融為一體的維吾爾族婚俗舞蹈《納孜爾庫姆》
一、維吾爾族傳統婚俗習慣
二、舞蹈名稱由來
三、舞蹈播布區域
四、表現內容
五、表現形式
六、舞蹈動作特徵
七、道具、伴奏
第四章 三種婚俗舞蹈所依存的民族歷史背景與自然環境
一、民族遷徙與族源
二、民族歷史發展
三、自然環境
第五章 三種婚俗舞蹈所依存的伊斯蘭教宗教環境
一、伊斯蘭教在三個民族中的傳播
二、伊斯蘭教義的影響
三、伊斯蘭教派的影響
四、伊斯蘭教對美和藝術的基本態度
五、伊斯蘭文化中的偶像崇拜問題
第六章 三種婚俗舞蹈異同的比較
一、舞蹈內容的比較
二、舞蹈動作、造型的比較
三、舞蹈隊形構圖的比較
四、舞蹈與表演的關係比較
五、傳承方式和表演機制的比較
六、婚俗演變的比較
七、舞蹈現狀的比較
第七章 三種婚俗舞蹈興衰的原因分析
一、民族歷史因素
二、自然環境因素
三、宗教因素
四、舞蹈自身原因
結束語
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