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胸山鷓鴣

褐胸山鷓鴣

褐胸山鷓鴣(學名:Arborophila brunneopectus):雄鳥體長22厘米,體重310克;雌鳥體長23厘米,體重220-275克。前額皮黃白色,頭頂橄欖褐色。眼部的裸皮鮮紅色,有一條寬闊的皮黃白色眉紋一直延伸到頸的側部。上體亮橄欖褐色,具黑色橫斑。頦、頰、喉等皮黃白色或白色。胸和兩脅淡褐皮黃色,兩脅還具白色和黑色斑點。腹部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腿、腳淡紅色。

多見於平原和低山的常綠森林和竹林。食物包括堅硬種子和昆蟲等。繁殖期大約是5月份。壽命在20年左右。分布於中國、印度、緬甸、泰國、寮國、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等國。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身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等級,

形態特徵

褐胸山鷓鴣雌雄相似。前額皮黃色,頭頂橄欖褐色;每個羽毛尖端黑色,在頭頂形成黑色斑點,有時黑斑結合使整個頭頂變成黑色;枕部通常較頭頂更暗,一條寬闊的白色或皮黃色眉紋從前額開始沿眼上到枕部,然後沿頸側而彎向下,在頸部較淡;眼先和頸側黑色;兩頰和耳覆羽白色。背,腰和尾上覆羽亮橄欖色,具粗著的黑色橫斑;尾橄欖褐色,具黑色斑點;肩,翅覆羽和內側次級覆羽栗色,靠尖端處具棕色斑點;外側次級飛羽褐色,具黑色滴狀斑或橫斑,以及大的淡橄欖褐色橢圓形斑;初級飛羽褐色,具寬的棕色羽緣,往內逐漸變為變為栗色。頦、喉白色或皮黃白色;前額稀疏的被有黑色羽毛,在前頸形成黑色斑點;胸和兩脅淡褐皮黃色,具棕色羽緣和黑色基部;有時可看到兩脅具白色圓形斑點和黑色橫斑;腹幾白色,尾下覆羽淡皮黃色,具寬闊的黑色橫斑或斑點。
雌鳥喉部斑點較少,兩脅黑白斑點亦不甚明顯,其餘似雄鳥。
虹膜暗褐色,眼瞼和眼眶亮紅色,嘴黑褐色或黑色,腳粉紅色或淡紅色。
大小量度:體重♂220-275g,♀312-363g;體長220-297mm;嘴峰♂18-19mm,♀18-22mm;翅♂128-151mm,♀122-139mm;尾♂50mm,♀53mm;跗蹠♂41-mm,♀35-39mm。(註:♂雄性;♀雌性)

棲身環境

棲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常綠闊葉林中,也見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竹林與灌叢中,但比較喜歡常綠森林。

生活習性

褐胸山鷓鴣性情較為寧靜,也善於藏匿,一般難以發現。叫聲為單調的喉音,發展為一高一低的雙哨音ti-hu, ti-hu, ti-hu……音量音頻不變。配偶對唱時加上kew, kew, kew……的叫聲。主要以植物種子和果實為食,也吃直翅目、鞘翅目等昆蟲和螺類。

分布範圍

褐胸山鷓鴣在國外分布於有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寮國、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等國,中國見於雲南、貴州和廣西。
褐胸山鷓鴣分布圖褐胸山鷓鴣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4-6月份,營巢在海拔1500-4000米之間的山地森林中的林下地面上,利用地面天然凹坑或由雌鳥在地上刨一個小坑即成。巢周圍多有茂盛的灌叢或林下植物遮掩而不易發現,但有時也在林下植物較稀疏的地方營巢而不甚隱蔽。褐胸山鷓鴣每窩產卵約4枚,大小為36.8-37.6×28.4-28.5毫米。

亞種分化

褐胸山鷓鴣(3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褐胸山鷓鴣南越亞種
Arborophila brunneopectus albigula
Robinson & Kloss, 1919
2
褐胸山鷓鴣指名亞種
Arborophila brunneopectus brunneopectus
Blyth, 1855
3
褐胸山鷓鴣北越亞種
Arborophila brunneopectus henrici
Oustalet, 1896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在中國的分布區域窄狹,數量稀少,指名亞種2000年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為地方性留鳥,分布在雲南西南部、南部及廣西。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