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斑病莖腐病

褐斑病莖腐病

病原 玉蜀黍節壺菌Physoderma maydis Miyabe.,屬鞭毛菌亞門

分布 長江流域發病重。近年來華北夏玉米病情日漸嚴重。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褐斑病莖腐病
  • 英文名稱:Corn brown spot
  • 多發群體:葉片、葉鞘和莖上
  • 分布:長江流域
詳細資訊,防治方法,

詳細資訊

為害症狀:病斑主要發生在葉片、葉鞘和莖上,有時在果穗外苞葉和雄花上出現黃色長圓形到圓形的很小斑點,葉片上也出現橫帶狀症狀。病組織逐漸變成褐色到赤褐色,並癒合成大而不規則的斑塊;病組織細胞瓦解,並顯出膿皰狀突起,其中含有黃褐色到暗褐色的孢子囊。葉鞘受害的莖節,常在發病中心折斷。
病原物: 孢子橢圓形,一端扁平有蓋,萌發時蓋開啟,大小(22~45)微米×(18~30)微米,內有乳頭狀突起的無蓋排孢,釋放出遊動孢子。遊動孢子有單尾鞭毛,大小(5~7)微米×(3~4)微米。孢子囊長,薄壁,橢圓形。
侵染循環:病原以休眠孢子囊在病殘體上或土壤中越冬。春天產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先在玉米植株葉表面水滴中移動,並形成侵染絲,常於喇叭口期侵害玉米的幼嫩組織。在侵染後的16~20天進入葉肉組織或簿壁組織細胞里的菌絲形成膨大的營養結構。
發生因素:發病季節適溫高濕多雨的氣候條件、種植的玉米主要品種不抗病、玉米栽培密度過大和田間管理措施不合理等。
(1)環境:孢子囊萌發需要葉片上有水滴和相當高的溫度,一般最適溫度為。該病在高濕條件下發病重,利於病害流行。7~9月份氣溫高,濕度大,長時間降雨,易發病。高濕條件下,發病重。
(2)栽培:①玉米種植密度大,通風透光性能差,田間小氣候條件有利於玉米褐斑病發生為害。據調查玉米種植密度每260 000-67 500株的田塊褐斑病病株率一般在30%以上,而每245 000-52 500株的田塊病株率只有13%。另外玉米與大豆、棉花等作物間(混)套種的田塊通風透光強,發病較輕。②米種植後管理粗放,雨後田間排水不良,漬害嚴重造成田間濕度增大,有利病害侵染為害。玉米生長中期缺肥現象嚴重,沒有及時追施化肥,肥力條件較差,造成玉米生長衰弱,抗病性降低。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實行3年以上輪作。推廣旱播與配方施肥技術。合理密植,施足底肥,適當追肥,適時澆水,及時中耕除草等措施,均可促進玉米健壯生長,增強抗病能力,又能消滅寄主,減輕病害。收穫後徹底清除病殘體,及時深翻。
(2)藥劑防治:①用種子重量0.5%的34%衛福SC拌種。②玉米10~13葉期噴20%三唑酮EC 3 000倍液,或50%苯菌靈WP 1 500倍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