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斐《論語》講評

本書是裴斐先生生前在中央民族大學開設《論語》課的講稿,內容占《 論語》三分之一,計六篇另二十章,據內容擬有小標題,講評結合,有個性 、有感悟,參悟人生,娓娓道來,讀之如飲瓊漿、如飲甘露,可稱論語版的 “心靈雞湯”。書中配有論語內容圖繪,圖文互動,供廣大讀者,尤其適合 學生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裴斐《論語》講評
  •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 頁數:340頁
  • 開本:16, 0開
  • 定價:38.00
  • 作者:裴斐
  • 出版日期:2007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07291087, 9787807291084
  • 品牌:鳳凰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講評》是裴斐先生1993年9月至1994年1月在中央民族大學為中文系本科生、研究生開設專題課程的講稿,當時開課後反響巨大,教室人滿為患。如今10多年過去了,再讀講稿,如飲醇酒,愈陳愈香,講稿中充溢人生智慧,貫注著裴斐先生人生和治學經歷的哲思和感悟,發他人所未發,悟他人之未悟。儘管講稿只講評了《論語》六篇另二十章,正好是《論語》三分之一,但勝義迭見,精彩紛呈。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信然!

作者簡介

裴斐(1933—1997),中央民族大學中文系教授,原名裴家麟,四川省成都市人。195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留校任王瑤先生助教。1958年被打成“右派”,發配到建築隊幹了20餘年的泥瓦匠。1979年重返教學崗位。調到中央民族大學任教。先後出版著作有《李白十論》、 《詩緣情辨》、《看不透的人生》、 《文學原理》、 《李白研究資料彙編》(金元明清之部)等。

圖書目錄

前言
學而第一
一、人生兩件事
二、儒家仁道之根本
三、巧言令色好不好?
四、嚴於律己
五、當官須知
六、道德與文章
七、道德第一的偏頗與如何看待女性
八、自尊與謙遜
九、重喪祭是為了活人
十、儒家人格理想
十一、孝之一解
十二、儒家社會理想
十三、與人交要講原則
十四、物質與精神、言與行、學與問
十五、教學相長與精益求精
十六、知己與知人
為政第二
一、美好的空想
二、孔子重大失誤
三、王道與霸道
四、孔子晚年的自白
五、釋孝之一
六、釋孝之二
七、釋孝之三
八、釋孝之四
九、孔子喜歡內向型性格
十、知人不難
十一、溫故與知新的關係
十二、專與博的關係
十三、做了再說
十四、合而不從
十五、學與思的辯證關係
十六、關於排斥異端
十七、為學切忌不懂裝懂
十八、多聞多見與謹言慎行
十九、用人唯賢
二十、居上位者須以身作則
二十一、孔子自我解嘲
二十二、人無信則事無以成
二十三、承傳與變革
二十四、合情合理(禮與義)
八佾第三
一、對僭禮者怒斥
二、對僭禮者諷刺
三、禮樂與仁的關係
四、仁與禮之本
五、孔子感嘆周天子名存實亡
六、孔子維護君主制又一例
七、爭與讓
八、教學相長又一例
九、言而有徵,無徵不信
十、不欲觀之禮
十一、至仁至孝者可治天下
十二、孔子重祭祀但不相信鬼神之實在
十三、有求無媚
十四、溫故知新又一說
十五、敬謹以求實
十六、尚禮不尚力
十七、虛應故事也比蕩然無存好
十八、孔子感嘆世無知己
十九、維護君主制又一例
二十、中庸之為美
二十一、既往不咎
二十二、孔子貶管仲
二十三、孔子知音者
二十四、天涯何處無知己
二十五、孔子的審美理想
二十六、孔子又在發牢騷
里仁第四
一、擇鄰而居
二、安仁與利仁
三、好好,惡惡
四、志於仁則無惡行
五、君子須時時處處守仁不違
六、世無仁者的感慨
七、觀過亦可知其人品
八、生命不息,聞道不止
九、有志於道者不講究吃穿
十、無可無不可,但以義為從
十一、德治與刑治
十二、孔子對“利”之偏見
十三、禮主敬而以讓為實
十四、首先要有真才實學
十五、忠恕即仁
十六、重義輕利
十七、賢與不賢皆可為師
十八、敬而無違乃孝道之根本
十九、孝道箴言
二十、無標題_
二十一、孝子之至情
二十二、言不輕出,恐行之不及
二十三、以約自守則少失
二十四、強調慎言過了頭
二十五、孔子自嘆自勵之辭
二十六、諫而不數
公治長第五
一、孔子擇婿
二、孔子擇婿其二
三、君子必有良師益友
四、對子貢的評價
五、口才無關緊要,太會說話反而不好
六、為何弟子不聽話反而高興?
七、孔子欲浮海
八、當官的好找,仁人難覓
九、孔子偏愛顏淵
十、孔子發脾氣
十一、個人慾望與剛毅可得兼乎
十二、仁恕豈易
十三、孔子不言性與天道
十四、子路惟恐有聞
十五、不恥下問
十六、稱美子產
十七、稱美晏嬰
十八、孔子不信占卜
十九、就事論事與全面評價有別
二十、再思可矣
二十一、“愚不可及”乃夫子自道
二十二、孔子思歸
二十三、關於不念舊惡
二十四、枉即不直
二十五、做人要有節概
二十六、師生言志
二十七、孔子說話過頭
二十八、孔子以好學自詡
雍也第六
一、孔子極許冉雍
二、居敬而行簡
三、只有顏淵好學
四、周急不繼富
五、當與即與
六、犁牛之子不妨做犧牛
七、顏淵三月不違仁
八、孔子以弟子自傲
九、閔子騫有莊子之風
十、孔子與弟子訣別
十一、賢者安貧樂道
十二、不為與不能有別
十三、學有小大之分
十四、用人先看人品
十五、“不伐”談何容易
十六、深嘆世之但重佞與色
十七、怪嘆道之不行
十八、文質並重
十九、直與罔
二十、知不如好,好不如樂
二十一、中人分上下
二十二、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
二十三、智者動。仁者靜
二十四、魯須一變,齊須再變
二十五、嘆世風之不古
二十六、仁者不愚
二十七、博學不易,反約尤難
二十八、孔子發誓
二十九、中庸之德
三十、聖(博施濟眾)與仁(推己及人)
述而第七
一、述與作
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三、孔子四憂
四、閒暇中的孔子形容
五、孔子嘆老
六、分辨道、德、仁與藝
七、孔子收學生的條件
八、啟發式教育與舉一反三
九、弔喪食不甘味哭不復歌
十、行與藏,勇與謀
十一、孔子比顏淵有人情味
十二、孔子之所慎,敬而遠之
十三、孔子陶醉在音樂之中
十四、爭國與讓國
十五、孔子想當隱士
十六、孔子年將五十還想重新學起
十七、孔子講課用雅言
十八、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十九、孔子承認有天才但不以天才自居
二十、孔子反對力與亂,不信怪與神
小結
附錄:《論語》原文

後記

本期共講了六篇另二十章,正好是全部《論語》的三分之一。前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治不了天下能治一國也不錯,再不然就去當個省長、部長吧。這是玩笑話。我對當官的從不抱幻想,中國和世界的未來寄托在平民百姓身上。尤其是其中的知識分子。不是有了專業知識就叫知識分子,還必須對現實採取批判的態度,關心自己民族以至人類的命運。
孔子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知識分子。我開這門課。首先是想讓你們了解孔子之真貌。這個繼承三代文化,創立了儒家學派的歷史偉人,充滿智慧並且很有性格,但同時也是你我一樣的血肉之身,並非一貫正確的泥塑木雕。他很嚴肅,卻也有幽默詼諧的一面,時不時地要開點玩笑。他自律很嚴,為人處世很有修養,但也經常發牢騷,急了還會罵人,甚至賭咒發誓。他為實現理想鍥而不捨,“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但也有內心矛盾和動搖的時候。他標榜“中庸”,但他自己的性格卻顯得很有稜角。總之孔子也是個凡人,凡人都不是只有一面,只有一面那就成了概念;惟其有多面,方顯出其人情味,孔子是個很有人情味的人。其過人之處就在明智與好學;其不以天才自詡僅以好學自居便是最大的明智。
孔子學說,可以“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概言。今天看來極簡單,在當時可是需要極大的智慧和勇氣。因為,此前的中國文化,基本上屬於巫文化即同鬼神打交道的文化;“敬而遠之”即僅保存祭祀之禮,拒絕鬼神對“務民之義”即人間秩序的參與,這是對此前文化的根本改造。既不言鬼神,亦不言天堂與彼岸(自然也沒有相應的地獄),甚至根本不言死,這就杜絕了文化向宗教發展的可能性。在世界各民族的古代文化中,唯獨中國的儒家文化不是宗教,這真是一個奇蹟。
孔子學說本身,又可以一個“仁”字概括。仁者,親也,從人從二;二人相親即相愛。愛人如何愛法?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為忠;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為恕。忠與恕都叫做仁,都是推己及人。前面講過,基督教也講愛人,其所謂愛也是推己及人,並且也分忠與恕兩個方面(他們叫“黃金律”)。所不同者,儒家沒有上帝,沒有天堂,沒有地獄,而是以人自身的感情做基礎。 在宗族家長制社會裡,人們相愛從家庭開始,這是一種天然的感情。所以說,“孝弟者,其為仁之本與!”儒家仁學,正是家庭親情的擴大,即孟子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就注定了這種愛必有長幼尊卑之別,此亦與近代西方所講的平等之愛不同。以今觀之,“君君臣臣”要不得,“父父子子”還是要的,社會上的敬老尊賢還是要的。其實現代西方社會也有尊卑之分,那是以財產和權勢來劃分。中國之敬老尊賢則是一種感情。農村一個教書先生,窮得要死,逢年過節到有錢人家吃飯,必然坐上座。我的老師吳組緗先生,年輕時給馮玉祥當老師,每次上課坐在太師椅上,馮玉祥自己則坐在他跟前的矮板凳上。這就是尊師重道,也就是尊賢。這在西方是不可想像的。他們不懂這點。
愛既要分尊卑等級,“禮以辨異”,禮正是對愛的規範。幾年前在杭州開會,遇見幾個五十年代教過的老學生,吃飯時坐在一起,其中一個比我年紀還大,有人提出要給他祝賀六十大壽,他立即指我說:“先生還沒有過大壽,我怎敢!”這說明他懂禮,這禮是出於學生對老師的感情。如果他摟著我肩膀稱哥們,也是表達感情,那像什麼話?所以說感情也必須分等級。只分等級,冷冰凍的也不行,還需要彼此溝通,“樂以求同”,這便是音樂的作用。禮與樂都是實現仁的手段,也可以說是形式與內容的關係,“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只有形式沒有內容不行。康有為認為禮為小康,樂為大同;禮與樂都是為實現仁。用禮樂為手段實現仁道,這便是儒家的社會理想。
仁是一個思想體系,儒家學說的基本,主要是講社會倫理,包括許多具體方面。此外還有中庸,亦涉及社會倫理,但側重於思想方法,也自成體系。其要旨在居中守常,在穩定協調,這對塑造民族文化和性格亦有極大影響;孔子在涉及文與質、言與行以及在論述禮、樂和日常修養方面均表現出中庸的傾向,其合理性和消極的方面都已經談過。坦率地講,竊以為儒家思想精華在仁學;中庸思想從哲學上看自有其合理性,作為思想和行為規範實在是弊多利少。中國需要保存富有中庸色彩的傳統文化,但中國的未來寄托在敢於打破常規的狂狷之士身上。狂與狷,相反相成,“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子路》),有所不為,方能積極進取。歷來中庸多,狂狷少,而文化和社會的變革總是由狂狷者推動,包括張揚中庸之道的儒家學說的建立和發展。所以我鼓吹狂狷品格。過去在文學研究中鼓吹,現在是全面鼓吹。這並非反儒,在我眼裡孔子自己就是個狂狷之士,我自以為比歷來研究孔子的人都更了解孔子。
孔子學說千頭萬緒,以上所說仁與中庸無疑是其體系的核心,從你們已學的三分之一中就能得出這樣的結論。
再說說開這門課的用心,也是對你們的希望。
我在第一堂課曾說過,二十世紀自然科學突飛猛進,人文科學卻乏善可述,遠不如十九世紀。科學的進步,生產力的提高。物質生活的豐富,反而帶來精神的貧乏以至道德的墮落,因此又出現類似莊子與盧梭的“回歸自然”的呼聲。我對人類文明的進程始終是充滿信心的,甚至相信當地球毀滅之前人類必將遷徙到別的天體,“地球僅是人類文明的搖籃”。然則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人類是需要好好研究一下自己了!以余觀之人文科學非有一個大發展不可,而發展必以復古為起點,這是個規律,中外皆如此;西方二十世紀的“主義”多如牛毛,沒有一個能與以前的經典學說相比,就因為都不是以復古為前提。而復古,自然是復東方之古。這已是當前許多學者的共識。無論如何,中國儒家文化將成為眾目關注的中心,因為這是唯一非宗教的古代文化(道家文化也不是宗教文化),真正的人文文化。當然,復古只是起點,目的還在發展,在這過程中必須融入別的文化,尤其是啟蒙運動以後的西方先進文化。
在座諸位都將成為二十一世紀之中堅,但願其中有人能參與人文文化復興,最好再出現一個或幾個大家。無論你做什麼工作,即便不參與,也會看到人文文化的復興。到那時,如果你還記得這門《論語》課,將對你有所助益,並激發起進一步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
(整理者:藍旭)

序言

做學問也須有競爭意識與冒險精神。
古往今來講《論語》的人那么多,我現在決定開這門課,就是要和他們競爭,如不能超過前人,也要表現出自己的思想風格和時代特色。附帶說一句:我很同意西方詮釋學的一個基本觀點,即肯定詮釋者主觀投入之必然性與必要性,認為這正是學術發展的前提。
至於說冒險,是因為有許多心裡話要講。契訶夫曾對高爾基說,他對女人的真實看法,要等到一隻腳踏進棺材時才說;好像尼采也說過類似的話。講講女人都得冒險,何況談論整個社會人生!現在雖然年方六十。但又抽菸又喝酒,正大踏步走向火葬場,所以非抓緊時間說真話不可。再說,這很可能是我在本校最後一次講大課,成敗難卜,由此觀之也是一種冒險。
以上所說近乎玩笑,不必當真。下邊轉入正題。
人之區別於動物,就在有文化。
大率而言,文化分兩類:一為研究自然,叫做自然科學;一為研究人自身,叫做人文科學。當然,這兩類文化在發展中是相互影響(促進或制約),並且還有彼此滲透的情況,所以我前邊用了“大率而言”這個限制語。至於二者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人文為本,自然為用;這道理很簡單,因為二者的主體都是人,即都是要人去研究,並且是為了人。
從歷史上看,中國人兩類文化都很發達。但近代自然科學落後了,大大落後了;其原因這裡不去講,這個事實是大家都承認的。那么人文科學如何呢?有人說好極了,有人說壞透了,已經爭論了快一百年,現在仍在爭論。兩種論調都有道理,又都是片面的。針對“好極了”的論調我說“壞透了”,針對“壞透了”的論調我說“好極了”。
現在令人擔憂的不是說好說壞,而是越來越多的人對於自己民族文化傳統根本不了解。自然科學是沒有國界的,所謂民族文化就是指人文科學。你們都是大學生、研究生。而且是專攻人文的,請捫心自問:對中國的文、史、哲——具體講就是經、史、子、集——究竟知道多少?按理每個人都應該是自己民族文化的載體,就是說,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念、倫理道德觀念、思維方式以至日常言行舉止,都應具有民族的特色。可是從現在年輕人身上很難看出這種特色。最近接到一個從美國回來的年輕人的電話,講的是漢語,可滿口“哼哼、yes、ok”,你要說“嗯、對、好”豈不省事些?說話腔調也怪裡怪氣,好像外國人學漢語,其實他就是北京長大的孩子。我不知他英語學得怎樣?如果英語也講不好。那就真成了莊子所說那個到邯鄲學步的壽陵人了。這種人在學術界也有,剛學了點洋理論的皮毛,就用來嚇唬自己的同胞。我並不反對借鑑西方理論,正如魯迅所說吃牛肉可以強壯身體;可是現在有不少人,剛吃了幾口牛肉就在那裡學牛叫。至於社會道德之敗壞,那更是怵心劌目!做人總得有個原則,現在的一些人是什麼原則都不講,或者口頭上講得冠冕堂皇,實行的則是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唯利是圖:一個禮義之邦,現在社會有些人人心都變得寡廉鮮恥。難怪有人提出要振興國學, “興滅繼絕”;也有人驚呼“人心不古”。主張恢復儒家傳統。這是一種復古思潮,是對“五四”時期“打倒孔家店”的反動。我很同情,但並不完全贊成。
自然科學是為發展物質文明,人文科學是為發展精神文明。物質文明無國界,可以全盤西化(實際我們在許多方面早已如此),精神文明則必須保持和發揚自己的傳統。如果精神文明也西化,那就丟掉自己做中國人的根本,成了外國人。這種主張,豈不和晚清洋務派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一樣?不一樣。我說的保持和發揚,並非原封不動地繼承。以某觀之,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既有舉世無匹的極好的東西,也有長期阻礙社會進一步發展(包括自然科學)的極壞的東西;要保持和發揚,必須用現代的觀點重新加以認識,所謂現代觀點也包含對西方的借鑑。
從來的復古,其實都是革新;中國、西方均如此。不過最好還是叫復興。我主張在經濟上實行改革開放的同時,在文化上也來一次復興運動,其基本內容就是重新認識我們民族的文化傳統。[溫故而知新,溫故目的是知新,面向現代和未來。]
認識中國文化傳統要從儒家開始,認識儒家要從孔子開始,認識孔子則須從《論語》開始。
《論語》是部什麼書?我說是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部奇書。
《論語》是語錄體,以記言為主(也記行);“論”通倫,倫次即編次之意。這是一本由孔門弟子(包括再傳弟子)記錄編訂的孔子言行錄,其中也有弟子的言行。孔子一輩子沒寫過書。《春秋》原出魯國史官記錄,可能經過孔子整理但並非他撰寫;即便是他撰寫,要沒有三《傳》就根本無法看懂,而三《傳》(尤其是《左傳》)中究竟有多少孔子的意思。只有天知道。再,孔子“五十學《易》”是事實,“作十翼”之載絕對不可信。孔子思想及言行均見於他人記載,先秦典籍如《左傳》、《禮記》以至《莊子》中都有;而最全面亦最可信的記載,則無疑是《論語》一書。由門弟子記錄先師言行的書並不罕見,例如古希臘蘇格拉底和中國的墨翟、孟軻也都沒留下著作,其言行亦見於門弟子撰述;再如我國佛教禪宗的各種語錄,以及《二程遺書》、《朱子語類》等等,亦屬此類。但所有上述這些書,或以理論命題分門別類。或以紀事本末各自成篇,要之均有不同程度的系統性與完整性。而《論語》二十篇,篇與篇之間既無聯繫,亦無法從內容或時序上加以區別,一篇之中往往三言兩語闡明一個觀點,接著就轉入另一命題,而同一範疇的命題又散見於各篇。《論語》是部奇書,奇就奇在這種“有頭無尾,得後遺前”的天女散花般的寫法;奇之又奇的是,如此雜亂無章,總共12700字,竟能表達一個涉及哲學、倫理、政治、歷史、教育、文學、音樂……的完整的思想體系,並從而充分顯示出孔子的智慧和性格,從中也能看出其若干弟子的性格。
台灣學者南懷瑾,認為《論語》每篇都有箇中心,並且彼此間有聯繫,合起來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論語別裁》),這是不對的。少數幾篇確有中心內容(《鄉黨》尤明顯),但絕非篇篇如此。總的看來是雜亂無章,且時有重複,此正說明它保存著孔門弟子的原始記錄,編訂者縱有改易亦不大。當初孔門弟子恐怕並沒想到要寫書,只是出於難以忘懷和情不自已,要把關於先師的記憶告訴別人或記錄下來,因而終於寫下的往往是孔子言行中最精彩最重要的片斷:這正是造成《論語》特色及成就的根本原因。
《論語》無愧為儒家聖經,也是人類文化史上一大奇蹟。
我開的這門課,題為《論語講評》,一是講,再是評。
講解是為把原義搞清楚,這方面主要參照前人及時賢註解,亦時以己意出之。前人關於《論語》的著作上千家,我只參考三種最重要的注本,即《論語註疏》(何晏集解、邢■疏)、朱熹《論語集注》、劉寶楠《論語正義》;近代及今人的注本,則參考康有為《論語註解》、錢穆《論語新解》、楊伯峻《論語譯註》。雖僅六種,實際包括多家,這足夠了。各家分歧之處,或擇善而從,或兩存,一般不說明出處(重要地方也得說明);出於己見則必說明。字、句解釋多從舊注,章節串講多出於己見。無論字句解釋或章節串講,均力求合乎文本原義,實際做到什麼程度那又是另一回事。篇章之劃分,在《論語註疏》中即已固定下來,後世注本有極小差異,本講悉依古本。
評論則完全是從現代觀點出發,既有古今比較,也有中西比較,並且免不了借題發揮。這方面倒是受了南懷瑾啟發,不過我的見解自以為比他高明。他只說“好極了”,我還要說“壞透了”。不是說孔子本人壞,他在他那個時代一點也不壞;而是說他的有些觀點在我們今天看起來壞,非常壞。指出孔子的壞,正是為了繼承這位文化偉人,使其學說在今天繼續發揮作用。
講與評,有時很難分;講中有評,評中有講。
開這門課的目的、方法都講了,也簡單介紹了《論語》是部什麼書。 再談談對同學們的要求。首先要求背,一定要背。《論語》這樣的書,要不能背,學了也白學。但不要求全背,比如《鄉黨》篇就不用背,別的篇章也用不著全背:凡須背的將在每次課結束時指出。再是要求在弄懂文本原義的基礎上,經過深入思考加以批判地繼承,並且身體力行。君子之學是身心之學,小人之學才是耳口之學。
這門課決非單純傳授知識,主要是希望有助於你們學會做人,做個堂堂正正的現代中國人。這裡邊包含幾層意思:首先是做人。做人就得有做人的原則,即為人之道,為人之道就是人生哲學,《論語》講的就是這個。再是要做箇中國人,要講中國人的為人之道。至於堂堂正正,那是形容詞,可以做各種解釋。我這裡主要是強調做人要有自尊心,這正是當前社會生活中普遍缺乏的。沒有自尊,為人之道就無從談起。還要補充一點——“現代”。完全像古人一樣不行。對產生於兩千五百年前的東西畢竟不能全學,必須做出新的詮釋或加以修正、補充,從而形成新的中國人的為人之道。
我這個話還有些言外意。就是“有助於”“做個堂堂正正的現代中國人”,不是說學了《論語》以後就能做到,還要學很多別的東西。就拿儒家的著作來說,《論語》很重要,認識孔子首先要讀《論語》,但還需要學很多其他的著作。比如《孟子》應該學,孟子在很多方面比孔子有所發展。以至到董仲舒的“天人感應”、魏晉玄學的“言意之辨”,一直到程朱的理學,明代的陸王心學,都是屬於儒家這一大的範圍。孔子的學術,特別是《論語》裡邊,主要是講為人之道。當然這為人之道很概括,很寬,包括“修、齊、治、平”,但他講的都是現實人生,不太講形而上的東西,所以有人認為中國沒有哲學。實際上中國有哲學,儒家也有哲學。《周易》就是哲學,到董仲舒,到理學,到心學……中國的形而上的東西也很多,而且比西方的更豐富,更深刻。這些東西都需要學。還有別的,比如老莊、禪宗,中國文化傳統不止是儒家(當然儒家是一個主體,最重要的)。所以說學習《論語》只是一個開始。
還有一點言外意——我強調儒家的文化傳統,但是不希望你們成為新儒家。現在新儒家的思想很盛行。新儒家的第一代應該說是在五四時期。正當陳獨秀、魯迅、錢玄同、劉半農、胡適要“打倒孔家店”,提倡新文化的時候,就有新儒家的出現。那時候梁漱溟就在北大開孔子課,後來又開佛學課。所以新儒家第一代差不多是在五四時期。代表人物是梁漱溟、熊十力。錢穆也是這個時期,稍晚一點。第一代的特點:他們這幾位都是同時研究佛學。梁漱溟最後表示:“我的歸宿不是儒,是佛。”他們都是把佛家的東西揉進儒家的東西,所以形而上的東西比較多。錢穆少一些,梁漱溟和熊十力多一些。第二代,以牟宗三、唐君毅、徐復觀、張君勱為代表。他們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曾發表了一個宣言性的東西:《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主要是要返本——以儒家文化為根本,而又融進了一些西方的東西。五四時期不是提倡“德先生”和“賽先生”嗎?他們說“德先生”和“賽先生”儒家思想就有,不過沒有被發現,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發展起來而已。這是代表新儒家極盛時期的第二代。那個時候大陸沒有,因為在大陸沒人敢公開主張恢復儒家的傳統。現在進入第三代了。第三代好像沒有跟他們地位相當的這樣一批人,但是人還是不少,海峽兩岸都有。對於新儒家的評價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我不是一概抹殺,但是我不主張簡單地返本。學習儒家的文化,還有別的文化(剛才講了,包括道家、禪宗,都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都要“溫故而知新”。“溫故”的目的主要是“知新”,要發展出新的東西來。我不主張現在歸宗於哪一派、哪一家的學說,總的來說民族文化應該很好地繼承,但重要的是要有新的思想、新的理論。簡單說起來,我主張中國要出現新的思想家。這新的思想家首先要是全面地繼承自己的民族文化,這是一個根本;要借鑑西方,這是第二;第三,更重要的一點,要從自己的時代感受出發。新儒家學派我不同意他們的,主要是他們缺乏這樣一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