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肝柏子仁丸《太平聖惠方》

補肝柏子仁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三。具有溫陽補肝,行氣消滯之功效。主治①《聖惠》:肝虛寒,面色青黃,胸脅脹滿,筋脈不利,背膊酸疼,羸瘦無力。②《聖濟總錄》:肝虛寒筋急,腹滿?脹。

基本介紹

  • 名稱:補肝柏子仁丸《太平聖惠方》
  • 別名:柏子仁丸(《聖濟總錄》卷四十二)
  •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三
  • 功用:溫陽補肝,行氣消滯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使用注意,方論選錄,

組成

柏子仁一兩(30g),黃芪(銼)一兩(30g),白茯苓一兩(30g),楮實一兩(30g),覆盆子一兩(30g),五味子一兩(30g),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30g),石斛(去根)一兩(30g),酸棗仁(微炒)一兩(30g),鹿茸(去毛,塗酥炙令黃)一兩(30g),桂心一兩(30g),白朮一兩(30g),沉香一兩(30g),枳實(麩炒令黃)一兩(30g),熟乾地黃一兩(30g)。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

功用

溫陽補肝,行氣消滯。

主治

①《聖惠》:肝虛寒,面色青黃,胸脅脹滿,筋脈不利,背膊痍疼,羸瘦無力。②《聖濟總錄》:肝虛寒筋急,腹滿?脹。

使用注意

忌生冷、油膩。

方論選錄

《醫方類聚》:“治肝虛寒,畫色青黃,胸脅脹滿,筋脈不利,背膊酸疼,羸瘦無力,補肝柏於仁丸方:柏子仁一兩,黃耆一兩,銼,白茯苓一兩,楮實一兩,覆盆子一兩,五味子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石斛一兩,去根,酸棗仁一兩,微炒,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令黃,桂心一兩,白朮一兩,沉香一兩,枳實一兩,麩炒令黃,熟乾地黃一兩。右件藥,搗細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溫酒下,空心及晚食前服。忌生冷油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