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元倫文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文庫

學術事業的發展有如長江大河,前浪後浪,滔滔不絕,又如薪火傳承,代代相繼,光焰愈盛。後人做學問,總要了解前人已經做過的工作,繼承前人的成就和經驗,在此基礎上繼續前進。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集中了我院幾十個學科的幾十名資深專家,他們在相關學科都有幾十年的研究經歷,大都在各自領域內卓有建樹。現在出版的文庫,由每位專家自選學術生涯中的代表作,結集面世,既可以顯示他們孜孜矻矻辛勤走過的學術道路,又可以從中看出幾十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各個領域的部分成就和發展,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本書作者著述總共有三四百萬字,這本文集收錄了其中的大約十分之一。考慮到時代感和可能的讀者對象,我刻意選出了目次不多,但學術性較強的六篇文字,一律按照首發稿樣刊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裘元倫文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文庫
  •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 頁數:476頁
  • ISBN:7532617785
  • 品牌:上海辭書出版社
  • 作者:裘元倫
  • 出版日期:2005年5月1日
  • 開本:32開
  • 定價:60.0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作者生平著作的大約十分之一。因其考慮到時代感和可能的讀者對象,作者刻意選出了目次不多,但學術性較強的六篇文字,作者作為中國歐洲學會會長,近20年來完成了總共大約300萬字的寫作,其對中國的史學研究事業的貢獻及作用是相當驚人的,極具可讀性

作者簡介

裘元倫,中共黨員,1938年出生在浙江慈谿。
1950—1956年在浙江省餘姚第二中學(原慈谿中學)就讀,並獲高中畢業證書。
1956一1960年在上海社會科學院(由上海財經學院等合併而成)貿易經濟系就讀,並獲大學本科畢業文憑。
1960—1964年在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工作。
1964~1977年在中國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工作。
1977—1993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工作。
其中,1981一1982年在中國駐波恩大使館工作。
1986一1987年在德國基爾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工作。
1988一1993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
1993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工作。
其中,1993~2000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歐洲學會會長。

圖書目錄

我只擁有勤奮——代自序/1
穩定發展的聯邦德國經濟/1
第一章維護制度條件/12
第二章創造基礎條件/75
第三章校正經濟過程日常運轉條件/112
第四章穩定社會條件/200
歐元啟動一——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的大事件/239
一、歐元啟動及其含義/239
二、歐元與美元和國際貨幣體系/258
三、歐元與亞歐、中歐關係/276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國家利益/288
一、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新質量/289
二、經濟全球化的局限性/305
三、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國家利益/316
歐洲前途繫於聯合與改革——從全球化、一體化、現代化三個視角考察/334
一、歐洲聯合與歐洲改革:“歐洲車”應對全球化的兩個輪子/335
二、歐洲聯合與歐洲改革:“歐洲建設”的兩塊基石/352
三、歐洲聯合與歐洲改革:推動“舊大陸”革新即走向
新現代化的有力因素/362
歐盟經濟的現狀與未來/381
一、歐盟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局限性/381
二、歐盟經濟相對不振的主要表現及其原因/394
三、歐洲經濟的未來主要取決於改革的成功程度/408
中歐關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429
一、序言/429
二、中歐關係發展的簡要歷史回顧及其基本特點/432
三、中歐關係發展的現狀及其主要問題/447
四、中歐關係未來發展的兩項關鍵因素/465
主要著作目錄/475

文摘

書摘
題已經爭論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由於問題本身變動不止,因而也就始終得不到最後解決。然而,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在某一特定時期內,總還是能找到一種適合自己國情的相對較好的解決辦法。在這類帶有根本意義的問題上,聯邦德國都有其自己的答案,有其自己一套理論和方法,既不同於凱恩斯主義,又有別於古典經濟學,也不簡單地等同於新自由主義。聯邦德國已經奉行了將近40年的,是著名的“社會市場經濟”(社會市場經濟的根本特點在於給市場經濟冠以“社會”二字,這決不只是用詞各異問題,而是牽涉到若干重要的內容差別)。雖然這一術語是聯邦德國經濟學家A·繆勒一阿爾馬克第一個使用的,但艾哈德卻真正稱得上是聯邦德國現行社會市場經濟的主要奠基者(由他主持的1948年貨幣改革是奠基石)和長期執行人(1948—1966年間他擔任聯邦德國經濟部長和總理)。因此,研究聯邦德國巨觀經濟管理的理論和實踐,從簡要分析艾哈德社會市場經濟理論的主要內容和特點入手,並以此作為本書的前言,看來是相宜的。
艾哈德社會市場經濟理論有五個特點,即多元性、實用性、開放性、連貫性和系統性。
1.多元性
研究聯邦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首先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即使是聯邦德國的經濟學家,他們對社會市場經濟內涵的理解和定義的表述往往也因人而異。例如,繆勒一阿爾馬克認為,社會市場經濟乃是“一種秩序政策思想,其目標是,在競爭經濟的基礎上,把自由主動精神同正是通過市場經濟成就得到保證的社會進步結合起來”。①在1949年基督教民主聯盟一基督教社會聯盟於杜塞道夫通過的指導原則中的闡述是:“社會市場經濟是與社會相關聯的工商經濟的法典,本著這一法典精神,自由的和頗有作為的人的創造成就,最大限度地滿足了所有人對經濟利益和社會公正的要P2求。”②聯邦卡特爾局局長卡特教授等人則指出,社會市場經濟是第三條道路,是介乎資本主義經濟與社會主義計畫經濟之間的第三條道路。漢堡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古托夫斯基教授卻說他不認為這是第三條道路,而是對過去(傳統的自由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改善。③至於艾哈德本人,則把社會市場經濟歸結為“自由+秩序”。他寫道:“社會市場經濟建立在自由和秩序原則的基礎上,它們結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因為,自由不可能存在於那些沒有穩定秩序的地方,在那裡,自由有墮入混亂的危險;而秩序也不可能存在於那些沒有自由的地方,在那裡,秩序很容易導致殘暴的強制”。④儘管對聯邦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的說法有如此這般的差異,但是,在根本問題上他們都還是一致的。這些根本之點,在艾哈德的社會市場經濟理論中得到了明確的反映,構成了他的理論的核心內容,這主要包括:經濟自由,社會公正和社會安全,經濟政策的具體目標以及達標工具,社會市場經濟是一種含意廣泛的經濟和社會制度,等等。僅僅從剛才所列舉的幾項主要內容中,我們就已經可以作出初步判斷:艾哈德的社會市場經濟理論,它植根於古典經濟學,直接的理論來源則主要是聯邦德國弗賴堡學派的新自由主義,同時它還從基督教社會學說中吸取了“營養”,最後,它也並不完全排斥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國家干涉主義的某些思想。因此,完全有根據說,艾哈德的社會市場經濟理論來源是多元的。
艾哈德本人是弗賴堡學派的一員。他的社會市場經濟理論雖然不同於老自由主義,也不完全等同於新自由主義,但在思想脈絡上畢竟無疑是屬於自由主義的。所有的自由主義學說——從魁奈的重農學派到歐根的新自由主義,同艾哈德的社會市場經濟理論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的學說都不只是局限於經濟理論和實踐的範圍,而且還描述了一幅全面的社會和經濟圖像,並力圖使之成為現實。他們的思路之所以如此,這是因為,作為這些學說的基P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