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蹄褐層孔菌

裂蹄褐層孔菌

自然野生菌類,子實體無柄,菌蓋半圓形,扁半球形至馬蹄形,3-20cm×4-17cm,厚1.5-10cm,木質,表面灰色,暗褐色或黑色,有同心紋和環棱,初期有細絨毛,後變光滑和龜裂,硬而木質化, 邊緣銳或鈍其下側無子實層。菌肉有同心環紋,黃褐色;菌管多層,色與菌肉相同,每層厚0.5-3cm。管口同色,圓形,每毫米4-6個。孢子黃褐色,光滑,近球形,光滑。分布於雲南,四川,貴州,山西,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等省。具有益氣、補心身、補血、治疳積等藥用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裂蹄褐層孔菌
  • 拉丁名:Pyropolyporus rimosus
  • 瀕危等級:無危
  • 可信度:3級可信度
基本信息,識別特徵,生物現狀,

基本信息

拉丁名:Pyropolyporus rimosus
英文名:
其它名:裂蹄層孔菌
分類地位:菌物界 > 擔子菌門 > 異擔子菌綱 > 非褶菌目 > 多孔菌科 > 褐層孔菌屬
保護級別:未列入
瀕危等級:無危
可信度:3級可信度
野生馴化:野生
水生陸生:陸生
重慶特有種:
重慶模式種:
產地:
引進來源:
引進時間:
市外分布:雲南,四川,貴州,山西,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
特有地區:

識別特徵

子實體無柄,菌蓋半圓形,扁半球形至馬蹄形,3-20cm×4-17cm,厚1.5-10cm,木質,表面灰色,暗褐色或黑色,有同心紋和環棱,初期有細絨毛,後變光滑和龜裂,硬而木質化, 邊緣銳或鈍其下側無子實層。菌肉有同心環紋,黃褐色;菌管多層,色與菌肉相同,每層厚0.5-3cm。管口同色,圓形,每毫米4-6個。孢子黃褐色,光滑,近球形,光滑。

生物現狀

保護及保存現狀:
自然野生
主要用途和價值:
藥用:益氣、補心身、補血、治疳積。
開發利用現狀:
野生未開發利用
保護建議:
不詳
遺傳多樣性:
不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