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走的一代

被偷走的一代

“被偷走的一代”是澳大利亞歷史上一群充滿悲劇色彩的人,是20世紀初澳政府推行的“白澳政策”的犧牲品。從1910到1970年,全澳大利亞有近10萬名土著兒童被政府從家人身邊強行帶走,這些人後來被稱為“被偷走的一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被偷走的一代
  • 地點:澳大利亞
  • 性質:一群充滿悲劇色彩的人
  • 時間:20世紀初
概念解析,引發關注,暢銷書,故事主人公,年幼生活,影片結局,政府道歉,通過宣言,相關介紹,

概念解析

“被偷走的一代”是澳大利亞歷史上一群充滿悲劇色彩的人,是20世紀初澳政府推行的“白澳政策”的犧牲品。澳大利亞政府為了對土著實施同化政策,在1910年,澳大利亞通過一項政策,以改善土著兒童生活為由,規定當局可以隨意從土著家庭中帶走混血土著兒童,把他們集中在保育所等處,接受白人文化教育。他們稍大一點被送到女童和男童收養營;另一些膚色較淺的孩子則被送到白人家中收養。
有人權和機會均等委員會的工作人員曾在長達11個月的時間裡,訪問了500多位屬於“被偷走的一代”的土著受害者。他們指出,土著兒童在收養營里生活在非人的條件下,且經常受到性騷擾。這項政策直到1970年才被廢除。
從1910到1970年,全澳大利亞有近10萬名土著兒童被政府從家人身邊強行帶走,這些人後來被稱為“被偷走的一代”。

引發關注

暢銷書

1997年,一本暢銷書的出現,讓人們開始重新關注這段歷史。
澳大利亞女作家多莉絲·皮爾金頓·加利梅拉(Doris Pilkington Garimara)在1996年完成了著作《防兔籬笆》,此書一面世,就在澳大利亞引起轟動,6年後,由這本書改編的同名電影,在各大電影節上獲得好評無數(註:電影中文譯名為《末路小狂花》)。

故事主人公

故事主人公的原型正是多莉絲的母親,莫莉·克雷格。
莫莉·克雷格: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關於我的妹妹戴西,表妹格雷西和我小時候的故事。那時,我們的族群,吉嘎龍部落,生活在沙漠裡。
一條長長的籬笆穿過莫莉生活的吉嘎龍部落,那是政府為了防止野兔破壞農作物所築起的籬笆,縱貫澳大利亞全境。
莫莉的媽媽是土著人,爸爸是負責看護籬笆的英國人。

年幼生活

1931年,14歲的莫莉和妹妹戴西,表妹格雷西一起,被白人警察強行從母親身邊帶走,送到了遙遠的摩爾河土著兒童訓練營。
在那裡,她們不允許說土著語,只能說英語,並接受白人文化教育。
當時負責西澳大利亞土著事務的官員內維爾,被孩子們稱作“惡魔”。他相信,只有將混血兒童漂白才能確保澳大利亞的未來。
渴望回到母親身旁的莫莉,無法忍受訓練營的生活。在她的帶領下,三個女孩踏上了沿著防兔籬笆回家的漫漫長路。
一路上,她們要躲避營地的追蹤,要經受飢餓和痛楚,曾經得到好心人的幫助,也曾被告密者欺騙。
1600公里的路,走了整整兩個月。
最終,莫莉和格雷西回到了母親的懷抱,戴西卻因為聽信告密者的謊言,被帶回營地,從此杳無音信。

影片結局

影片的結尾,年老的莫莉拄著拐杖走在家鄉的土地上,看上去非常安詳。但在現實生活當中,莫莉的悲劇並沒有就此結束。
回到家鄉幾年後,莫莉和一名土著男子結婚,生下兩個女兒,多莉絲和安娜。
多莉絲三歲時,母女三人又被強行帶回摩爾河營地。第二年,莫莉再一次從營地逃回吉嘎龍,但這次,她只帶上了18個月大的小女兒安娜。
誰能想到,2年之後,三歲的安娜又再次被從母親身邊帶走。
悲劇就這樣不斷地輪迴延伸。就像電影海報上所說的那樣,當政府綁架了你的孩子,你能做什麼?

政府道歉

對澳大利亞土著人而言,2008年的2月13日值得紀念。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在成立一百多年後,終於在新總理陸克文的推動和代表下,對土著民族與文化所遭受的“侮辱和貶低”做出了正式道歉。
陸克文說,為“被偷走的一代”及其後代、家屬所蒙受的悲痛和傷害,我們要說“對不起”;為被拆散家庭和社區的父母、兄弟、姐妹們所受的痛苦,我們要說“對不起”;為由此引起一個自豪民族和自豪文化的尊嚴受到貶低,我們要說“對不起”。
澳大利亞土著人是澳洲大陸的原住居民。在英國殖民者於1788年抵達澳洲大陸後,土著居民就開始被邊緣化。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成立,土著人卻被歸為“動物群體”。直到1967年,土著人才被納入人口普查並獲得投票權。1910年,澳大利亞還曾通過一項政策,以改善土著兒童生活為由,規定政府可隨意從土著家庭中帶走混血土著兒童,把他們集中在保育所等處。該政策一直延續到1970年。1997年澳大利亞一份全國性調查指出,從家人身邊奪走土著兒童的政策使多達10萬的土著人受到精神創傷。不少人要求政府就其對土著居民的錯誤政策正式道歉,並作出賠償。但前任霍華德政府認為其政府不應為以前政府的錯誤承擔責任,拒絕道歉和賠償,只在1999年發表過一份“遺憾聲明”。
隨著要求政府向土著人道歉的呼聲日益高漲,陸克文領導的工黨在2012年11月贏得大選後承諾,新政府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向土著人道歉。陸克文通過此次正式道歉兌現了其承諾,也表明了陸克文領導的新政府糾正錯誤的決心和勇氣。陸克文在道歉中稱,澳大利亞會深刻反思其強加給土著民族的歧視和侮辱,要使所有澳大利亞人在未來成為平等的夥伴,擁有同等的機會。陸克文沒有提出向土著人提供經濟賠償,但表示政府將嘗試新的解決方案,推出有助於提高土著人生活水平的衛生和教育政策,以縮小土著人與非土著人在壽命、教育程度和經濟機會上的差距。
陸克文新政府的正式道歉無疑有助於土著人與非土著人建立更和諧的關係,有助於民族與文化多樣性的保持和發展。但要真正改善原著民的生活水平,澳大利亞仍需要更多切實有效的政策。21世紀初,在澳大利亞2100萬人口中,土著居民僅有約45萬,且大多生活在偏遠貧瘠地區,是澳大利亞最貧困的群體。在澳大利亞人口中,土著居民成為文盲、失業和坐牢的可能性最高,自殺率也高居各族群之首。土著人與非土著人的人均預期壽命差距高達17年。

通過宣言

世界範圍看,約3.7億的土著人多數也都面臨著被邊緣化和極端貧困的挑戰,經常被迫捲入衝突和土地爭端,生活方式乃至生存都受到威脅。聯合國20多年前就已成立工作組,專門研究如何改善土著人的狀況。2007年9月,第61屆聯合國大會以決議形式通過了《土著人民權利宣言》,呼籲國際社會保障土著人的各項權利。在當時的決議投票表決中,除143票贊成和11票棄權外,澳大利亞與加拿大紐西蘭和美國投了反對票。其中的一個反對理由是,宣言中有關土地和資源的語言過於寬泛、模糊,容易造成不同解讀,與以前通過的相關協定產生矛盾。但無論如何,土著人保持和加強自身文化和傳統的權利應該得到保障,其改善生活水平的需求也應該得到支持。在這方面,澳大利亞的陸克文新政府前進了一大步,世界需要更多這樣的努力。

相關介紹

澳土著人血淚史
1770年,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抵澳東海岸,宣布英國占有這片土地。
1788年1月,英國流放到澳的第一批犯人抵悉尼灣,英開始在澳建立殖民地。當時估計有75萬土著人生活在澳大利亞。
1789年,土著人中出現首例由殖民者傳染的天花疫情,造成數百土著人死亡。
1791年,英國殖民當局把悉尼灣附近的土地“分配”給服完刑期的流放犯人,開始了對土著人土地的剝奪過程。這一過程中,土著人與殖民者的衝突造成數以萬計土著人死亡。
1901年1月1日,澳各殖民區改為州,成立澳大利亞聯邦,但把土著人排除在人口普查範圍外,他們被歸為“動物群體”。
1910年,澳通過一項政策,以“改善土著兒童生活”為由,規定澳大利亞當局可以隨意從土著兒童的家庭中帶走混血土著兒童,把他們集中在所謂的保育所等處。
1937年,澳當局通過一項可以武力同化混血土著人的官方政策。
1967年,澳大利亞人在全民公決中贊成修改憲法,把土著人納入人口普查,並賦予他們投票權。
1970年,澳廢除允許當局帶走土著兒童的法令。
1976年,澳政府通過法令,承認土著人對澳“北部地區”大片土地的所有權。土著人此後掀起要求歸還先祖土地的運動浪潮。
1992年,澳最高法院裁定,土著擁有殖民時期以前澳大利亞一種形式的所有權。
1997年,一項全國性調查報告說,從家人身邊奪走土著兒童的政策使多達10萬的土著人遭受精神創傷。報告建議政府對“被偷走的一代”作出補償。時任總理約翰·霍華德拒絕作官方道歉。
2007年,陸克文當選總理,承諾代表政府向那些土著人道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