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滋題記

袁滋題記

昭通鹽津縣西南20公里的豆沙關,又名石門關,壁立千仞,危石若懸,自秦漢以來,是雲南與中原交通的重要關隘。而在兩山之間有一亭閣,額書“唐碑亭”,亭中保存著一塊唐代石刻——袁滋題記摩崖石刻

來歷,人物,功勞,佳話典故,

來歷

唐玄宗天寶九年(公元750年),南記與唐王朝之間爆發了“天寶戰爭”,南詔君主閣邏風在數度受辱的情況下,拍案而起,興兵反唐,連挫唐王三大將,擊敗唐軍20萬,南詔絕交唐室,受吐蕃之封,為“贊普鐘南國大記”。此後閣邏鳳孫異牟尋繼位南記,與吐蕃舉聯軍20萬犯四川,唐德宗派大將李昆大破聯軍,南沼元氣大傷。吐蕃遷怒於南詔,降其王位,列為蕃臣。異牟尋深受吐蕃之苦,決心棄吐善而歸唐室。在西川節度使韋皋和南話清平官鄭回的多方斡旋下,貞元十年正月五日,西川節度屬下節度巡官崔佐時與南詔王異牟尋會盟於點蒼山神祠,南詔王發誓“歸附漢朝”,“永無離二”,其誓文“一本請劍南節度隨表進獻,一本藏於神室,一本投西洱河,一本牟尋留詔城地庫,貽誡子孫”(《雲南詔蒙異牟尋與中國誓文》)。盟畢,南沼與唐聯合進擊吐善,取鐵橋(今麗江地區塔城)等十六城,虜其五王,降眾十萬。異牟尋歸唐出有言,行有果,誠信昭著,於是唐皇派袁滋為持節使專赴雲南冊封其為南詔王,並賜冊封金印一枚。

人物

袁滋一行於貞元十年元月由長安出發,九月由川入滇,於豆沙關摩崖刻石留念。摩崖石刻行文8行,每行3—21字不等,全文120餘字,除“袁滋題”三個篆字外,余均楷書,從左到右,至今字跡完好。冊封南詔,是雲南歷史上的重大事件,袁滋摩崖記錄了這一事件,也記錄了雲南與中原,兄弟民族與內地漢族親睦友好、團結統一的盛況。異牟尋派清平官尹輔酋、親臣李扎羅等lo人,帶大馬20匹出滇東相迎。十月十 五日,使團到安寧,城使帶步騎千人迎於50里之外。二十一日過欠舍川(今南華縣),各族人民數千人“路旁羅列而拜,馬上送酒”。二十三日到雲南城(今雲南驛),節度蒙酋物帶軍卒千人出城迎候。二十四日到白崖城(今彌渡縣紅岩),南詔派大軍將李鳳嵐與城守尹嵯,帶細馬千匹迎於城外,館舍有軍民人等五六百人恭迎。二十五日入龍尾關(今下關市),南詔王叔阿思率眾迎候。二十六日過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南記王從父兄蒙細羅勿、清平官李異傍、大軍將李千傍帶彩馬60匹迎接,歡迎軍民迤邐20餘里。南沼王異牟尋親出都城5里相迎,先以披紅掛彩大象12頭前導,其次儀仗、樂鼓笙簫隨後,異牟尋著金甲、披虎皮、執雙鐸鞘,其子尋閣勸隨待於側,護衛親兵千人,馬上深揖而退。場面之壯觀,禮儀之隆重,氣氛之熱烈,為南詔史上空前。第二天在大理城舉行盛大的冊封儀式和國宴,異牟尋率百官“稽頹下拜”。席間,異 牟尋特別出示天寶間唐王所賜寶物,並令當年唐王所賜龜茲樂隊演奏,以示不忘大唐恩典。 唐使袁滋舉酒祝道:“南詔當深思祖宗緒業,堅守誠信,為西南藩屏,使後嗣有以傳繼也。”異牟尋烯噓曰:“敢不承命廠其年十一月七日,冊封事畢,袁滋返唐,異牟尋派清平官尹輔酋等17人奉表謝恩,進獻吐蕃給南詔的金印及鐸鞘、浪劍、生金、牛黃、琥珀、象牙、犀角、越賧馬諸種貴重之物,並派大軍將王各直統兵300,“提荷食物”,於十一月二十四日送至豆沙關,袁滋又經四川返長安。

功勞

自此,南詔與唐廷對抗40年之久的局面宣告結束,雲南又統一在祖國大家庭中,雲南各族人民又回到祖國的懷抱。袁滋摩崖石刻也成為這一事件的歷史見證。
南詔與唐室的友好使者袁滋完成了這件統一祖國、安定邊疆的大事,名垂青史,遺澤百代,可見,他是何等人物。

佳話典故

此外,袁滋還是一位名重當時的書法家,史傳其“工篆籀字,雅有古法”。金石理論家葉昌熾在其《語石》一書中評道:“唐代篆書,世推李陽冰……同時有袁滋、瞿令問,鼎足而三,但其碑不常見,世罕有知者耳。”袁滋手跡世傳稀少,豆沙關摩崖石刻存之邊睡,彌足珍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