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書堂

袁書堂(),原名國坤,湖北省老河口市袁沖鄉袁沖秀才。袁幼年讀經書,廢科舉後,1913年赴武昌考入省警察學堂。在校期間,接觸了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畢業後在省警察廳工作。其間經常郵寄進步書刊回家。每遇回鄉機會,即向家人及鄉親宣傳新思想。受其影響,諸多姊妹、女兒、侄女率先放足,不穿耳,走出閨門立志求學。大侄女袁溥之、外甥女宋煒毅然解除家庭包辦婚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袁書堂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84-
  • 逝世日期:1930
生平簡介,袁書堂紀念館,袁書堂中學,袁書堂紀念公園,

生平簡介

1923年,袁書堂在漢陽警察局任秘書和科長時,經好友張國恩介紹,結識了董必武和吳德峰,深受教益,此後經常執行黨分配的任務。1923年任漢陽警察局第三科科長,"二·七"慘案發生後,施洋同志被捕入獄,黨組織通過他與施洋保持聯繫。後又按黨組織的指示,營救被捕在獄的聶鴻鈞同志。1926年,袁書堂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董必武同志的直接領導下工作。1926年北伐軍攻克武漢後,先後擔任武昌縣縣長、蒲圻縣縣長、國民黨蒲圻縣黨部執行委員,配合開展農民革命運動,批准處決了土豪數人。後調任黃陂縣縣長,與中共鄂東特委裡應外合,打開監獄,營救了被押的革命者,為該縣反動勢力所不容。經中共湖北省委派到鄂北特委工作。袁回到光化後,恢復發展黨組織。為便於秘密活動,騰出自家三間房屋,開辦學校,招收貧苦農民子弟入學。其時,鄂北各縣黨組織來光化縣聯繫工作均在袁家。鄂北特委一個時期也以袁沖一帶為活動中心,袁家被譽為"紅色飯店"。他將自家20餘畝地和縣城內三間瓦房出賣,作為黨的經費,家人卻以紅薯、薯葉為食。
1929年9月,袁書堂任中共光化縣中心縣委委員,領導均縣、光化、谷城三縣革命鬥爭。次年4月,中共鄂北特委召開均縣、光化、谷城、襄陽、棗陽五縣黨的負責人會議,決定5月1日以光化為中心舉行五縣暴動,袁為總指揮。這時黨組織掌握的游擊隊有槍120餘支,村人。其父、兄均為清末加上爭取到的團隊人員共有200餘人槍。後暴動日期因故改為5月5日。4日晚,在布置行動計畫時走漏了風聲,會場遭反動民團突然包圍和襲擊,袁當場壯烈犧牲。

袁書堂紀念館

湖北省老河口市袁書堂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位於袁沖鄉境內,該鄉地處鄂西北交匯處,毗鄰南水北調中線取水源頭,是革命老區,省重點貧困插花鄉鎮之一。境內有漢朝王莽追劉秀的“自生橋”遺址,宋朝年間岳飛抗擊外侵時修築的宋長城遺址等,近代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地下長龍的引丹大渠穿境而過;節水灌溉領域中的偉大創舉——西瓜秧式灌溉遍布全鄉崗地。
袁沖是鄂西北早期革命根據地之一,曾養育了革命烈士袁書堂(大革命時期曾任湖北省蒲圻、黃陂等縣縣長,中共光化縣委委員,中共鄂北特委委員,1930年4月,在部署以光化為中心,均縣、光化、谷城、襄陽、棗陽五縣革命暴動時,被反動民團殺害);高級幹部袁溥之(陳郁夫人);革命才女袁震之(原北京市委書記、著名歷史學家吳晗夫人。文革期間吳晗與鄧拓、廖沫沙並稱為“三家村”)。以袁書堂為代表的袁氏兄妹,為黨的事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這片生養他的土地譜寫了壯美的華章。
為了弘揚革命烈士精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傳統教育,袁沖鄉於2008年10月興建了袁書堂紀念館,2009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迎接廣大幹部民眾前來參觀學習。整個紀念館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是一座傳統藝術融現代風格的建築。館內設有音箱放映廳和展覽陳列廳兩大部分,其中展覽廳有袁書堂、袁氏姐妹、受袁書堂影響的早期共產黨員,袁書堂生活起居四部分,通過聲、光、電等技術手段,全面直觀展現了袁書堂烈士及相關革命先輩們光輝的一生。紀念館總投資400萬元,現有職工5人,大專以上4人,中專學歷1人,黨員5人。
以袁書堂紀念館為核心的袁沖鄉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成為老河口市乃至周邊縣市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每年的清明、“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節日,各級政府及社會各界組織中小學生、團員青年、入黨積極分子、幹部民眾到袁書堂紀念館和袁書堂烈士陵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2009年,藉助市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契機,市直單位、鄉鎮辦事處也紛紛組織幹部到袁書堂紀念館參觀學習,悼念革命先烈,感受先烈的英雄事跡。特別是近兩年,全市性的清明公祭活動均在此舉行,最高峰時年接待遊客12萬餘人次。
據統計,袁沖鄉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已經接待近 30萬人次前來參觀學習。袁書堂紀念館已經成為襄樊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老河口市幹部教育基地,老河口市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廣州空軍教育基地。

袁書堂中學

2009年4月2日,袁沖中學彩旗飄飄、熱鬧非凡,全校師生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中。當日,該校正式更名為袁書堂中學,袁書堂紀念館開館儀式同時舉行。老河口市領導陳萬波、王世榮、李守成等和袁書堂烈士親屬代表、各界人士參加了學校更名及紀念館開館儀式。市委書記陳萬波在致詞中說,修建袁書堂紀念館、袁沖中學更名是袁沖人民不忘歷史、飲水思源的共同願望,是我們緬懷先烈、教育後人的實際舉措。追憶往昔,在大革命時期,袁書堂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79年後的今天,我們為烈士建造紀念館,就是為了珍視歷史,慰祭先烈,激勵後人。袁書堂紀念館是一所大學校,修建的革命烈士紀念館必將成為人民瞻仰、祭悼先烈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袁書堂中學袁書堂中學

袁書堂紀念公園

2010年4月1日,我市舉行袁書堂烈士公祭暨袁書堂紀念公園開園儀式。市領導王世榮、王紅、黃克立、劉黎明、劉道軍等在家的“四大家”領導和市直有關單位負責人、各鄉鎮辦事處黨委書記、組織委員、共青團員、少先隊員代表等參加了儀式。
儀式現場莊嚴肅穆,人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在袁書堂烈士紀念碑前,寄託對革命先烈的沉痛哀思,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深切悼念。委常委、紀委書記王紅主持儀式。市委書記、市長王世榮作了重要講話。他說,革命老區袁沖鄉的幹部以及全市各級幹部都應時刻銘記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繼承革命先烈的光輝遺志,發揚光大革命傳統,奮發進取,紮實工作,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新的起點上,奮力譜寫老河口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新篇章!
近年來,袁沖鄉黨委、政府以袁書堂及袁氏家族的革命事跡為依託,積極打造革命老區紅色品牌,大力發展文化旅遊事業。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組織部的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將袁沖中學更名為袁書堂中學,並修建了設施完善的袁書堂烈士紀念館,修葺了烈士陵園。2010年,又投資100多萬元,修建了占地80多畝的袁書堂紀念公園,吸引了數以萬計的民眾來這裡緬懷先烈,激勵鬥志。同時,袁沖鄉充分利用當地的旅遊資源優勢,積極發展以宋長城、大山寨為代表的歷史文化游,以引丹渠、二劈山為代表的人文生態游,以葛洲壩鐵路複線為代表的工業景觀游,以牧場村、陡溝河村為代表的民居農家游,積極爭創旅遊名鄉,全鄉文化旅遊事業的發展呈現出新的面貌。
袁書堂烈士袁書堂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