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性目標

表現性目標是指學生在從事某種活動後所獲得的結果。它關注的是學生活動中表現出來某種程度上首創性的反應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規定的結果。它是為學生提供了活動的領域,至於結果則是開放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表現性目標
  • 外文名:ExpressiveObjectives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教育心理學
簡介,典型舉例,

簡介

表現性目標(expressive objectives)是美國課程理論家艾斯納(E.W.Eisner)提出的敘寫課程目標的一種主張。
艾斯納認為,課程設計的敘寫可有3種不同的形式:行為目標、解決問題的目標和表現性目標。解決問題的目標不是把重點放在特定的行為上,而是放在認知靈活性、理智探索和高級心理過程上。表現性目標是喚起性的,而非規定性的,“不是規定學生在完成學習活動後所習得的行為,而是描述教育中的'際遇':指明兒童將在其中作業的情境、兒童將要處理的問題、兒童將要從事的任務,但並不指定兒童將從這些'際遇'中學到什麼。“艾斯納認為所有的學習活動都是具體的,所有的課程活動結果都應該是開放的,他就怎樣敘寫表現性目標給出了一些例證:“參觀幼稚園並討論那裡發生的有趣的事情、使用鐵絲和木塊發展三維形式”。
艾斯納的表現性目標明顯地反映出人文主義的追求,表現性目標重視的是人的個性,尤其是教師和學生的在課程教學中的自主性、創造性。同時,他並未完全否定行為目標的合理性,但認為行為目標只適合於人的發展中那些較低的層面。他以解決問題的目標進一步補充行為目標之不足。

典型舉例

典型的表現性目標如:
“考察和評估《老人與海》的重要意義”;
“在一個星期里讀完《紅與黑》,討論時列出對您印象最深刻的五件事情”;
“參觀動物園,討論在那裡看到的最有趣的幾件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