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椪柑

衢州椪柑

衢州椪柑,浙江省衢州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衢州是中國柑橘主產區之一,有“中國柑橘之鄉”的美稱,是“衢州椪柑”國家級地理標誌保護示範區,隸屬於衢州的柯城區為國家級出口柑橘質量安全示範。

衢州柑橘以其“實皮薄”、“香”、“肉干”而聞名,有“衢州椪柑”、“常山胡柚”等知名品牌,年產量60萬噸左右,年出口量近2萬噸,年出口額近2500萬美元,遠銷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俄羅斯、加拿大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衢州椪柑
  • 產地名稱浙江省衢州市
  • 品質特點:囊瓣肥大,香氣濃郁,汁甜味鮮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DB33T 906-2014
  • 批准時間:2014-02-28
產品特點,特性,品質,種類,產地環境,綜述,生態環境,氣象條件,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歷史文化,

產品特點

特性

衢州椪柑是浙江的名果,有“亞洲寬皮橘之王”的美稱。椪柑屬芸香科,亦稱蜜橘。寬皮橘類。浙江地方名果,有“亞洲寬皮橘之王”的美稱。主產於衢州市衢江兩岸。果形較大、端正,呈高扁圓形,油胞突起,橙黃色,有光澤;果皮較厚,鬆脆易剝;囊瓣肥大,脆嫩爽口,香氣濃郁,汁甜味鮮。較耐貯藏。含糖、檸檬酸、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生食與制罐均佳。
衢州椪柑衢州椪柑

品質

由於秋季氣溫下降快,衢州椪柑在11月下旬採收,採摘後即進行貯藏保鮮。衢州椪柑與漳州蘆柑(椪柑)比較,具有自己特有的品質:
(1)元旦至春節前後為食用最佳期;
(2)汁多味濃,肉質脆嫩;
(3)具有清香,入口餘味好;
(4)果皮橙黃色,有光澤,鮮艷美觀;
(5)耐貯藏。果實採摘後即用萬利得、施保克、九二0等防腐保鮮劑處理,在陰涼通風處發汗後失重3%—5%後,進行塑膠薄膜袋單果套袋貯藏。一般在普通民房中可貯至翌年的3月底;通風庫貯藏,可貯至翌年4月上中旬,好果率達90%以上。

種類

衢州柑橘原生品種品質不佳,主要是香枳與金橙,北宋前發展緩慢。“四省通衢”的衢州地理位置與亞熱帶北緣的自然條件,適於引進浙、閩、贛、粵等地的優良品種。南宋時,衢州柑橘加快發展。約100年前,衢州就有了寬皮柑橘類、柚類、甜橙類種植區。
據文獻記載,衢州柑橘品種後魏時有芳枳、金橙;宋時有橘、柚、盧橘、金丸橘、柑;元時有橘、衢柑、黃柑;明時有柑、橙、金柑、香圓、盧柑、紅柑、獅橘、綠橘、金橘、豆橘、漆碟紅、盧橘、柚、枳等20餘種;清時有朱橘、綠橘、漆碟紅、金扁、撫州、豆橘、衢橘、蜜橘、小橘、穿橘、黃香橘、拋頭橘、甘橘、茶橘、蜜羅柑、金橘、柚、橙、香櫞、文旦等。
民國《衢縣誌》“橘柚科”列橘有朱橘、綠橘、豆橘、漆碟、金扁、撫州;橙有黃香橘;柑有廣柑,亦名廣橙、蜜羅柑;香櫞亦作香圓;柚即枹,有壽星枹;金橘一名金柑,圓者稱金彈,長者謂金棗。
民國十九年(1930年),據當時浙江大學農學院蔣芸生調查,衢州柑橘主要有4類14種。此外,《水經注》、《農書》、《花鏡》、《植物近利志》等都記載了衢州柑橘的種類。如今,衢州柑橘主要有3個屬、8個種184個品種品系。主要有椪柑、溫州蜜柑、胡柚、甜橙、香拋、衢橘、早福橘等。

產地環境

綜述

椪柑是原產中國的寬皮柑桔良種,至少有1100多年的栽培歷史。為典型的熱帶、亞熱帶常綠果樹,主要分布在北緯20°—33°,海拔100米以下。性喜光照和高溫,耐乾旱,對冰凍嚴寒抵抗力弱。全國著名的椪柑(蘆柑)產區為福建省的漳州市,其中心產地永春縣年平均氣溫1707—21.4℃,≥10℃的年積溫為6984℃,積溫高,無霜期長(320天),所產果實含糖量高(11—13%),含酸量低(0.5—0.8%),口感甜,是南亞熱帶高溫地帶的典型產區。而衢州椪柑經近100年的栽培和選育,則有其獨特的生長環境和特有品質,為中亞熱帶北緣椪柑的典型代表。在我國現有的兩本椪柑專著《椪柑栽培技術》(廣東科技出版社,1990年)和《椪柑優質豐產栽培技術》(金盾出版社,1996年)中都論及衢州椪柑產地、主要品系、果實品質和生長特點。

生態環境

衢州市地處錢塘江源頭,森林植被豐富,森林覆蓋率為70.9%,境內有國家級錢江源森林公園、紫微山森林公園和國家級古田山自然保護區。衢州市水資源總量為98.57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3688立方米,高出全國平均水平。水源總體質量較好。2003年大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總懸浮顆粒物年日均值都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降塵年月均值未超過省定標準。全市周空氣品質狀況以“優”為主,年空氣品質狀況為“良好”。據衢州市環境檢測站2002年對一品紅公司、錢江源果業等柑桔基地的環境質量狀況的檢測表明,這些生產基地的土和灌溉用水所測項目以及空氣中各項指標均達到《無公害水果產地環境要求》GB/T8407.2—2001的要求。

氣象條件

衢州市地處中亞熱帶北緣,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6.3—17.3℃,≥10℃的年積溫5152—5508℃,光照充足,年日照時數1781.7—2118.6小時,年均輻射量每平方米4566.2兆焦耳,為浙江省輻射高值區。平均年降雨量1542—1763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6—82%。全年氣候具有“春早、秋短、夏冬長”之特點。為椪柑生產適宜區。

歷史淵源

衢州柑桔生產在1400多年的歷史中。
宋代名臣趙抃(衢州籍)《和范御史見贈》等3詩中寫有橘;著名詩人陸游在《柯山道上作》中留有“午酌金丸橘”之句。
椪柑園椪柑園
元代鄭元祐《送毛彥昭歸三衢》詩中有“碓舂白粲連灘響,橘熟黃香壓樹低”的描述。自宋至民國,現知反映衢州柑桔的詩詞有50餘篇。
明代何喬遠在《閩書》中稱:“近時天下之柑,以浙之衢州、閩之漳州為最。”李詡《戒庵漫筆》云:“柑與橘類,而皮殼略異,溫、衢最多佳品。”張大復在《梅花草堂集》中云:“橘之品出衢、福二地者上。衢以味勝,福以色香勝。衢味與口相習,所謂溫溫恭人,親之不忘倦者也。”
徐霞客遊記》詳細記敘衢州柑橘盛況,“衢州多橘”給其以深刻印象;郭麟《江行日記》載“衢州民皆樹橘”。此外,文震亨《長物志》、方以智《物理小識》、勞大與《甌江逸志》、吳大勛《滇南聞見錄》等史籍都稱讚過衢州柑橘的味美。
古籍典著中記述衢州柑橘的,除《水經注》外,元時有《王禎農書》,明清時有何喬遠《閩書》,盧之頤《本草乘雅半偈》,張大復《梅花草堂集》,凌登名《榕城筆記》,衢籍周召《雙橋隨筆》,及《花鏡》、《本草綱目拾遺等》等。志書中,不但自明天啟《衢州府志》至民國《衢縣誌》的19部府、縣誌中有柑橘記載,且《明一統志》、《全國地理綜要》、崇禎《吳縣誌》、《清一統志》及《民國實業志》等中也有。
柑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水果,是我國亞熱帶地區栽培面積最廣的果樹,它包括的種類很多,主要栽培的有甜橙、寬皮柑桔、柚、金桔、檸檬等,而每一種類又有許多優良品種。
三世紀,古籍《禹貢》一書就載有“淮海惟揚州,厥包橘柚錫貢。”當時衢州屬揚州地域。記載4000年前的夏朝,廣西、江蘇、江西、浙江、湖南、湖北等地生產的柑桔,已列為貢稅之物。到了秦漢時代,柑橘生產得到進一步發展。
北魏酈道元撰《水經注》云:“瀫水又東,定陽溪水注之,水上承信安縣之蘇姥布……徑定陽縣,夾岸緣溪,悉生支竹及芳枳、木連、雜以霜菊、金橙,白沙細石,狀如凝雪。”(文中信安即為今衢州)
《史記·蘇奏傳》(西漢司馬遷著)記載:“齊必致魚鹽之海,楚必致桔柚之園”,說明楚地(湖北、湖南等地)的柑桔與齊地(山東等地(的魚鹽生產並重,《史記》中還提到:“蜀漢江陵千樹桔,……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可見當時柑桔生產已有相當規模。
以上幾點足證衢州種橘歷史之悠久。如果從《水經注》記載算起,那么衢州的柑橘歷史至少有1400多年了。
南宋時,衢州柑橘進臨安銷售。至明清,衢州柑橘聞名中華,那時衢州柑橘集中產於柯城航埠、常山招賢,那時的航埠即有“橘柚鄉”之稱。
民國《衢縣誌》載:“(柑橘)從前出產每年有數十萬擔之多。自明入貢,晚清始罷免。民國五年(1916年)大凍,損折殆盡,至今種植者尚未成林,出產遂大減。”嗣後,日本侵略軍兩次侵犯破壞,柑橘生產損失嚴重,加之病蟲災害,至上世紀四十年代,衢州柑橘已漸趨衰微。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衢州柑橘生產發展迅速。衢州是名副其實的“柑橘之鄉”。

生產情況

衢州椪柑最初由衢縣航埠鎮一桔農於1909年前後在上海購食椪柑帶回種子繁育,並經多代栽培選育而成,早期主要分布在沿衢江兩岸的平地上,發展緩慢,1949年較集中栽培的僅2公頃。20世紀50—60年代實生椪柑一度發展到600餘公頃,但由於是實生栽培,種後7—8年才投產,其幼齡期生長旺盛易受冬季寒潮低溫凍害,產量一直低而不穩。
衢州椪柑示範園衢州椪柑示範園
20世紀70年代初改實生為枳砧嫁接椪柑獲得成功,在紅壤丘陵種植區域迅速擴展,產量快速上升,1989年面積發展到1.2萬公頃,產量12.1萬噸,成為衢州柑桔第一主栽品種。至1999年全市已擁有椪柑面積1.9萬公頃,產量39萬噸,占當年全國椪柑總產的20%,占全省產量的66%。鮮果產值達4.2億元,占全市農業總產值18.7%。
衢縣是衢州椪柑主產區,1984年衢縣椪柑面積2710公頃,產量1萬噸,面積和產量都躍居當時全國的首位。
由於衢州椪柑的最佳食用期在元旦至春節前後,自1984年浙江省對椪柑購銷價格放開以來,鮮果產品暢銷不衰,銷售價格比當地其他柑桔品種高出40%—60%,衢州桔區出現發展椪柑的熱潮,椪柑鮮果銷往北京、天津、上海、山東、遼寧、黑龍江、陝西、河南和吉林等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並批量出口俄羅斯、加拿大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截至2012年,衢州市椪柑面積2.15萬公頃,占全市柑桔總面積的60.9%;產量40.3萬噸,占全市柑桔總產量的60.4%。
衢州的椪柑種植總量近年呈減少趨勢。2009年衢州椪柑總產量還有96萬噸,到2015年產量只有近65萬噸了,而2017年降低到40萬噸左右。

產品榮譽

1995年經中國農學會等單位的評選,衢縣被命名為“中國椪柑之鄉”。
1997年和1998年,經國家工商局註冊的“一品紅”牌椪柑被分別授於第三屆中國農業博覽會“優質品牌”和“浙江名牌”產品獎。
2000年,“錢江源”牌椪柑獲“中國特產之鄉農產品交易會”名優柑桔評比銅獎,
2001年,“一品紅”牌椪柑獲中國浙江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被認定為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和浙江農業名牌產品。
2002年,“錢江源”牌椪柑獲浙江農業博覽會優質獎,中國(浙江)柑橘博覽會金獎。“一品紅”牌椪柑獲中國(浙江)柑橘博覽會金獎。
2003年,“一品紅”牌椪柑獲浙江農業博覽會金獎。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6500噸產品獲得綠色食品標誌使用權。
2004年,“一品紅”商標被認定為浙江省著名商標。聖德牌椪柑被評為浙江農業博覽會金獎,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8000噸產品獲無公害農產品標誌使用權。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衢州市現轄行政區域,下轄柯城區、衢州江區、龍游縣、江山市、常山縣、開化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18°01′—119°20′,北緯28°14′—29°30′,總面積8836平方千米。
衢州椪柑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圖衢州椪柑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圖

質量技術要求

五、自然環境
(一)衢州椪柑產區地處浙江省西部,衢州市現轄區域境內,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
(二)絕對最低氣溫不低於-7℃。土層深厚、pH值5—6.5,土壤有機質含量大於1.5%。
(三)橘園環境符合NY5013的有關規定。
六、苗木
(一)苗木選擇。
選擇衢州椪柑無病毒苗木。
(二)苗木規格。
苗木規格苗木規格
七、建園定植
(一)選擇坡度25度以下、海拔300米以下的地方建園。
(二)種植園地土層深50厘米以上,地下水位在100厘米以下,經改土后土質疏鬆肥沃,土壤pH值5.5—6.5,有機質1.5%以上。
(三)春季定植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秋季定植在10月上旬至10月中旬。
(四)定植採用定植溝或定植穴兩種方式。定植溝寬80厘米、深60厘米。定植穴直徑100厘米、深60厘米。
(五)丘陵坡地株行距3.5米×4米或4米×4米,每公頃栽625株—715株。平地株行距4米×5米,每公頃栽500株。在進行加倍密植等計畫密植時,當樹冠覆蓋率達70%,應對加密部分植株進行間伐或移栽。
八、整形修剪
(一)樹冠高
樹冠高250厘米—300厘米。
(二)營養生長期(1年—3年生樹)
在苗木定乾整形基礎上,以整形培養樹冠為主,第1年—第2年培養主枝、選留副主枝,第3年繼續培養主枝和副主枝的延長枝,合理布局側枝群。每年培養3次—4次梢,及時摘除花蕾。投產前一年樹高率控制在1.5—1.7之間,保持樹形開張,樹冠緊湊,枝葉茂盛。對直立枝群應採用拉枝。
(三)生長結果期(4年—6年生樹)
3.1繼續培育擴展樹冠,合理安排骨幹枝,適量結果。每年培養春梢、晚夏梢、中秋梢3次新梢,6月上旬至7月上旬對夏梢抹除或摘心。
3.2對生長過密或成簇狀的春、秋梢,按“去強弱留中庸”的原則進行刪密留疏,樹高率控制在1.6以下。
(四)盛果期(6年—30年生樹)保持生長結果相對平衡,綠葉層厚度200厘米以上,樹冠覆蓋率控制在80%以內。修剪因樹制宜,刪密留疏,疏除、回縮過密大枝或側枝,控制行間交叉和樹冠高度,保持側枝均勻,冠形凹凸,通風透光,立體結果。
(五)衰老期(30年生以上樹)對副主枝、側枝輪換回縮修剪或全部更新樹冠,促發下部和內膛新結果枝群。
九、花果管理
(一)保花保果
1.1對葉花比在4:1以下的少花樹,應採取保花保果措施。
1.2在花期和幼果期噴施2次50毫克/升赤黴素保果。根據葉片缺素症狀,追施樹體缺少的營養元素。
(二)疏花疏果
2.1多花樹春季適度修剪,減少花量。
2.2疏果在第2次生理落果基本結束時開始,分2次進行。第1次疏果在7月中下旬,第2次在8月中下旬。先疏病蟲果、畸形果,後根據果實橫徑疏除小果。在7月中旬將橫徑在2厘米以下的果實疏除,8月下旬將橫徑在3.5厘米以下的果實疏除。
十、土肥水管理
(一)土壤改良
幼齡橘園在夏季和冬季於樹盤外種植綠肥或豆科作物。在6月下旬—7月上旬或9月—10月進行深翻擴穴改土,施入腐熟的欄肥、堆肥、廄肥、菌渣、塘泥以及綠肥、作物秸桿等。土壤pH值小於5.5的園地改土時每公頃撒施石灰750千克—1500千克。
(二)施肥
幼齡橘園在2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每次新梢抽發前追肥。結果樹每公頃年施肥量以氮磷鉀純養分計為1700—2200千克,一年施肥4次:芽前肥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以有機肥和速效氮肥為主,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30%—50%;保果肥在5月下旬施,施肥量占全年10%—20%;壯果肥在7月上旬—8月上旬施,施肥量占全年30%—40%;采果肥在采果後施,施肥量占全年20%—30%。幼齡樹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3:0.5,成年樹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6:0.8。施肥應注意增施有機肥,有機肥應占全年施肥量的40%以上。花期和幼果期根據樹體營養狀況葉面噴施鋅、鎂、硼等微量元素肥料。
(三)排水與灌水
雨季及時開溝排水;旱季做好培土和樹盤覆蓋進行保水,適時灌水;果實品質形成關鍵期(採收前的20天內)控水。
柯城區出口柑桔質量安全示範區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柯城區出口柑桔質量安全示範區生產技術操作規程
十一、病蟲害防治
(一)防治原則
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合理使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等綜合措施。適期用藥,合理混配。
(二)防治時期
2月底至3月,防治蚧類,兼顧地衣和苔鮮等;4月至5月以防治瘡痂病為主,兼治蚜蟲、蟎類;5月下旬至6月中旬以防治第一代蚧類、粉虱為主,兼治瘡痂病、黑點病和蟎類;7月至8月,關注銹壁虱和潛葉蛾的發生動態,及時進行挑治;9月至10月,重點防治紅蜘蛛,兼治三代蚧類、粉虱。采果後至12月中旬以防治紅蜘蛛為主。
(三)農藥使用
按GB2763和GB/T8321規定執行。橘園主要發生的病蟲害及常用農藥的安全使用技術見本標準附錄B。
十二、災害防止
(一)乾旱防止
橘園應設有水井、水渠、噴滴灌等水利設施等。當少量樹葉因乾旱出現捲曲,而第2天早晨能恢復,則說明已出現輕度乾旱,需要灌水。在夏秋季連續天晴時,每隔10—15天灌1次水,每公頃灌水75噸—105噸。當橘園無灌溉條件時,應採取樹盤覆蓋、適當修剪、枝幹塗白等措施防止乾旱。
(二)凍害防止
2.1新建橘園要營造防風林。對未種植防風林的橘園進行補植,或冬季在風口、西北向加設臨時性風障。入冬前,進行主幹塗白、包草、培土,苗木和小樹頂上撒乾稻草或搭三角棚,中等樹進行枝條綑紮和樹盤覆蓋保護。
2.2寒潮來臨前,對土壤乾旱的橘園灌水,霜凍來臨前熏煙防凍,雪後搖雪下樹、推雪出園。
2.3做好凍後護理。剪除受雪或冰凍損傷的樹枝,部分需要保留傷枝及時扶正和綁紮固定;在雨雪停止和枝葉積雪融化後的陰天或晴天,根外追施含氮磷鉀等葉面肥;及時摘除受凍枯死的葉片,4月上旬存活部分新梢生長到2厘米以上時再剪除受凍死亡的枝梢,當枝梢剪口較大時,採用塑膠薄膜包紮保護;春梢芽長1毫米—2毫米時噴施8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800倍、77%氫氧化銅粉劑600倍—800倍等藥劑防治樹脂病,發生樹脂病時,及時用刀刮除發病部位的皮層,然後用波爾多漿塗抹病部傷口處;在春季開花前短截、疏剪部分成花母枝,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結束後疏果。
十三、果實採收
(一)採收時期
11月中下旬果面70%以上轉色時採收。
(二)採收天氣
雨天及晴天果面露水未乾前不應採收。下大雨2天后採收。
(三)採收方法
選黃留青,分批採收。用圓頭型采果剪采果,剪平果蒂:採用2次剪果法,第1次將果實留長梗剪下,第2次齊果蒂將果梗剪平。採摘時不攀枝拉果,輕采輕放,防止果實碰傷、壓傷和日曬。將機械傷果、落地果、病蟲果、霜凍果及殘次果挑出,不用於貯藏。
十四、采後處理
貯存等采後處理要求,見本標準附錄C。

歷史文化

解放後,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衢州柑橘文化更趨繁榮。反映衢州柑橘的詩詞書畫、散文特寫、戲劇歌舞、影像照片等廣泛湧現,其作者,既有專業的,也有業餘的;有科技人員,也有農民。1989年後,在中央台播放的,有電視劇1部,電視專題片2部,其中《椪柑的故鄉—衢縣》,在中央電視一台神州風采欄目中播出。整理出《乾隆罰戲》等民間故事,反映了護橘的鄉規民約,又從中引出“一品紅”、“金匾”等品種品牌來歷,耐人尋味。橘鄉筆會、椪柑詩會,宣傳了橘鄉新貌。舉辦了多年的椪柑節,使柑橘文化與柑橘經濟緊密結合,豐富了衢州柑橘文化的內涵,提高了衢州柑橘和衢州市的知名度。《衢州柑橘志》1997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發行。衢州與三省交界,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又是我國南宗孔子家廟所在地和圍棋的發祥地,其文化底蘊深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