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大成國小

衢州市大成國小

衢州市柯城區大成國小,原名衢州師範第二附屬國小,創建於1987年,2003年被市政府命名為首批“衢州市名校”,2009年6月更名。學校校園占地面積15畝,校舍建築面積0.9萬平方米。現擁有一校兩區44個教學班,教職工109人,學生 2000餘名。現已升級為一校三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衢州市大成國小
  • 創辦時間:1987年
  • 所屬地區:浙江衢州
  • 類別:公立國小
  • 學校類型:綜合
師資力量,德育工作,教學教研,教學,教研,學校文化,教學特色,信息化建設,家政教育研究,綜合實踐,家校教育,對外交流,學校榮譽,地圖信息,

師資力量

一、學校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確定“名師帶路、骨幹加壓、全面開花”教師培養思路,深入實施新課程改革,開展“創建學習型學校、扶植學習型團隊”活動,先後成立了“區內教學互助”、“校內做課團隊”等諸多團隊,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術活動。
學校還堅持把常規教研活動與特色教研活動相結合,走“專題化、精細化”教研之路;經常開展“問題診斷式”教研,“對話沙龍式”教研,“案例研究式”教研,“成果共享式”教研等,以加強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協調與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支持,實現教學創新、學術爭鳴。
二、學校堅持以“三大工程”為抓手,即繼續以新進教師展示課、青年教師優質課、中年教師特色課、資深教師示範課的“四課工程”為載體,提升教師專業能力與水平;繼續抓實“青藍工程”,以師帶徒為手段,規範管理,豐富活動,“師導徒,徒促師”,實現“雙贏”;以各級各類課堂教學賽課為契機,成立了語文、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等10餘個做課團隊,通過備課、上課、聽課、評課等,做實“磨課工程”,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三年來,共有92人次參加各級賽課獲獎,其中國家級等次獎7人次,省級8人次,市級15人次。
三、學校重視教師專業培訓,加大培訓投入力度,實現從學歷補償教育到教師專業成長的轉向。堅持“全員、輪訓以及獎勵性培訓相結合”培訓機制,採用“請進來(邀請各級各類專家與教師零距離,面對面)”、“走出去(70餘位教師參加“知行中國”班主任培訓,多位教師參加“領雁工程培訓等)方式對教師進行培訓。學校還立足校本,積極開展“班主任培訓”、“心理健康教師專業培訓”、“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等活動,學習培訓覆蓋面達100%。

德育工作

學校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理念,致力於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素養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潛心研究,勇於創新,努力開創特色德育工作新局面。近幾年來,開展了提升學生道德教養的研究與實踐,在最佳化德育內涵、豐富德育載體、拓展德育渠道等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並以《大成國小學生道德教養修煉序列》為重要抓手,不斷積累優秀的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活動方案,構建德育新模式,在提高學校德育的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上有了積極的探索,研究成果《小學生道德教養課程的構建與實施》於2010年10月獲第四屆衢州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教學教研

教學

一、學校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以幫助學生構建起“主動學習、樂於動手、勤於用腦”的心智模式為宗旨,以生為本,追求教學“求真(真理)、求實(作用實際)、求活(靈活運用)”,以減負增效為核心,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依託學科特色建設,努力做好“一科一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學校語文學科特色鮮明,全校開展“閱讀考級”活動,通過考級,促進學生主動閱讀,積澱文學底蘊。“流動日記”是學生喜愛的作文形式,開放的內容,個性的表達,使流動的日記成為流動的風景
二、在徐雪芳校長的倡導下,學校堅持“在活動中實踐,在活動中提升,在活動中創新”,每兩年組織一次科技節、校園創業節,每年組織一次26個十佳評比、英語節、萬花運動會、民族校區三月三等大型活動,參與面達100%。學校積極鼓勵孩子們參加興趣小組活動,目前,有合唱、銅管樂、籃球隊、足球隊等10餘個興趣小組。在活動中,孩子們放飛了心靈,增強了體質,增長了智慧,一批小小作家、小小藝術家、小小科學家脫穎而出,僅一年全校325名孩子獲各級各類獎項,200餘篇文章發表。

教研

學校堅持以“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為理念,以“校本教研為抓手、龍頭課題帶動研究為戰略、內涵發展為路徑、全面提升為目標”,注重成果的套用與推廣。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近三年,全校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率達75%,共有50餘項課題結題,其中《家政教育課程開發與建設的研究》獲得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成果一等獎;教師積極撰寫論文、反思、教學設計、教學案例,參與面達100%,有140餘篇教學管理、研究論文在全國、省、市正規刊物發表,有400餘篇論文、案例在區級及以上各級比賽中獲獎。濃厚的科研氛圍,使學校成了培養科研骨幹教師肥沃的土壤。學校先後獲得了“浙江省科研百強學校”、“衢州市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先進學校”等稱號。

學校文化

學校崇尚“嚴的管理,愛的教育”辦學理念,追求“特色化、現代化、國際化”的辦學目標,以“厚德、博學、嚴謹、善教”為教風,培養學生“樂學、善思、自主、合作”的品質,營造“尚學、求精、創新”的校園文化。

教學特色

信息化建設

學校在教育技術的套用已走在全市前列。一直以來,學校堅持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學校管理中作用,逐步實現信息環境下的教育管理智慧型化,建立了校園網路,校園寬頻無線網路實現全覆蓋,開通了大成國小門戶網、中國家政教育網、大成國小OA辦公系統網、大成國小網路教研平台、大成國小學科資源平台等,實現了行政、教育、教學、科研、檔案、後勤等方面的信息化、數位化。其中大成國小門戶網、中國家政教育網多次被評為浙江省、衢州市優秀教育網站。
學校還建有2個標準機房,每個教室都配備了先進的電子白板設備、實物站台等設施,讓每個教室都成為了多媒體教室。學校積極開展教育技術培訓活動,引導教師努力探索信息化環境下的教育教學規律,實現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的有機整合,推進校園信息化建設,從而帶動教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家政教育研究

10餘年來,在校長徐雪芳的引領下,全體教師潛心研究家政教育,經過了前期摸索、教材研發、規範實施、建設推廣等階段,成立了“衢州市家政教育研究會”,開通了“中國家政教育網”,發展了參與實踐的學校20多所,總計使用教材《家政教育》21000多冊,實現了“十所學校同參與、百名教師共研究、萬名學生共實踐”的良好局面,收穫了豐碩的成果,辦學特色逐步凸顯。
2003年,研究成果獲得省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
2005年,研究成果獲得衢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7年,家政教材被評為“全國優秀校本課程資源”;
2008年,該研究獲得省基礎教育優秀成果推廣二等獎,
2008年,課題獲得市重點規劃課題一等獎;
2008年,家政教育網獲得浙江省學科資源網站評選二等獎;
2010年12月8日,家政教育研究成果獲得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成果一等獎。

綜合實踐

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一直以“主導、整合、拓展”六字為實施方針,充分體現“活動、實踐、體驗”特點,在管理上形成“制度保障、梯級管理、全員參與”運行機制,形成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體系,設立教研組,1位專職教師,有了較為穩定的教師隊伍。通過幾年的實踐,成功地承辦了兩次浙江省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骨幹教師培訓活動,在衢州市以及柯城區兩級國小綜合實踐活動首屆課堂教學比武中分別獲得第一名,多次承擔省內外兄弟學校的參觀學習。在此基礎上,我校積極邀請專家會診、座談,召開主導課程《家政教育》的發展大討論活動,以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更深層次的發展之路。

家校教育

學校重視親職教育研究,早在2004年就成立親職教育研究會,該會堅持以“三位一體話教育、六年統籌促發展、千家活動建和諧”為導向,服務家長,著力提高廣大家長家教育子水平;服務學生,著力為學生營造寬鬆、有序、和諧的學習氛圍;服務學校,著力發揮親職教育研究會對學校民主管理的參謀監督作用;服務社會,全面展示大成國小親職教育成果。依託親職教育研究會,我們積極開展“家長客串老師進課堂”、“齊實踐、共歡樂、同成長”、“三級論壇”(校級專家論壇、年級專題論壇、班級特色論壇)等活動,多角度促進學校教育與親職教育的有機融合,為親職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架設一座“家校心橋”。

對外交流

學校堅持對外開放原則,以樹立國際化教育意識、搭建國際交流平台、孕育外語教師隊伍為舉措,以建國際友好學校為主要抓手,搭建與國際教育接軌的橋樑與渠道,實現與國際化教育教學對接、學術互通。目前,學校已先後與日本、美國、韓國、加拿大、台灣、德國等國家建立交流與合作。

學校榮譽

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指導下,學校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方針,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求發展、以特色樹形象“,堅持“抓細節促規範管理、重實踐強素質教育、講人本創和諧校園”,開放辦學,勇於創新。在學校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先後榮獲“全國‘雙合格’優秀示範家長學校”、“浙江省校本教研示範學校”、“浙江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強學校”、“浙江省綠色學校”、“中國WHO健康促進學校(金獎)”等100餘項省市級榮譽。

地圖信息

位置:柯城區荷花東路127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