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遠自邇,登高自卑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是“四書五經”《中庸》中的一句警世名言,其意思是說,要想走很遠的路,到達遠大的目標,就必須從近處開始;要想登上高山之顛,極目遠眺,一覽眾山小,就必須從山腳起步。這和老子所說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荀子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有異曲同工之妙。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行遠自邇,登高自卑
  • 創作年代:秦代創作,西漢整理
  • 作品出處:《中庸》
  • 文學體裁:古文
  • 作者:戴聖
原文,注釋,譯文,出處,讀解,今日感悟,廣益中學校訓,

原文

君子之道,辟(1)如行遠,必自邇(2);辟如登高,必自卑(3)。《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4)。”子曰:“父母其順矣乎!”(第15章)

注釋

(1)辟:同“譬”。(2)邇:近。(3)卑:低處。 (4)“妻子好合……”:引自《詩經·小雅·常棣》。妻子,妻與子。好合,和睦。鼓,彈奏。翕(xi),和順,融洽。耽,《詩經》原作“湛”,安樂。帑(nu),通“孥”,子孫。

譯文

君子實行中庸之道,就像走遠路一樣,必定要從近處開始;就像登高山一樣,必定要從低處起步。《詩經》說:“妻子兒女感情和睦,就像彈琴鼓瑟一樣。兄弟關係融洽,和順又快樂。使你的家庭美滿,使你的妻兒幸福。”孔子讚嘆說:“這樣,父母也就稱心如意了啊!”

出處

出處:西漢·戴聖《禮記·中庸》

讀解

老子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都是“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的意思。
萬事總宜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否則,“欲速則不達”,效果適得其反
一切從自己做起,從自己身邊切近的地方做起。要在天下實行中庸之道,首先得和順自己的家庭。說到底,還是《大學》修、齊、治、平循序漸進的道理。

今日感悟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是“四書五經”《中庸》中的一句警世明言,其意思是說,要想走很遠的路,到達遠大的目標,就必須從近處開始;要想登上高山之顛,極目遠眺,一覽眾山小,就必須從山腳起步(“自卑”和今日說的自卑是兩回事,是自從卑微、低處之意)。這和老子所說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荀子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有異曲同工之妙。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雖然講的只是日常生活中細微道理,但其中有著深刻的寓意。它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首先必須有一個遠大而確定的目標,但實際做起來,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幾步一個台階,不可操之過急。否則,欲速則不達,適得其反。引申到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就是要發揚一種求實務實的科學精神,就是做學問切忌華而不實的作風。既要緊盯學科領域裡的理論最前沿,密切關注社會、國家甚至整個人類生存發展過程中最深刻的問題,又要從最基礎的理論知識開始,扎紮實實,打好基本功。要把遠大的目標和務實的行動結合起來,循序漸進,切忌好高騖遠
做學問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實實在在的鑽研,反反覆覆的磨礪,滴水石穿篳路藍縷,做學問的功夫才能從較低的境界逐漸升華到較高的境界。對此,著名學者王國維有一句風趣而形象的名言:“古今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立高樓,望盡天涯路。’此謂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謂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意思是說,要想學問有成,必須經歷三個階段:第一要有獻身學術的勇氣和心理準備;第二,要持之以恆,鍥而不捨,要有為學問獻身的精神;第三,一旦學問做到了很高的境界,就可以縱橫捭闔,運籌帷幄,即使在平凡中亦能洞察到深刻。
正如《紅樓夢》中所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的確,做學問正象佛教里的苦修一樣,要達到涅槃的境界,必須從每日的“讀經”、“打座”等一招一式做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矢志不渝,持之以恆,才能終成學術“正果”。
目前學術界華而不實、投機取巧的風氣甚囂塵上,比如剽竊別人的觀點,拷貝他人的論文之類的行為屢見不鮮。這種行徑可能會在短期內撈到一些利益,但自己的學養未見提高,最終於社會、科學研究和自己的事業都是百弊而無一利。
縱觀古今中外,大凡既有崇高理想,雄心壯志,又能扎紮實實,勤勤懇懇的人,最終都能名垂青史。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
司馬光立志編撰《資治通鑑》這部巨著,為此,他夜以繼日的讀書,查閱文獻,收集資料。為了能夠用功而不懈怠的讀書,他專門做了一個圓木枕頭,並給它起了個有意思的名字,叫“警枕”。當讀書睏倦時便在木板上稍睡片刻,身子一動,枕頭滾到地上,腦袋就重重地磕在木板上,這樣就會立即驚醒,於是爬起來繼續攻讀。
就這樣,司馬光歷時十九個年頭,“遍閱舊史,旁采小說”,對一千多年的歷史事件人物進行分析研究,寫出了《資治通鑑》草稿。然後又刪繁就簡,取精用宏,修成了一部上至戰國,下至五代,囊括16個朝代,1362年歷史,共294卷,300多萬字的鴻篇巨製《資治通鑑》。據說,這部書成書以後,底稿就足有兩大屋之多。
所以,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鍥而不捨,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對此,馬克思的話更有說服力:“在科學的路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廣益中學校訓

據廣益中學校長章顯林介紹,廣益中學由英國倫敦基督教公誼會於1892年2月創辦。1894年,經清川東道台批准為廣益書院,1898年改稱廣益學堂。1904年,更名為廣益中學。1928年,學校與英國倫敦基督教公誼會脫離關係,由國人楊芳齡接辦任校長,改稱重慶市私立廣益中學校。
1934年,楊芳齡校長總結辦學42年的經驗,為勉勵師生業精於勤,努力進取,進一步推動廣益發展,特取《禮記·中庸》中的“行遠自邇,登高自卑”作為校訓。“邇”即近,“卑”即低。喻義從基礎開始,由近及遠,由低到高。事業上,“行遠”是積累、“登高”是成就,“行遠”與“登高”體現了“積累”與“成就”的辯證關係;在做人上,“行遠”即樹立遠大理想,“自邇”則要求腳踏實地;在做事上,“登高”即應有攀登事業和科學高峰的抱負,“自卑”即指必須具有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務實精神。
雖然經歷了教會辦學、私立中學、公辦中學和文革後恢復和百年校慶後的振興發展等不同歷史階段,但廣益中學重視基礎教育在人生髮展中重要地位的指導思想始終未變。“行遠自邇、登高自卑”校訓一直傳承至今,經由下而上、自上而下多次討論,並徵求部分教育專家意見後,形成共識,將校訓上升為辦學理念。
學校還強化了“一訓三風”,即校訓:行遠自邇、登高自卑;校風:文明、進取、求實、創新;教風:守德、樹人、學高、嚴謹;學風:勤學、求真、多思、重行;確立了“師德高尚、愛崗敬業、業務精良、教書育人、團結協作”的教師發展目標和“做真人,志趣高遠;求真知,學業精深;尚踐行,成才報國”的學生培養目標。明確了“秉承傳統、注重創新、突出特色、和諧發展”的辦學思想和“愛國愛校、治學嚴謹、尊師勤學、文明活潑”的辦學傳統,建立起廣益中學理念文化的核心體系。
而今,從校門到教學樓到辦公樓,師生們隨處可見“一訓三風”。悠久的歷史、優良的傳統、優雅的環境與“知校、愛校、興校”的系列活動,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團隊精神教育相結合,構成了廣益中學人文教育的豐富內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