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金融與投資心理學(原書第6版)

行為金融與投資心理學(原書第6版)

本書第6版,有以下特點:

介紹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偏差,分析了心理偏差對投資決策的影響;

增加了一章有關投資生理學的內容,討論了基因學、神經科學的最新發展,以及荷爾蒙、衰老和天性如何影響投資行為;

增加了一項控制偏差的策略,幫助讀者了解市場心理以及學會如何利用市場心理;

實證案例、章節小結和章後討論題可以幫助讀者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效。

本書更新了這一領域的zui新成果,對於普通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都很有價值,學習投資學、投資組合管理和行為金融專業的高年級學生也應該對此有所了解。

基本介紹

  • 書名:行為金融與投資心理學(原書第6版)
  • 作者:[美] 約翰 R. 諾夫辛格(John R.Nofsinger)
  • 原版名稱:The Psychology of Investing,6th Edition
  • 譯者:鄭磊 鄭揚洋
  • ISBN:978-7-111-62120-1
  • 頁數:220頁
  • 定價:59.00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04
  • 開本:16開
目錄,譯者序,前言,作者簡介,

目錄

獻 詞
譯者序
前 言
第1章 心理學與金融 / 1
傳統金融與行為金融 / 3
預測 / 5
行為金融學 / 8
認知錯誤的原因 / 9
心理偏差對財富的影響 / 11
後續章節的內容概要 / 12
第2章 過度自信 / 15
過度自信會影響投資決策 / 17
過度自信的心理與風險 / 22
知識錯覺 / 23
控制錯覺 / 26
網上交易 / 29
第3章 自豪與懊悔 / 32
處置效應 / 33
處置效應與財富 / 34
避免懊悔及尋求自豪測試 / 35
兌現收益過快,持有虧損股過久 / 39
處置效應與訊息 / 40
參考價格 / 41
處置效應是否會影響市場 / 44
處置效應與投資者老練度 / 45
買回之前賣出的股票 / 46
第4章 風險感知 / 49
賭資效應 / 50
風險迴避效應(蛇咬效應) / 51
翻本效應 / 51
對投資者的影響 / 53
稟賦效應(現狀偏差效應) / 54
投資風險感知 / 56
記憶與決策 / 57
認知失諧 / 58
第5章 決策框架 / 66
思維框架與選擇 / 67
框架效應與投資 / 69
思維模式與決策過程 / 73
測試思維模式 / 74
風險框架效應與思維風格 / 75
投資決策的框架效應 / 77
第6章 心理會計 / 83
心理預算 / 85
沉沒成本效應 / 88
經濟影響 / 89
心理會計與投資 / 92
第7章 構建投資組合 / 100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 / 101
心理會計和投資組合 / 102
風險感知 / 103
構建行為投資組合 / 106
初級分散化投資 / 111
第8章 代表性與熟悉程度 / 116
代表性 / 117
代表性與投資 / 118
熟悉程度 / 123
不熟不投 / 123
熟悉帶來的投資問題 / 130
熟悉帶來的思維偏差和代表性思維偏差的共同影響 / 132
第9章 社互動動與投資 / 134
談投資,發推特 / 135
社交環境 / 137
投資俱樂部 / 140
媒體 / 142
從眾效應 / 145
聚焦短線投資 / 148
第10章 情緒與投資決策 / 151
情感與決策 / 152
情感與金融 / 153
情緒 / 163
市場泡沫 / 165
投資的快感 / 166
第11章 自我控制與決策 / 169
短線與長線 / 170
控制自我 / 171
儲蓄與自我控制 / 172
401(k)計畫和個人退休金賬戶計畫 / 173
自我控制與股利 / 174
戰勝心理偏差 / 176
其他經驗法則 / 179
投資顧問是必需的嗎 / 180
善用心理偏差 / 181
第12章 投資生理學 / 187
性別 / 188
渾然天成還是後天培養 / 191
生理學 / 198
基因經濟學 / 201
認知能力退化 / 203
注釋

譯者序

人類的任何行為都有社會和個人的心理背景,金融活動也不例外。在國內,提到金融,一般指的是巨觀金融,如貨幣、銀行、國際金融等;在歐美,往往指的是公司金融、個人的金融行為等。而對於大腦和神經的研究與心理學以及微觀金融的結合,形成了一個嶄新而趣味橫生的交叉學科領域—行為金融學。這是一個快速發展並越來越引起關注的領域,對於投資而言,我們看到的市場表現背後,操盤的都是一個個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他們可能是你,是我,是他,既有個人投資者,也有專業的投資經理。即便是後者,雖然受到機構制度的限制,那些實際決策者仍然是個人。正是一個個獨立的個人參與者的投資判斷和操作,匯成了市場的交響樂。每個參與者都有份,既重要又並非不可或缺,而人與人之間、人與媒體或媒介之間、人與市場之間,都存在著錯綜複雜的動態的相互影響。
作為經濟活動的微觀金融行為,必然離不開人的心理活動,而大家都承認,世上人心最難測。從實踐意義上看,如果你了解投資者的心理共性特徵,就有可能預測他在特定市場條件下的行為表現。在此基礎上,你也應該知道自身會碰到的心理陷阱有哪些,從而有意識地加以避免和防範。本書告訴讀者,這些可以預期的投資者心理特徵是怎樣的,有哪些研究成果支持了這些結論。
這本書並不厚,但是全面地介紹了投資心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是行為金融領域的權威著作。本書第5版也是由我翻譯的,第6版中增加了生理學和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作為譯者我很高興向大家隆重推薦本書。本書的作者是著名行為金融學家約翰 ? 諾夫辛格教授,他每隔兩三年就會修訂再版。諾夫辛格教授不是簡單地列舉投資者的心理偏差,而是從這些心理偏差對投資決策的影響角度進行分門別類的深入分析,具體解剖各種投資心理,特別是股市參與者的投資心理。
閱讀這本書,深入了解投資者的心理偏好,目的是知己知彼,戰勝自我,跑贏市場。作為行為金融學的研究者和專業投資銀行從業人士,我認可基於基本面分析的價值投資,也同意技術分析派在特定條件下是有效的,但我認為,若想在瞬息萬變的二級市場上站穩腳跟,重要的是了解不是投資對象的基本面變化在驅動市場,而是市場參與者的心理和由此導致的行為,形成了波譎雲詭的市場表現。指數曲線、股價平均線、K 線、MACD 等技術分析對象,是資金運動的軌跡,本質上是聚合了許許多多投資者心理活動的外在表象。當然,影響人的心理和情緒的外在因素很多,這方面的研究還在不斷深化,但這個方向是正確的。找到影響投資者心理的主要因素,判斷其中哪些是在當前市場最顯著的因素,就能基本了解市場的變化趨勢。同時,明白人性的弱點所在,努力避免自己犯同樣的錯誤,這是跑贏市場的必要條件。
投資市場上每天都在進行博弈對決,勝利者是那些比別人做得更好的人。在別人不懂得自身的弱點而犯錯時,如果你知道這一點,並且能克服,做正確的事,就能戰勝大多數人,從而跑贏市場。達到這個境界是不容易的,但是至少你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對於想了解投資心理學的讀者來說,如果能夠通過本書掌握投資心理,當然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情,不過,知識只是顯性的,技能才是隱性的,並不容易習得。如果你留意觀察和思考,對行為金融有一定了解的話,這本書提綱挈領,能夠更好地幫你總結和提升投資能力。
知人者智,勝己者強,希望廣大讀者朋友能夠開卷有益,也希望投資市場的搏擊者都能從中有所收穫。
最後,感謝朱紅燕、崔偉民、周虹、王占新、張莉和徐慧琳等人在翻譯、校訂過程中的支持、參與和寶貴建議。
鄭 磊

前言

有一則古老的華爾街格言說的是:市場被兩個因素驅動著—恐懼和貪婪。很多人會說,貪婪在20世紀90年代高科技股票泡沫期間主導了市場,而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則是恐懼情緒控制了人們的行為。儘管這話說得沒錯,但這種界定未免過於簡單化了。人類的頭腦和情感如此複雜,僅用恐懼和貪婪情緒來解釋人們在決策中所受到的影響,顯然是不夠的。本書是最早探索這一重要且引人入勝的主題的專著之一。
由於傳統金融學主要關注於開發供投資者最佳化期望回報和風險的工具,所以討論(心理對投資決策的影響)這一主題的書籍較為少見。傳統金融學領域碩果纍纍,包含諸如資產定價模型、投資組合理論和期權定價等方法。儘管投資者應該在其投資決策過程中使用這些工具,但他們通常沒有這樣做,原因就在於心理效應對投資決策的影響要遠大於財務理論。不幸的是,心理偏差會影響投資者做出正確的決定。通過學習和了解這些心理偏差,你可以戰勝它們,獲得更多的財富。
你會留意到,本書大多數章節在結構上是相似的。首先是用日常行為事例(如駕駛一輛轎車)對心理偏差做出描述,然後分析該偏差對投資決策的影響,最後引用學術研究成果說明投資者中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
我們對投資者心理學的認識正在不斷深化。本書第6版中增加了一個講述投資生理學的全新章節。這一章對比了先天和後天因素的不同作用。我們對風險的容忍度在多大程度上來自我們的經歷,在多大程度上來自我們的基因、荷爾蒙和身體老化?這是一個有趣的新研究領域,隨著人類基因組圖譜的繪製,將會涉及更多生物學和投資方面的學術討論。
本書的內容並非是要取代傳統金融中的投資理論,了解心理偏差,是對傳統金融工具的一種補充。
新增的內容
第1章 心理學與金融
增加了對新生理學的討論。
第2章 過度自信
增加了一個小節“是誰過度自信”。
第3章 自豪與懊悔
增加了對處置效應與投資授權之間關係的討論;增加了對買回以前持有股票的討論;拓展了參考點調整的討論。
第4章 風險感知
刪去了“渾然天成還是後天培養”一節;討論了市場周期中風險規避的變化;增加了兩個關於認知失諧的研究成果。
第5章 決策框架
增加了一個小節討論社會保險的框架效應;增加了對專業投資者和風險回報框架效應的討論。
第6章 心理會計
增加了一個小節討論金錢是否會讓人快樂;加入了對心理會計和禮品卡的討論。
第7章 構建投資組合
增加了對仙股的討論;增加了對匹配多重投資目標的小型投資組合的討論;討論了投資者的經驗對“1/n”原則的影響。
第8章 代表性與熟悉程度
增加了一個小節討論熟悉程度和公司名稱的影響;在本土效應中增加了對資產定價的討論。
第9章 社互動動與投資
增加了關於社交媒體的研究成果;增加了一個關於“瘋狂金錢”節目的研究成果;刪去了“速度並非制勝關鍵”一節。
第10章 情緒與投資決策
增加了對天氣、心情和風險規避的討論;增加了電視連續劇大結局對投資者情緒的影響;討論了以自殺率度量的社會負面情緒與股市回報率之間的關係。
第11章 自我控制與決策
增加了控制偏差的第六個策略;修改了“善用心理偏差”這一小節;在該小節中加入了通過社會影響增加儲蓄的內容。
第12章 投資生理學
將“次貸危機的心理學”全章刪去,改為“投資生理學”。

作者簡介

約翰 R. 諾夫辛格
(John R. Nofsinger)
約翰 R. 諾夫辛格 美國阿拉斯加安喀拉蚩大學金融學 William H. Seward 講席教授,行為金融領域的世界級專家。他經常在投資管理行業、高校和大型學術性會議上擔任演講嘉賓。他的觀點經常見諸《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財富》《商業周刊》《聰明錢》《基金雜誌》《華盛頓郵報》《奈特利商業報告》等財經媒體。
他是6部交易類書籍、教材和學術著作的作者(或合作者),這些書已被譯成7種文字出版。諾夫辛格教授是一位聲譽卓著的學者,他在本領域的權威學術期刊(如《金融學雜誌》《商業雜誌》)以及實務類期刊(如《金融分析師雜誌》《財富管理雜誌》)上發表了30多篇論文。他也為私營企業、紐約證券交易所、CFA協會和政策智庫提供過研究服務。他的學術研究活動曾多次獲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