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連珠效應

行星連珠效應是以太陽為圓心,數顆行星夾角為一定最少的度數內(如1982年的九星連珠)。行星連珠據坊間稱為引發引力不平衡而導致天災的原因,當然這是至現時為止還沒有科學根據的說法。另一說法:金木水火土這五顆能以肉眼看到行星有三顆(或以上)在一個時段內(在兩三天至半個月內)集中在清晨或黃昏出現在同一方位上。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一般來說行星必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相對於月球)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2007年5月,發現了已知最熱的行星(攝氏2040度)。隨著一些具有冥王星大小的天體被發現,“行星”一詞的科學定義似乎更形逼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