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研究與社會工作

基本介紹

  • 書名:行動研究與社會工作
  • 作者:楊靜 夏林清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9755143
  • 品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外文名:Action Research and Social Work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頁數:457頁
  • 開本:16
  • 定價:99.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行動研究與社會工作》適合社會工作教育和實務工作者以及致力於社會發展的NGO工作者參考和閱讀。

作者簡介

楊靜,中華女子學院社會工作系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工作碩士、博士,中華女子學院社會工作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朝陽區近鄰社會服務中心機構理事長。2007年起師從台灣夏林清教授學習行動研究,並致力於在社會工作教育和實務界推動行動研究的工作。主要研究領域:婦女社會工作、社區工作、性別視角的婦女問題等。主要學術著作有:《政治理想與現實衝突——女領導幹部生命故事研究》《在地人形——農村社區組織工作探索》《行在路上——變遷和發展中的社區工作探索》。夏林清,教授,獲哈佛大學咨商與諮詢心理學碩士、博士學位,師從哈佛大學著名教授Donald A.Schon(唐納德·A.舍恩)。台灣行動研究學會創會理事長。系統地翻譯和介紹了國外以DonaldA.Schon為代表的行動研究者的著作並在台灣實踐和推動行動研究三十餘年,豐富和發展了行動研究。主要譯著有《行動科學》(2012)、《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2007)、《改變:問題形成和解決的原則》(2007,與鄭村棋合譯)、《行動研究方法導論》(1997)、《反映回觀:教育與諮詢實踐的案例研究》(20lO),發表論文幾十篇。著有《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2012)。

圖書目錄

行動研究——一種促進改變的知識典範
行動研究的雙面刃作用——專業實踐與社會改變
從個人到公共——抵抗與轉化的教育行動研究
社會地景中的實踐者:行動研究作為方法的實踐路徑知識——“如何成為一個好的實踐者”的心得筆記
生產“相遇的知識”以及論文口試儀軌的轉化
回觀歷史辨識經驗尋找變的力量——一個社會工作者的行動研究
社會工作教育中的行動研究
召喚行動者的歸來——社會工作教育與行動研究
作為中國社會工作教育方法學的服務學習
證照制度對台灣社工專業發展的影響
用行動研究方法進行的課程改革——以C校社工教師十年來的專業教育經歷為例
行動中探索本土實習教學模式的經驗——以中華女子學院社會工作係為例
社會工作實踐中的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式性別平等政策倡導——探索治理出生性別比失衡治本之策
悄然而深刻的變革——修訂村規民約的社區實踐
從合陽模式到陝西模式——推動農村婦女參與村莊治理的行動研究
從社區心理學到社區工作——社會變革取徑的專業實踐發展
方案外包(購買服務)對人民團體(NGO)組織發展的影響
我在邊陲的難題——與南台灣社會工作機構協同探究的實踐經驗
公平社會轉型的微觀基礎——建築工人的社會工作服務
從病態到啟動力量——挑戰台灣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典範
從對話與行動中發育底層自覺——轉型陷阱中進步社會工作的底線干預
實踐者的行動研究
在香港與同代基層女工共謀變革尋求自主的實踐
穿越時空遇見——“社會實踐”與“家”的共振對話
實踐行動推進改變的專業學校護理工作——阻擋學校護理勞務委外醫療院所
社會實踐的轉折與返身——去歷史感的浮現與拆解
在關係的細緻對待中挑戰固有策略——記北京近鄰機構管理與團隊建設中的變
錯覺和反差中的螺旋前行——一個“野生”的專業實踐者漫長而有脈絡的
成長路徑
我的NGO之“道”
社工轉向——二十年置身社會運動田野的行動研究

文摘

著作權頁:



呼喚一種從淚水交織中產出的知識
我發現,這些年來與夥伴們對知識的尋尋覓覓,往往是因著一些淚水
——是因為有人不想再流淚,或是為了把淚流出來;
——是因為堅決投身的意志,後面的那幾滴眼淚;
——或者他就是想明白,所愛的人眼淚里的奧秘。
眼淚的敵人是ging(閩南語“硬撐”之意)。
像是被許多亂七八糟流刺網一樣的東西ging住,我也被自己ging住。
ging的結果,讓自己對許多事情盲目而冷酷。
ging自己的架子和顏面、ging怕泄露自己的無知與無能、ging怕犯錯、ging自己的權力與利益、ging別人怎么看自己、ging要別人跟自己一樣、
ging自己要像別人一樣、ging!ging!ging!ging!ging!ging!……
別再硬ging了!
一起抱頭痛哭吧。
讓知識從淚水的交織中解放出來。
淚水是意義的結晶,種類如天上繁星。她在深處訴說著你我斑斑的社會文化地理歷史,呼喊著人與人間的“千溝萬壑”(夏林清語),和穿越的想望。
她可以幻化為文字,為歌聲,為圖畫,為舞姿,為沉靜的省思,為堅忍的行動。
當然她也可以是研究動機,可以是研究歷程,可以是研究發現,更是對待彼此的研究倫理(但是最好不要變成展演炫耀的研究效度!)。
她可以在研究者、(所謂的)被研究者、讀者之間,跳動穿梭。
論文口試的時候也一樣。學術研討會也一樣。不管是誰,老師也好,學生也好,作者也好,讀者也好,研究者也好,被研究者也好,沒人規定不可以一起流淚。
若你流淚獨行,或許你可聽見,一個戴墨鏡的人,對街吹奏薩克斯風的聲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