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收穫

血色收穫

《血色收穫》是 2013年 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達希爾·哈米特

基本介紹

  • 作者:(美)達希爾·哈米特
  • 譯者:孫蓓雯
  • ISBN:9787513306751
  • 頁數:210
  • 定價:26.00元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5
  • 裝幀:平裝
  • 原作名:Red Harvest
  • 叢書:  午夜文庫:達希爾·哈米特系列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大陸偵探社受一名叫唐納德·威爾遜的人之託,派遣一名探員來到博生市,第二天卻發現威爾遜被人謀殺了。探員花了三天時間偵破這個案子,同時卻觸動了這個小城的罪惡勢力。意識到這個小城中各派勢力盤根錯節、污濁橫流之後,發誓要讓兇手得到懲罰的探員親手點燃了導火索,黑幫之間開始瘋狂地自相殘殺,博生小城陷入一片血色汪洋。
罪犯必須得到懲罰——哪怕代價是掀翻整座城市
入選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票選百大偵探小說
奠定達希爾·哈米特冷硬風格的處女作
不僅僅是犯罪小說,也是對美國黑暗與暴力的底層社會的經典探索
喬治·盧卡斯、科恩兄弟、貝托魯奇,以及更多著名導演的靈感來源
文學史上公認的里程碑之作。——《紐約時報》
令人驚嘆的成就;僅靠這一本書即寫盡了暴行、恐懼和犬儒主義。——安德烈·紀德,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作者介紹

文學成就比肩海明威、福克納、馬爾克斯的大師
改變偵探小說書寫規則,引領“美國革命”的巨匠
硬漢派小說鼻祖,“黑色電影”的創始人
被譽為歐美偵探文學最後一位先知
* * *
達希爾·哈米特全名薩繆爾·達希爾·哈米特,出生於美國馬里蘭州西岸的聖瑪利縣,在費城和巴爾的摩長大。 哈米特十三歲輟學,之後數年間做過報童、碼頭裝卸工、機關勤雜人員和證券公司小職員,後來加入位於巴爾的摩的“平克頓全國偵探事務所”。一九一五年至一九二一年期間,他在平克頓事務所任職,這段經歷為他後來創作偵探小說提供了廣泛的素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達希爾應召入伍,但是後來因結核病而被迫長期療養,繼而導致他的婚姻破裂。之後他開始依賴酒精,曾嘗試廣告業,最終踏上了寫作一途。他貧寒的出身、在下層社會摸爬滾打的青年時代,以及在當時全美最大的平克頓偵探社任職多年所獲得的豐富經驗,使他的作品獨樹一幟,無可替代。
哈米特的寫作生涯可謂輝煌。正是他開創了書寫“硬漢派”推理小說的先河。美國當代最重要的硬漢派大獎“達希爾·哈米特獎”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在硬漢派和犯罪小說史上的地位,相當於古典推理界的愛倫·坡加上柯南·道爾。他與同時代的雷蒙德·錢德勒一起,將硬漢偵探文學發展為現實主義色彩濃厚、廣受讀者喜愛的文學類型,隨後這一類作品又衍生出許多旁支,諸如法庭程式小說、犯罪小說、警察小說、間諜小說和國際政治小說等。此類作品今日的繁榮,哈米特作為創始者之一,功不可沒。
哈米特一生只創作了五個長篇故事,一個中篇故事和一些短篇小說,但每一篇都成為影響深遠的經典作品。在美國當時經濟大蕭條,社會風氣日漸墮落,犯罪事件層出不窮的環境下,哈米特塑造的強硬而憤世嫉俗的偵探形象成為一種新型的英雄,為大眾所廣泛接受。他筆下的人物諸如薩姆·斯佩德,以及“大陸偵探社”中的無名探員都在偵探文學史上擁有重要的地位。哈米特不只是一個通俗小說家,更是一個繼承了馬克·吐溫、梅爾維爾的書寫傳統,擁有海明威般凌厲寫實的語言功力,擅長以跌宕起伏的節奏和簡潔明快的文筆準確描繪生活百態的文學大師。
哈米特曾在派拉蒙電影公司擔任編劇,他的小說被多次搬上銀幕,均取得巨大成功,其中《馬爾他之鷹》獲得三項奧斯卡大獎,成為黑白片的經典之作。哈米特也為派拉蒙公司創作了《十字街頭》、《守望萊茵河》等電影劇本,亦廣受讚譽。
生活中的哈米特是一位激進的反法西斯分子,一九三四年完成小說《瘦子》之後便封筆投入左派運動。他於一九三七年加入美國共產黨,二戰時入伍,退伍後一直致力於政治活動,並兩次入獄。
一九九九年,“美國文庫”出版了《哈米特集》,收錄了他的全部長篇小說,對達希爾·哈米特為美國文學所做出的貢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綠鞋女人和灰衣男人
第二章 毒鎮的沙皇
第三章 黛娜·布蘭德
第四章 颶風街
第五章 伊萊休講道理
第六章 低語者的窩
第七章 引君入瓮
第八章 押賭庫珀小子
第九章 黑刀
第十章 追擊犯罪:男女皆可
第十一章 一把好湯匙
第十二章 新交易
第十三章 兩百元零一角
第十四章 馬克斯
第十五章 雪松山小酒店
第十六章 傑里出局
第十七章 雷諾
第十八章 畫家街
第十九章 和平會議
第二十章 鴉片酊
第二十一章 第十七起兇殺案
第二十二章 冰錐
第二十三章 查爾斯·普羅克特·道恩
第二十四章 通緝
第二十五章 威士忌鎮
第二十六章 勒索
第二十七章 倉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