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細胞直方圖

血細胞直方圖

血細胞直方圖是反映血細胞體積大小的頻率分布圖。

WBC直方圖,RBC直方圖,PLT直方圖,

WBC直方圖

正常人WBC直方圖可見兩個明顯分離的峰,左峰為小細胞群(以淋巴細胞為主),右峰為大細胞群(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兩峰之間為中間細胞群(包括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小細胞群峰又高又陡,大細胞群較高較寬,中間細胞群一般為有一定寬度的平坦區。小細胞群峰越高,淋巴細胞比率越大;大細胞群峰越高,中性粒細胞比率越大;而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增多或出現病理性細胞時,中間細胞群峰值增高。例如白血病時外周血中出現大量幼稚細胞,多分布於中間細胞群及其附近,使峰尖增高,不同白血病類型出現特異性直方圖。
意義
(1)判斷白細胞計數時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白 細胞計數過程是先將稀釋的血液內加入溶血劑,使紅細胞 破壞,保留的白細胞通過小孔進行計數,但由於某些因素: ①如某些貧血的病理紅細胞,新生兒紅細胞對溶血劑有較 強的抵抗力,使之不溶解或不完全溶解而影響白細胞計數; ②血液內多數有核紅細胞,溶解後紅細胞的核當做白細胞 計數;③血小板聚集成團,誤計數為白細胞等。
(2)判斷直方圖是否符合篩選標準,決定是否進行塗片 鏡檢。儀器法白細胞“分類”(特別是電阻法,僅是體積的分 群)結果,只是用於健康體檢或無明顯血液學檢查異常結 果,白細胞各群分布直方圖正常的病人。換言之,當白細胞 明顯增高或減低或末梢血出現形態不典型或幼稚細胞時, 均可導致直方圖異常,此時細胞“分類”的結果是不準確的。 因此,使用血細胞分析儀進行白細胞“分類”時,應具備: ①病人白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血紅蛋白含量均在正常范 圍內;②白細胞體積分布直方圖完全正常的情況下,才能作 為白細胞分類結果用於臨床,否則必須塗片鏡檢。

RBC直方圖

是反映RBC體積大小或任何相當於RBC體積大小範圍內粒子的分布圖。正常RBC直方圖為偏態分布曲線圖,峰值表示一定數量的RBC體積的平均值,與RBC平均體積基本一致,正常人峰值一般在82-94fl之間。直方圖峰值變低,基底部增寬,說明RBC體積大小不一,與紅細胞分布增大一致。直方圖左移,提示RBC體積較小,如缺鐵性貧血病人的RBC直方圖明顯左移,基底部顯著增寬。直方圖右移,提示RBC體積較大,見於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和新生兒。RBC直方圖有時出現雙峰,是貧血治療有效的證據,多見於缺鐵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病人治療後。
意義
紅細胞直方圖結合參 數對貧血的鑑別診斷很有價值,通過觀察圖形峰的位置,峰 底寬度,峰頂的形狀及有無雙峰現象來判斷貧血的類型。

PLT直方圖

是反映PLT體積大小分布頻率的分布圖,正常PLT直方圖呈左偏態分布,峰值一般在6-10fl之間,直方圖左移,提示PLT體積偏小,直方圖右移,提示PLT體積偏大。直方圖尾部抬高或在20-30fl處出現另一個波峰,提示血液中可能存在較多的小紅細胞、紅細胞碎片、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凝集及纖維蛋白等。缺鐵性貧血病人的PLT直方圖尾部明顯抬高、PLT減少及其治療過程中的直方圖多呈波浪狀。
意義
由於血小板測量與紅 細胞測量在同一個通道內,只不過是由於血小板體積與紅 細胞體積有明顯的差異,儀器設定了特定的閾值,將高於閾 值者定為紅細胞,反之為血小板。但實際並非如此,紅細胞 群體中有極少部分可落在血小板的閾值內,而大血小板可 誤認為紅細胞。儀器為了補償由於大血小板的損失,根據 血小板圖形的波峰、半波寬等特點,計算出“丟失”的面積, 作為血小板計數的補償。但這種補償建立在圖形基本正常 的情況下,由於各方面因素做出圖形明顯異常者,影響血小 板計數和MPV(其也是通過直方圖演算而來)試驗結果,因 此,分析血小板直方圖是血小板檢測分析後質控的重要步 驟。血小板直方圖對於醫生作為診斷與治療依據價值不 大。通過觀察血小板直方圖可反映被測標本中小紅細胞、 大血小板、紅細胞碎片及血小板聚集對血小板計數及MPV 值的干擾,必要時做血塗片檢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