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淨化學(第3版)

血液淨化學(第3版)

《血液淨化學(第3版)》是2010年10月1日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質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血液淨化學(第3版)
  • 作者:王質剛
  • 出版社: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 ISBN:978753044804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血液淨化學(第3版)》第3版,共26章。《血液淨化學(第3版)》全面介紹了血液淨化的基本理論和與時俱進的現代理念;概述了血液淨化的基本設備和新的進展;全面闡明了血液淨化新技術、新方法、新模式;重點描述了血液淨化相關的臨床問題,包括透析治療急、慢性併發症以及引起這些併發症的新機制、新理論,具有21世紀本領域進展的新理念、新觀點。
新版提出“體外循環療法(extracorporeal treatment,ECT)”,內容涵蓋傳統的體外循環(circulation),即心肺分流術(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以及血液淨化(blood purification,CBP)和體外循環器官支持(extracorporeal organ support,ECOS)的新技術,順理成章的浮現出“體外循環生命支持系統(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system,ECLS)”的新概念。如針對MOF和Sepsis開展的連續血漿濾過吸附(coupled plasma filtration adsorption,CPFA)、血漿濾過吸附透析(plasma filtration ad-sorption dialysis,PFAD)以及體外膜式氧合法(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or,ECMO)在心肺衰竭中的套用,被視為ECLS中重要的技術支持。近年CRRT(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技術不斷革新,在搶救危重患者中發揮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足,將有可能被新的組合技術——雜合腎臟替代療法(hybrid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HR-RT)所替代;《血液淨化學(第3版)》還論述了人工肝(MARS、prometheus)在肝衰竭中的套用。吸附近年在血液淨化領域中倍加重視,發展了吸附、透析、濾過相結合的新技術,在多臟器衰竭、膿毒症以及風濕免疫性疾病中發揮藥物不能取代的作用。對於上述新視點和新技術《血液淨化學(第3版)》都做了專題論述。
另外,《血液淨化學(第3版)》也介紹了尿毒症毒素新發現和新認識,從而對防治透析慢性併發症提供理論依據和新的治療方法。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血液淨化療法的發展歷史和現狀
第二章 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
第一節 生物腎與人工腎
第二節 人工腎原理和生物物理學
第三章 透析器
第一節 透析膜及其進展
第二節 透析器分類與功能
第三節 透析器的功能進展
第四節 透析器的復用
第五節 透析器的功能評價
第四章 血液透析設備
第一節 血液透析機基本結構
第二節 透析液供給裝置
第三節 透析機監測裝置
第四節 超濾控制方式
第五節 透析中報警裝置
第六節 透析機添加功能
第七節 血液透析的其他附屬設備
第八節 透析機的發展前景
第五章 血液透析用水處理和透析液
第一節 血液透析用水處理的意義和方法
第二節 透析用水及處理設備
第三節 透析液成分及臨床意義
第六章 血液透析的抗凝方法
第一節 凝血狀態的評估
第二節 尿毒症患者的凝血狀態
第三節 抗凝劑的種類與特點
第四節 血液透析抗凝方案的確立
第五節 血液透析抗凝治療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七章 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血管通路的選擇及適應證
第三節 臨時性血管通路導管留置法
第四節 長期血管通路
第五節 血管通路的評價
第六節 血管通路與心功能的關係
第八章 血液透析指征和透析劑量
第一節 血液透析指征
第二節 血液透析禁忌證
第三節 血液透析劑量
第四節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重要性
第五節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評估標準
第六節 透析充分性的其他問題
第九章 血液透析及相關急性反應
第一節 延緩腎臟替代前腎衰竭的進展
第二節 血液透析誘導療法
第三節 血液透析準備
第四節 血液透析中的監護和管理
第五節 血液透析中技術故障及處理
第六節 血液透析相關急性反應
第七節 透析患者的實驗室檢查
第十章 血液透析療法的其他技術
第一節 超濾和序貫血液透析
第二節 碳酸氫鹽血液透析
第三節 高一低鈉序貫血液透析
第四節 低溫血液透析
第五節 無肝素血液透析
第六節 單針血液透析
第七節 血液透析中的營養療法
第八節 REDY吸附型透析
第十一章 血液淨化技術進展
第一節 短時高效血液淨化概述
第二節 高通量透析
第三節 高效血液透析
第四節 血液濾過
第五節 血液透析濾過及其變革型
第六節 推拉式血液透析濾過
第七節 長時間透析模式
第八節 生物濾過
第九節 生物人工腎
第十節 血漿置換
第十一節 蛋白A免疫吸附
第十二節 .血脂淨化
第十三節 攜帶型(穿戴式)人工腎
第十四節 腹水回輸
第十二章 體外循環治療技術進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高容量血液濾過的變異模式
第三節 血漿濾過吸附透析
第四節 連續血漿濾過吸附
第五節 雜合腎臟替代療法
第六節 分子吸附再循環系統
第七節 Prometheus
第八節 體外膜式氧合療法
第九節 白細胞去除療法
第十節 體外循環生命支持系統的構建
第十三章 連續性血液淨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連續性血液淨化的原理
第三節 連續性血液淨化的方式
第四節 連續性血液淨化治療的技術特點
第五節 連續性血液淨化技術的組成
第六節 連續性血液淨化的液體管理及監護
第七節 連續性血液淨化臨床套用
第八節 連續性血液淨化治療對藥物清除的影響
第九節 結語
第十四章 血液(漿)吸附療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血液(漿)吸附的發展歷史
第三節 吸附材料及吸附原理
第四節 血液(漿)吸附設備
第五節 血液(漿)吸附操作
第六節 血液(漿)吸附的臨床套用
第七節 血液(漿)吸附的不良反應
第十五章 特殊病情的透析療法
第一節 小兒血液淨化
第二節 老年患者透析
第三節 婦女妊娠期血液透析
第四節 終末期糖尿病。腎病與腎臟替代
第五節 腎移植患者圍手術期及移植腎失功後的血液淨化
第十六章 人工肝臟
第一節 肝臟的結構與功能
第二節 急性肝衰竭
第三節 生物人工肝
第四節 非生物人工肝的發展史與研究進展
第五節 非生物型人工肝的臨床套用
第十七章 血液透析急性併發症
第一節 首次使用綜合徵
第二節 症狀性低血壓
第三節 透析中高血壓
第四節 失衡綜合徵
……
第十八章 慢性透析患者併發症
第十九章 慢性透析患者代謝功能異常
第二十章 腹膜透析
第二十一章 急性腎衰竭
第二十二章 腎衰竭與透析治療的臨床藥理學
第二十三章 透析患者營養管理
第二十四章 透析患者運動療法
第二十五章 維持性透析患者的康復
第二十六章 血液淨化中心(室)質量管理
附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