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性眩暈

由血壓的偏高或者是偏低造成的眩暈。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血壓性眩暈
  • 所屬科室:內科 - 血液內科
  • 主要症狀:貧血、頸椎病
  • 類型:6
血壓性眩暈,注意事項,用藥指南,

血壓性眩暈

高血壓或低血壓均可引起眩暈。
低血壓的診斷常常被忽略,但並不少見,雖然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但其危害卻極大。低血壓分為原發性低血壓、直立性低血壓和症狀性低血壓三大類。直立性低血壓又可分為特發性體位性低血壓和繼發性體位性低血壓。
成年男性血壓一般不得低於13-15/8-9千帕(100-110/60-70毫米汞柱);成年女性不得低於發12-13/7-8千帕(90-100/50-60毫米汞柱)。
這一疾病引起的眩暈有以下特點:
(1)原發性低血壓的眩暈發病率,女多於男,老年人多於中青年人。
(2)由原發性低血壓引起的眩暈常在早晨起床時發作,或以臥位、蹲位、半坐位突然直立時發作。其症狀為不能久立,否則血壓迅速下降,出現眩暈、眼前發黑、面色蒼白、出汗甚至虛脫、暫時意識喪失而傾倒。如果眩暈發作時立即臥倒可以迅速緩解症狀。
(3)低血壓所致眩暈與內耳及腦部缺血有關,輕型的低血壓引起為輕度的大腦缺血、缺氧而致眩暈。表現為持續性頭昏、無力、眼前發黑,當體位改變為直立時症狀加重,伴有雙側耳鳴,但無聽力減退。雖然直立時有眩暈及自主神經症狀,但一般無自發性眼震,平衡功能亦正常。
(4)當站立過久、疲勞、飢餓或突然起立時立即發生眩暈或暈厥症狀,平臥休息片刻後可緩解,發作時常伴有耳鳴,但無聽力減退。
(5)原發性低血壓伴有椎-基底動脈硬化或頸椎病時,可發生前庭周圍性或前庭中樞性眩暈,出現自發性眼震或位置性眼震,常有一側前庭功能障礙、一側耳鳴及聽力減退。
血壓性眩暈的常見症狀
1.旋轉性眩暈 按其病因可分為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兩類。
(1)周圍性眩暈:是指內耳迷路或前庭神經的病變導致的眩暈症。常見於梅尼埃病<曾譯美尼爾病)、迷路炎、藥物性眩暈(用鏈黴素或慶大黴素等藥後引起的)及前庭神經炎等。
(2)中樞性眩暈:是指腦幹、小腦、大腦及脊髓病變引起的眩暈。常見於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顱內腫瘤、顱內感染、多發性硬化、眩暈性癲癇及外傷性眩暈等。
2.一般性眩暈
(1)心源性眩暈:常見於心律失常、心臟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暈:可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暈:常見於屈光不正、眼底動脈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4)血壓性眩暈:高血壓或低血壓均可引起眩暈。
(5)其它:急性發熱、胃腸炎、內分泌紊亂及神經官能症等均可引起頭暈
3、貧血 老人如有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的表現,應去醫院檢查一下,看是否貧血。
老年人如果不注意營養保健,很容易患貧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繼發貧血。
4. 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高,血流緩慢,造成腦部供血足,發生容易疲倦、頭暈、乏力等症狀。其中造成高血脂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時飲食結構的不和理。
5. 腦動脈硬化 患者自覺頭暈,且經常失眠、耳鳴、情緒不穩、健忘、四肢發麻。腦動脈硬化使血管內徑變小,腦內血流下降,產生腦供血、供氧不足,引起頭暈。
6. 頸椎病 常出現頸部發緊、靈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發麻、發涼,有沉重感。頸椎增生擠壓頸部椎動脈,造成腦供血不足,是該病引起頭暈的主要原因。
7. 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除頭暈之外,還常伴隨頭脹、心慌、煩躁、耳鳴、失眠等不適。
8. 心臟病 冠心病早期,有的人可能感覺頭痛、頭暈、四肢無力、精神不易集中等。主要是因心臟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造成供血不足而引起頭暈。
預防
對頭暈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預防。老人應定期作血壓、心音、心律,以及血常規、血脂、血黏度、腦電圖、腦血流圖、頸部x線等檢查,防患於未然。

注意事項

當血壓一直居高不下時,很多高血壓患者都採取各種方法把血壓降下去,以免血壓高帶來的一系列不適。專家提醒,在降壓過程中,也要注意一些問題,以免降壓不當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
注意事項
1、不要盲目降壓。首先弄清是否因腎臟疾病、嗜鉻細胞瘤、皮質醇增多症、妊娠中毒症、大動脈疾病等引起的高血壓。須找出病因 ,對症治療。
2、用藥劑量和種類不能雷同。應按病情輕重分級治療 ,並注意個體差異 ,藥量因人而異。
3、除輕型或剛出現的高血壓外 ,用藥儘量不要單一 ,應聯合用藥 ,複方治療。優點是產生協同作用 ,減少每種藥物劑量及其副作用。
4、堅持長期合理服藥 ,勤測血壓 ,及時調整劑量 ,鞏固療效。
5、宜逐漸降壓。對無併發症的患者 ,要求使血壓降至 140/9 0毫米汞柱左右。過度降壓可使腦、心、腎供血不足導致進一步缺血,輕者頭暈 ,重者導致缺血性腦中風和心肌梗塞。
6、合理服用降壓藥 ,不宜驟然停藥 ,以免引起血壓升高。
7、防止情緒激動 ,保證睡眠充足 ,心情舒暢。生活有規律 ,適當進行體育鍛鍊 ,如散步、體操、太極拳、氣功等。
8、戒菸、避免過量飲酒。防止飲食過膩過飽 ,宜清淡 ,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 ,少進食鹽和膽固醇過多的食物。

用藥指南

世界衛生組織於1978年提出高血壓病的藥物“階梯治療”方案。這方案具有治療簡化、副作用減少,對患者因病施治,針對性強的特點。用藥先從單一或簡單的給藥方式開始,療效不大或無效時,再逐步增加其它藥物。
第一步:利尿劑(如雙氫克尿塞)從排鈉和減低血容量著手,或用p—受體阻滯劑(如心得安)以減低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減低心搏出量,以達到降壓目的,若無效,則進行第二步治療。
第二步:可同時用兩種藥物治療,利尿劑加β—受體阻滯劑,或用其中的任何一種,另加其它一種降壓藥如利血平或甲基多巴等。利尿劑加利血平,或利尿劑加甲基多巴,或利尿劑加可樂寧,或β—受體阻滯劑(如心得安,或美多心安)加肼苯噠嗪。如仍無效,則進行第三步治療。
第三步:同時套用3種藥物,如利尿劑加β—受體阻滯劑加血管擴張劑(如阱苯噠嗪),若再無效,可改為第四步治療。
第四步:同時套用4種藥物,利尿劑加β—受體阻滯劑,加血管擴張劑,再加其他降壓藥如長壓定。
在治療中,血壓得到適當控制,經一段時間鞏固後,可試行減藥,即逐步“下階梯”的方法,直減至最少的藥物及最小的劑量,且仍使血壓穩定,得到適用於每個病人的藥物量,同時亦減少了藥物的副作用,療效可達個體最佳水準。本階梯療法適用於無合併症的病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