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蛾科

蠶蛾科

蠶蛾科,屬鱗翅目的1科。主要分布在衣索比亞區和東洋區,桑蠶為其代表昆蟲。屬完全變態昆蟲,歷經卵、幼蟲、蛹、成蟲4個發育階段。

基本介紹

科屬分類,種屬分布,形態特徵,生命歷程,常見種類,代表昆蟲,

科屬分類

蠶蛾(Arthropoda)、(Mandibulata)、(Insecta)、(Pterygota)、(Pterygota)、蠶蛾總科 ( Bombycoidea)的1科。通稱蠶蛾。
蠶蛾蠶蛾

種屬分布

該科主要分布在衣索比亞區和東洋區。在中國已知10多種。

形態特徵

成蟲中型,體粗壯,喙退化,不取食。雌、雄觸角均為櫛狀。翅闊。前翅5條徑脈(R)基部合成l柄,翅的頂角尖出,外緣呈波狀彎曲。後翅無翅經,Sc十Rl以橫脈與中室相連,A脈3條。足有綿毛。幼蟲身體光滑,第8腹節背面有1短尾角,胸部顯著隆起,趾鉤雙序中帶式,化蛹前幼蟲吐絲結繭。

生命歷程

桑蠶科昆蟲是全變態昆蟲,一個世代中,歷經卵、幼蟲、蛹、成蟲4個發育階段。在一年內自然發生的世代數稱化性,一年發生1代的稱一化性,發生2代的稱二化性,發生3代以上的稱多化性。熱帶地區還有終年不滯育的多化性品種。發育的溫度範圍隨發育時期而不同,大致在7~40℃之間,能正常發育的溫度範圍為20~30℃。
蠶蛾科翅脈蠶蛾科翅脈

常見種類

家蠶(Bombyx mori L.)是世界著名的絲蠶,原產中國,現已傳布世界各地。由野生馴化為家飼,在中國已有4000多年歷史。現在各地已育種分化為許多品種,絲色有白有黃。寄主為桑。

代表昆蟲

幼蟲
長圓筒形,由頭、胸、腹3部分構成。頭部外包灰褐色骨質頭殼,胸部3個環節各有1對胸足;腹部10個環節有4對腹足和1對尾足,第8腹節背面中央有1個尾角;第1胸節和第1至第8腹節體側各有1對氣門。剛孵化的幼蟲,遍體著生黑褐色剛毛,體軀細小似螞蟻,稱蟻蠶。蟻蠶借攝食桑葉而迅速長大,體色逐漸轉成青白。其體壁的表皮要發生多次脫換,這種現象稱蛻皮,是蠶體內咽側體分泌的保幼激素與前胸腺分泌的蛻皮激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蛻皮前,幼蟲停止食桑,吐絲於蠶座上,用腹足和尾足固定蠶體,靜止不動,稱眠。眠是分齡的界限,每眠一次增加1齡。體重和體積隨齡期增進而顯著增大。蛻皮次數的特性稱眠性,受遺傳控制,但生活條件的影響也能使眠性發生變化。桑蠶的眠性有三眠、四眠、五眠等;生產上常用的蠶品種是四眠5齡蠶。幼蟲生長到5齡第2~3日,可按特徵鑑別雌雄:雌蠶在第8和第9腹節腹面各有1對乳白色圓點,稱石渡氏腺;雄蠶在第9腹節腹面前緣中央有一乳白色囊狀體,稱赫氏腺(圖2)。5齡生長至極度時,體重約比蟻蠶增加1萬倍。此後逐漸減少食桑量以至停食。至前半身呈透明時,稱熟蠶,即開始吐絲結繭。結繭過程約需2~3日。幼蟲期的長短因蠶品種和飼育條件而異,一般春蠶在24~25℃下約為24~26日,夏秋蠶在26~28℃下約為21~23日。
熟蠶吐絲畢,體軀縮小略呈紡錘形,靜止不動,這時稱潛蛹(預蛹)。潛蛹是真皮層與舊幼蟲表皮分離並形成蛹表皮的時期,約需2日。化蛹蛻皮是蛻皮激素作用的結果。剛蛻皮的蛹呈紡錘形,乳白色,後轉深褐色。蛹體分頭、胸、腹3部分。雌蛹腹部大而末端鈍圓,第8腹節腹面正中線上有1條縱線;雄蛹腹部小而末端尖,在第9腹節腹面中央有1褐色小點(圖3)。一般蛹體重1.5~2.5克。蛹期體內劇烈地進行著幼蟲組織器官的破壞,成蟲組織器官的發生、形成,以及生殖細胞的發育、成熟等生理過程。化蛹後約14日左右完成成蟲發育,這時由腦神經分泌細胞合成並貯存在咽側體內的羽化激素,因光的刺激而分泌至血液中,約40分鐘後蛹便羽化
蛹
成蟲(蛾)
羽化後的成蟲,吐出鹼性腸液,以濕潤和松解頭端繭層,並用胸足撥開繭絲,從繭內鑽出。翅初柔軟褶疊,隨蛾體乾燥而展開。全身被覆白色鱗片,頭部兩側有1對複眼和1對具觸覺和嗅覺的雙櫛狀觸角,口器已退化。胸部前、中、後3個胸節腹面各有1對胸足,中胸和後胸背面各有1對翅。腹部雌蛾7節,雄蛾8節。雄蛾外生殖器由幼蟲的第9、10腹節變成,雌蛾的外生殖器由第8、9、10腹節變成。交配時雌蛾伸出產卵器,由誘惑腺釋放出性信息激素(桑蠶醇和桑蠶醛)引誘雄蛾,交配1.5~2小時即可產受精卵。一頭雌蛾約產卵400~700粒,其中絕大多數在羽化當日產下,至第3日結束。成蟲不攝食,交配產卵後約經10日左右自然死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