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繭草 (原變種)

蠶繭草 (原變種)是植物的一種,盛產于山東、河南、陝西、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及西藏等地。常生長在路邊濕地、水邊及山谷草地,海拔20-1700米處。朝鮮、日本也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蠶繭草
  • :植物界
  • :直立
  • 顏色:淡紅色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蠶繭草 (原變種)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橫走。莖直立,淡紅色,無毛有時具稀疏的短硬伏毛,節部膨大,高50-100厘米。葉披針形,近薄革質,堅硬,長7-15厘米,寬1-2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疏生短硬伏毛,中脈上毛較密,邊緣具刺狀緣毛;葉柄短或近無柄;托葉鞘筒狀,膜質,長1.5-2厘米,具硬伏毛,頂端截形,緣毛長1-1.2厘米。總狀花序呈穗狀,長6-12厘米,頂生,通常數個再集成圓錐狀;苞片漏斗狀,綠色,上部淡紅色,具緣毛,每苞內具3-6花;花梗長2.5-4毫米;雌雄異株,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紅色,花被片長橢圓形,長2.5-3毫米,雄花:雄蕊8,雄蕊比花被長,雌花:花柱2-3, 中下部合生,花柱比花被長。瘦果卵形,具3棱或雙凸鏡狀,長2.53毫米,黑色,有光澤,包於宿存花被內。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生長環境

常生長在海拔20-1700米的路邊濕地、水邊及山谷草地。

分布範圍

盛產于山東、河南、陝西、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及西藏等地。朝鮮、日本也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