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市(交易桑蠶的場所)

蠶市(交易桑蠶的場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蜀地舊俗,每年春時,州城及屬縣循環一十五處有蠶市,買賣蠶具兼及花木、果品、藥材雜物,並供人遊樂。北宋黃休復《茅亭客話》卷九記述說,蜀中有蠶市,父老相傳,古蠶叢氏為蜀主之時,民無定居,跟隨蠶叢遷徙,所在即招致為市,進行交易,暫時居處。後來的“蠶市”,即為這種風俗的遺蹟。每年正月至三月,成都州城和屬縣,循環開設蠶市十五處。這大約是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的習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蠶市
  • 地理位置:州城及屬縣循環一十五處
  • 做用:買賣蠶具兼及花木、果品等
  • 現指:為這種風俗的遺蹟
文獻記載,歷史故事,《和子由蠶市》,

文獻記載

元代成都進士費著《成都歲華紀麗譜》載有三處:正月五日,五門蠶市;二十三日,聖壽寺前蠶市;三月二十七日,大西門睿聖夫人廟前蠶市。
陸游《劍南詩稿》五十(開發)詩注云:“蠶市,成都初正故事。”即指正月五日蠶市。北宋成都知府田況有《五日蠶市詩》云:“齊民聚百貨,貿鬻貴及時,乘此耕桑前,以助農績資。物品何其夥,碎瑣皆不遺。飭木柄鎡基。備用誠為急,舍器工曷施?”可見“蠶市”的開設,意味著一年的耕作即將開始;“蠶市”上進行的,正是農桑所需的物資交易。“五門”在宋人所稱的“錦官門”即當時成都少城正南門之南面,為玉局觀五鳳樓門。宋代這裡為一鬧市,正月五日,九月九日蠶市皆設此。舊址在今成都上蓮池街以北一帶地段。

歷史故事

正月二十三日聖壽寺前蠶市,始於北宋初年成都太守張詠,以寺為會,讓老百姓在這兒買賣農桑器具。田況也有一首《聖壽寺前蠶市詩》:“龍斷爭趨利,仁園敞邃深。經年儲百貨,有意享千金,器用先農事,人聲混樂音。蠶叢故祠在,致祝順民心。”《蜀中名勝記》載,成都南門石犀寺,又叫石牛寺,內有李冰所造石犀。唐大中元年一公元八四七年重建時名為聖壽寺。中有李冰祠、蠶叢祠。到了明代.李冰祠已改李氏宗祠,蠶叢祠則不復存在。清機設滿城,將聖壽寺移城南,君平街南至尊經書院故地。清末又廢。不過,宋以前,成都聖壽祠正月二十三日的蠶市,卻是十分熱鬧的。《升庵詞品》卷五說,宋以前以正月二十三日為天穿節,紀念女媧氏在這一天補天。蠶市恰以這一天為會期,祭祠蜀先民的始祖蠶叢氏。
三月二十七日大西門睿聖夫人廟前蠶市,最初在小西門小市橋舉行。後來田況因為禱雨得到“靈驗”就將蠶市移到睿聖夫人廟前。大西門睿聖夫人廟,高駢築成都外城時所遷龍女祠,所以有“禱雨”之事,唐末五代,龍女祠為成都近郊一處大寺廟,以移蠶市於此。
此外,北宋田況詩中,記有二月八日,三月九日大慈寺兩次蠶市。田況《三月九日大慈寺前蠶市》詩云:“高閣長廊門四開,新晴市井絕纖埃。老農肯信憂民意,又見笙歌入市來。”
再次,《成都志》記載,二月二日寶曆寺蠶市。《神仙感遇傳》說:“三月三日於滿川於學射山通真觀看蠶市”。《道教靈驗記》又有三月三日龍興觀蠶市。《方輿勝覽》中還說:“ 二月望日鬻花木蠶器於其所者號蠶市。”未講明處所。
這些“蠶市”,總計十來處。其中三月蠶市,則有龍女祠、大慈寺、學射山、龍興觀(青羊市)等處。所以《成都記》說:“成都府十二月中,皆有市”,“三月蠶市”。《五國故事》記載說:“蜀中每春三月為蠶市,至時貨易畢集,蜀人稱其繁茂。”從上述詩文中可以看出,三月正是蠶桑之時,蠶市實即春季以促進農桑為中心的物資交易會。

《和子由蠶市》

作者:蘇軾
蜀人衣食常苦艱,蜀人遊樂不知還。
千人耕種萬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閒。
閒時尚以蠶為市,共忘辛苦逐欣歡
去年霜降斫秋荻,今年箔積如連山。
破瓢為輪土為釜,爭買不翅金與紈。
憶昔與子皆童丱,年年廢書走市觀。
市人爭夸鬥巧智,野人喑啞遭欺謾。
詩來使我感舊事,不悲去國悲流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