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蛛

蟹蛛

蟹蛛是指蜘蛛目(Araneida)蟹蛛科(Thomisidae)蜘蛛,不僅形狀像蟹,也能像蟹那樣橫行或倒退。多數種類頭胸部和腹部短寬,步足向左右伸展,能橫行,宛如螃蟹科動物。全球約170屬,2000餘種。不結網,常靜伏花草叢中等候捕食過往的昆蟲,常見的有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和鞍形花蟹蛛(Xysticus ephippiatusSimon,1880)。

與蟹蛛科最像的為逍遙蛛科的蜘蛛,扁蛛科(Platoridae)、異足蛛科(Heteropodidae)及擬扁蛛科(Selenopidae)的一些種有時亦俗稱蟹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蟹蛛
  • 拉丁學名:Thomisidae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螯肢亞門
  • 蛛形綱
  • 蜘蛛目
  • 蟹蛛科 
  • 分布區域:中國、中亞、歐洲等地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行為,棲息地,捕食地,生長繁殖,主要種類,滿蟹蛛,三突花蛛,鞍形花蟹蛛,研究現狀,

形態特徵

蟹蛛多數種類頭胸部和腹部短寬,步足向左右伸展,能橫行,宛如螃蟹。其中蟹蛛科蟹蛛屬Thomisus的形態特徵如下:
中型至大型蟹蛛;兩性異型,雄蛛較雌蛛顯著小而色暗。頭胸部長寬約相當,無剛毛。頭區在前、後側眼之間有大的角狀突起,眼不發達,大小相仿,前側眼最大。前中眼間距小於側突起,後中眼間距大於中側眼間距。中眼域寬大於長,後邊大於前邊。額寬約與前中眼間距相等。螯肢無齒。下唇長大於寬。胸板長寬相當或長大於寬。足式:1,2,4,3或2,1,4,3。步足跗節爪有少數小齒。步足刺不發達,尤其是雄蛛第1、2足的脛節無側刺;第1、2足的脛節和後跗節各有數對腹刺。雄蛛觸肢脛節有腹突、間突和後側突;腹突不發達;後側突長;間突向外後方突出,常強烈骨化。生殖球簡單,無突起,插入器短,絲狀或刺狀。腹部寬大於長,雌蛛腹部很大,雄蛛較硬。外雌器常非常簡單,不發達,無兜。插入管短,納精囊球形,有腺體。生活在灌木叢和草地,尤其在花上。成年雄蛛爬上雌亞成蛛等待交配。主要分布於古北界的熱帶區。

生活習性

行為

蟹蛛科動物不結網,常靜伏花草叢中等候捕食過往的昆蟲,有時舉起第1對步足向左右張開。卵袋產於葉面或樹幹上,雌蛛常伏在卵袋上守護,但通常在幼蛛孵出前死去。澳大利亞的蟹蛛,子女會吃掉自己的母親。小蟹蛛一旦破卵而出,就開始吸吮母蟹蛛的腿,直到母親完全乾涸。

棲息地

蟹蛛主要生活於低海拔地區。

捕食地

蟹蛛擁有以小搏大的精神,會捕食比自己大很多的昆蟲,如蝴蝶豆娘蚊子、蜜蜂等。蟹蛛常在花草叢或豆田中,或在靠近豆田的棉田、麥田中捕食害蟲。

生長繁殖

蟹蛛的卵袋在卵室內,白色,長約7—8毫米,寬2.05—3毫米。每個卵袋平均有卵50粒左右,卵粒橢圓形,長0.90—1毫米,寬0.8—0.9毫術。初產時為乳白色,表面有一層粘膠狀物質,乾涸後呈淡黃色。雄幼蛛共蛻皮6次有7個齡期,雌幼蛛蛻皮7次有8個齡期。

主要種類

滿蟹蛛

Thomisus onustusWalckenaer,1805
雌蛛長6.30—7.17毫米。頭胸部長寬約相等。背甲前方兩側有角狀突起,前、後側眼分別位於突起的前、後壁。前眼列後凹,後眼列稍後凹,近乎平直。各眼均小,前中眼稍大,其餘大小相仿。中眼域寬大於長(0.61:0.38),後邊大於前邊(0.61:0.45)。背甲黃橙色,中部有一塊前緣後凹的黃斑。第1足脛節遠端有3對短小的腹刺,後跗節約有7對腹刺。腹部黃白色,短寬,前窄後寬,呈五角形。後端最寬處兩側各形成一突起,兩突起之間在有的標本可見一淡褐色橫紋橫貫其間。
雄蛛長2.60—3.09毫米。體色較雌蛛深,呈紅褐色,較雌蛛小的多,外形似雌蛛。
滿蟹蛛滿蟹蛛

三突花蛛

Misumenops tricuspidatus
雌蛛長4.60—5.70毫米。頭胸部通常綠色,眼丘及眼區黃白色。前列眼各眼大致等距離排列。兩側眼丘隆起,基部相連。前側眼及其眼丘最大。前兩對步足顯著長於後兩對。步足的基節、轉節、腿節通常綠色,膝節以下黃橙色或帶一些棕色環。腹部梨形,前窄後寬,背面黃白色或金黃色,並有紅棕色斑紋。
雄蛛長2.70—4.00毫米。頭胸部近兩側有時可見一條深棕色帶,頭胸部的邊緣亦呈深棕色。前兩對步足的膝節、脛節、後跗節、跗節上有深棕色斑紋。腹部後端不象雌蛛那樣加寬。背面為黃白色鱗狀斑紋,正中有一枝叉狀黃橙色紋。腹部後緣上有的也有紅棕條紋。
三突花蛛三突花蛛

鞍形花蟹蛛

Xysticus ephippiatusSimon,1880
雌蛛長5.80—6.50毫米。淡黃褐色。背甲兩側有紅棕色的縱行寬紋,頭胸部的長與寬相近。眼的周圍,尤其是側眼丘的部位呈白色,兩前側眼之間有一條白色橫帶,穿過中眼域。兩眼列均後凹,中眼小於側眼,兩側眼丘癒合,前中眼距大於前中側眼距,後列諸眼的間距約相等。中眼基本上呈方形,但前邊略長於後邊。額高略大於前中眼間距之半。額緣有8根長毛排成一列。無頸溝及放射溝。下唇長大於寬。下唇和顎葉的末端帶青灰色。胸板盾形,前緣寬而略後凹,後端尖。第1、2對步足較長而粗壯,色澤也較後兩對足為深,有黃白色斑點。第1步足腿節的前側面有3或4根粗刺。腹部的長度略大於寬度,後半部較寬,後端圓形。腹部門的背面有黃白色條紋及紅棕色斑紋。
雄蛛長4.60—5.30毫米。背甲深紅棕色。第1、2步足較細長,腿節和膝節亦呈深棕色,與雌蛛有明顯的區別。腹部背面有紅棕色斑紋。從腹面看,胸板、各足的基節、腹部的腹面亦為紅棕色。
鞍形花蟹蛛鞍形花蟹蛛

研究現狀

我國對蟹蛛研究比較著名的是宋大祥院士和朱明生教授,二人曾於1997年出版了我國的第一本蟹蛛研究的權威著作《中國動物志蜘蛛目蟹蛛科逍遙蛛科》,由中國科學出版社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