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王燈

玩蟲王燈由各寨寨主牽頭,邀約眾鄉,家家戶戶籌錢助米,購買香錢草紙,安排熟悉藝人扎燈絞蠟、舂齋粑、磨豆腐、殺豬宰羊,如同節慶一般,全寨男女老幼辦得熱火朝天。蟲王燈以雞燈為主,由木棍、竹塊、皮紙三種材料紮成,其蟲王燈的式樣為一隻大公雞,扎雞燈有大有小,也可多可少,沒有規定性模式,一般引頭雞製作成雞身長1.5米,身高1米左右,雞的羽毛用各種不同的染色塗成,雞要紮成鮮活靈敏,形象畢真,才能揚正驅邪。並還在雞燈的下腹中間竄上一根長約2米左右的木桿或竹棒作為舞燈的手把,以便在世外的田園土塊和路途中玩燈時的操作舞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蟲王燈
  • 民族:貴州省萬山侗鄉人
  • 性質:一種民間求神祭神活動
  • 目的:為驅促麥田莊稼的病蟲自然災害
舉辦活動,民俗起源,時間安排,分布範圍,

舉辦活動

舞燈出行前應備足香錢紙草,點燃好雞燈內的蠟燭,並燒上一匯(方言,一匯即一沓)紙錢。玩燈主要是在田土路埂上穿行舞動,大家隨著雞燈的揮動邊舞邊喊,“雞捉蟲囉、‘餵嗬’”的口號。並要求口號整齊,聲音洪亮,舞燈人氣勢振奮,振聲越大越好,這樣才能驚動蟲王爺為百姓拯災救難。每舞到一處都要插一柱香,燒上一匯紙。蟲王燈出行舞完所屬地方後,最後集中在村子的廟宇處,擺上牙盤、米飯、齋粑、豆腐、酒茶,請師人(道師)到廟殿里稟奏蟲王神,農村俗稱“稟蟲王燈”法術,焚燒香錢紙草和所扎的雞燈,燒掉道師為稟奏時所製作的“蟲王精”,抄送蟲王神歸回於仙。

民俗起源

蟲王燈是貴州省萬山侗鄉人流傳已久的一種民間求神祭神活動。過去,由於民族文化科技的落後,百姓為驅促麥田莊稼的病蟲自然災害,而敬仰神靈,祈請蟲王神保佑,組織近鄰村寨人們求神玩燈,以致驅蟲消災,求得五穀豐登。

時間安排

玩蟲燈的時節,一般是在麥田莊稼遭受大面積蟲災的年份夏季進行。因此,侗寨人們在玩蟲王燈時,主要在白天晴日進行。凡是參與籌錢玩燈的人家,所有田園土塊都必須舞到,如果參與村寨和人戶多,涉及的出燈面積寬可按自然村寨分頭分片進行。玩蟲燈時人可多可少,但一般最少不得少於5人,多者不限。

分布範圍

舞蟲王燈在萬山的侗家流傳它由一種民間的求神活動,逐步延續成為侗鄉的一種習俗。在二十世紀的六、七十年代期間,仍在下溪、黃道、敖寨部分侗鄉村寨流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