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基礎架構

融合基礎架構

融合基礎架構(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是把多個信息技術(IT)組件進行融合,組成一個單一的、最佳化的計算解決方案。融合基礎架構解決方案的組件包括伺服器,數據存儲設備,網路設備和IT基礎設施管理,自動化和業務流程的軟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融合基礎架構
  • 外文名: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 1:把多個信息技術1組件進行融合
  • 2:數據存儲設備,網路設備
挑戰,機遇,內容,優勢,形式,產品,購買,風險回報,風險,回報,評估方式,多變性,簡約性,管理技巧,優點,架構與存儲,

挑戰

IT 和工程組織在提供創新服務以促進業務增長方面面臨著壓力。這些服務需要新的更複雜的基礎架構技術才能支持通信量激增、用於工作的 BYOD(自有設備)、社交媒體、視頻、高度虛擬化數據中心、雲服務、無線服務等。已負擔過重的員工如何才能支持這些新的更複雜的基礎架構技術?如果基礎架構管理缺乏同等創新,IT 組織可能會面臨服務性能下降,同時向客戶交付這些服務的成本增加。

機遇

聚合基礎架構管理方法可幫助 IT 和工程團隊了解所有技術領域的大量性能指標並專注於關鍵業務,以便迅速採取適當的措施。套用感知基礎架構管理方法可幫助您的組織隨時隨地滿足客戶和員工對富媒體服務及優異用戶體驗不斷提升的期望。

內容

聚合基礎架構管理統一了故障、性能、流量、容量、套用回響管理等,從而迅速將大量不同數據轉化為可操作洞察力,進而提高服務質量、可預測性和擁有成本。
將所需的一切集中在一處
技術領域內的統一管理以其開放的集成體系結構和廣泛的第三方平台支持使 IT 人員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用在主動管理環境上,而不是管理從不同工具提取和收集數據的過程。技術領域內的受監控數據的單個性能視圖使 IT 人員不再需要搜尋多個工具來查找用於分類性能問題和確定根本原因的相關信息。
用於快速分類和解決問題的可操作智慧型
從技術領域和多種監控功能收集大量原始數據,標準化這些數據以用於分析,組織這些數據以根據用戶角色和要求提供最相關的信息。在單個基於 Web 的用戶界面中顯示數據和分析,其中嚮導式工作流根據聚合基礎架構和套用的最佳實踐來有效指導 IT 運營和工程團隊完成故障排除過程。
適用於最大環境的大規模可擴展性
先進的體系結構可提供無代理數據收集、一流的數據匯總技術以及動態聯合分析,從而快速將數百萬指標轉化為可操作智慧型。該體系結構呈線性擴展,以管理最複雜的 IT 基礎架構的增長。小型主機設備和集中式管理功能可降低資本和運營支出。
多租戶訪問控制
本機多租戶可確保控制用戶對租戶數據的訪問。使託管服務提供商和企業 IT 人員能夠為每個用戶組/客戶、部門、位置等分離監控環境。通過單個用戶界面管理所有租戶,從而降低管理開銷。

優勢

通過 CA Technologies 聚合基礎架構管理,負擔過重的 IT 團隊可以獲取更主動且有效地管理基礎架構所需的信息,以便您提供卓越且與眾不同的服務。該解決方案旨在提供更大規模、更快、更主動的分類,同時成本低於之前的基礎架構管理方法。
卓越且與眾不同的客戶體驗
CA Technologies 聚合基礎架構管理是行業領先的解決方案,使企業、託管服務提供商 (MSP) 和通信服務提供商 (CSP) 可以快速、經濟地提供優質的服務質量。IT 可通過服務感知基礎架構管理(可映射資產、配置和事件之間的關係)獲得更加完整的基礎架構運行狀況和性能視圖,以便跟蹤基礎架構問題對受影響業務服務和用戶的影響。可操作智慧型有助於 IT 快速確定所有技術領域內服務交付風險的來源和影響服務的問題來源,從而主動管理關鍵基礎架構服務的運行狀況和性能。影響分析可指導 IT 首先解決優先權最高的問題。
提高了效率且降低了運營成本
卓越的客戶體驗、複雜性以及不斷增長的需求使 IT 在有效平衡“維持業務正常運行”任務和戰略計畫(均在成本限制內)方面負擔加重。聚合基礎架構管理解決方案可幫助組織:
  1. 滿足最大最複雜企業和服務提供商的擴展性和上市要求,同時降低密集型託管要求並減少管理需求。
  2. 減少資源和技能差距,以通過構建於工程最佳實踐的嚮導式工作流加快分類和補救速度。
  3. 合理化技術投資組合,以通過開放的集成體系結構和廣泛的第三方平台支持降低管理和維護成本。
  4. 通過集中式管理、用於自動配置和集成的 Web 服務、基於策略的監控配置檔案以及設備自我認證降低開銷。
提高速度和生產力
通過輕鬆訪問提供卓越客戶體驗所需的關鍵信息的圖形視圖來減輕 IT 團隊的重擔。減少採取措施前手動解釋、分析和關聯原始數據“過載”的需求。您可以:
  1. 通過從動態的聯合分析和複雜性分析得出的可操作智慧型的聚合視圖來提高效率。
  2. 通過簡單的嚮導引導過程加快部署,以對新設備進行自我驗證;使用開箱即用式指標開始即時監控或通過輕鬆擴展來添加自定義指標。
  3. 通過了解基礎架構組件之間的套用回響時間來深入了解最終用戶體驗,從而獲得基礎架構性能的完整視圖。
資源集中於創新和創收
為提供維持盈利能力和業務增長所需的差異化服務,企業 IT 部門和服務提供商必須超越“維持業務正常運行”戰術,並專注於:
  1. 針對戰略計畫減輕高技能人員的工作負擔。
  2. 通過靈活部署和服務交付選項增加收入機會。
  3. 通過將關鍵套用安全遷移到虛擬主機推進雲計畫。

形式

融合打包解決方案
融合打包解決方案通常是一些大型廠商合作的產物:一家伺服器廠商,一家存儲廠商和一家網路廠商將聯合提供一體式交付解決方案。在現實中,IT專業人士可以購買每個組件然後組裝以達到同樣的效果。但是該解決方案的價值在於,它本質上是一個預先認證和配置的完整系統環境。
這種類型的融合解決方案可以節省部署時間,但通常不會降低成本。同時,它針對硬體或軟體做了專門的調整從而能夠實現融合的特性,這意味著組件之間不是專門最佳化和優勢互補的。也有可能是某種統一的管理界面,從而在整體系統管理上來進行存儲、虛擬機和其他輔助設備的配置。但大部分的管理都可以通過管理程式本身來做。再次,該方案的首要價值是預組裝;一個組織應該能夠很快的將方案拆包,並把它投入生產環境中。
集成融合解決方案
真正的集成融合解決方案使用一個廠商的伺服器、存儲和網路設備。它本質上是變成了一個平台來代替部分融合。在大多數情況下,統一軟體對廠商方案來說是唯一的。然而大多數的硬體都是通用商品,“現成的”產品或許是從另一個供應商那裡OEM的,IT組織通常不把它公之於眾。同時,在大多數情況下,計算,存儲和網路都是由相同的物理硬體以節點的形式作為基礎——當更多的伺服器或者節點添加進來時,計算,網路和存儲也同步的進行了橫向擴展。每個節點的存儲容量聚合成一個單一的虛擬存儲池,然後提供給其他基礎架構來使用。這種類型的產品捆綁是一個更加類似交鑰匙和獨特的解決方案。
這種集成度更高的方案的優點是能夠降低硬體的成本,供應商可以定製設計或指定硬體來滿足方案需求。同時軟體又往往是由供應商提供的,所以軟體能夠針對硬體的特性進行定製,這又是融合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許多方面,這種方法和商用主機是類似的。
純軟體方式
第三種類型的融合基礎設施是一個純軟體的方法。基本上,一個IT專業人士買軟體,然後選擇創建一個融合的解決方案需要的所有硬體,包括伺服器,存儲和網路。該軟體還能夠將每個伺服器的存儲容量進行匯集在一起,形成一個虛擬的共享資源池。這個選項通常是融合系統中提供最高成本效益的選項,假設IT團隊有技能和時間來識別和裝配每個硬體組件。它也應該是最靈活的,因為IT對於集成在解決方案中的組件就幾乎完全可控了。
正如前面提到的,這種類型的融合最大的挑戰是需要時間去整合它,以及需要高水平的集成技術能力。
第三種類型的融合解決方案對某些組織來說是非常適合的,這些組織提供的產品供應的核心部分就是IT,如雲提供商和“套用即服務”提供商。在某些情況下,規模較小的企業可能會發現這種方法的吸引力,對這些組織而言,這種集成更容易管理相對大小適度的環境,而且IT能夠節省的成本對組織來說更加可觀。
當存儲服務運行於計算層的時候,有些問題需要注意。這些服務通常運行於虛擬機(VM),這意味著它們的活動水平可能負面地影響集群中的其它VM。

產品

目前市場上融合基礎架構解決方案主要有:
廠商
融合方案
PHEGDA
PBData
IBM
PureSystems
HP
Virtual System
EMC
VSPEX
EMC/Vmvare/Cisco
Vblock
NetApp/Cisco
FlexPod
DELL
vStart

購買

假如你已有虛擬數據中心
融合基礎架構可以滿足你全新構建的需求,事實上這也是比較容易實現的,融合基礎架構可以選擇來自一家廠商的融合產品,融合基礎架構也可以集成多家廠商的設備。並且大多數融合基礎架構支持幾乎所有的hypervisor,如Hyper-V或vSphere。例如戴爾在新一代PowerEdge伺服器產品基礎上研發的PowerEdge FX2融合基礎設施中,FM120x4伺服器模組支持Citrix XenServer、Red Hat Enterprise Virtualization;FC430伺服器模組則支持VMware vSphere ESXi。企業用戶可以按需進行靈活部署融合基礎架構。
隨著更多融合基礎架構的部署,融合基礎架構異構問題一直存在並越加明顯。融合基礎架構的加入也不會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通常情況下,融合基礎架構設施是可以和已有架構進行互動的,但是需要注意很多問題。
融合基礎架構在交付給用戶之前,通常包含了綜合的管理工具來提供對整個融合基礎架構的統一管理,並且融合基礎架構中的所有組件之間都經過了預調試,保證能融合基礎架構夠協同工作。當將融合基礎架構與數據中心環境中其他系統進行連線時,可能會產生性能、管理問題,或者是其他互操作性問題。
另一方面,當數據中心環境中加入融合基礎設施時,IT管理員傾向於使用原有的工作方式,使用融合基礎架構其他管理工具對新的環境進行管理。對IT管理員來說,支持兩種不同的環境需要做大量不同的工作。
融合基礎架構部署之後,除了提供新的工作負載,IT管理員必須將現有的工作負載整合到融合基礎架構產品中,通過分析融合基礎架構的重要性來保護工作負載和數據,淘汰舊融合基礎架構工作負載,解決融合基礎架構各種困難和問題。而且,這所有的一切都必須快速執行。
可能有人會說,將現有的虛擬數據中心遷移到融合基礎設施上不就行了嗎?記住,很少有組織希望丟掉在現有數據中心中的投資,轉而使用一個全新的平台。除非有足夠的資金來任性。更多情況下,企業只有在更新技術或者啟用新數據中心時才會考慮採用融合基礎架構。因此IT管理員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於應該如何在部署新的融合平台後重新利用舊融合基礎架構基礎設施。
注意事項
在融合基礎架構時,企業需要確保在採購融合基礎架構之前進行深入的融合基礎架構PoC測試與融合基礎架構投資回報率分析,並且融合基礎架構評估融合基礎設施廠商對異構或遺留環境的支持程度。通過融合基礎架構測試與融合基礎架構評估,企業可以準確獲知你所心儀的融合基礎架構將如何與現有數據中心內的融合基礎架構異構設備進行互動,才能夠清晰地證明融合基礎架構部署的合理性。
另外,根據企業對未來的計算需求進行融合基礎架構評估,再對比融合基礎架構廠商的產品路線圖,這樣可以確保避免將來技術斷裂的可能性。
如果融合基礎架構勢單力薄,還不足以為融合基礎架構帶來長期效益,那么企業應該繼續採用更為傳統的數據中心模式。
融合基礎架構會帶來廠商鎖定限制。雖然融合基礎架構產品的設計實現了高可擴展性,但與其具有綁定兼容性的模組相對有限,這就導致了融合基礎架構有限的產品選擇,這往往會轉換為更高的產品成本,而且今後可能會在產品生命周期上產生挑戰。
但是就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隨著融合基礎架構產品的生態系統不斷擴大,值得關注的融合基礎架構領域包括了雲計算軟體、安全、數據保護和數據加速。另外隨著企業用戶對融合基礎架構避免廠商鎖定等需求的加大,相信會有更多更靈活的融合基礎架構產品選擇。

風險回報

風險

在大型企業的IT部門裡,數據中心級別的孤島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問題。通常不同的孤島由不同的IT部門所負責,例如存儲,網路,虛擬化,x86平台伺服器以及傳統的unix伺服器則都有不同的團隊來運營負責,甚至對於一些企業有大型機則由專門的團隊來負責運維。
如果真是完全部署了融合基礎架構,對於用戶來說,往往則意味著對單一平台的選擇使用,然而如果在所有場景都鎖定在單一品牌,往往則會錯過了創新的工具和產品。

回報

融合基礎架構提供了一條混合架構以使得工作負載能動態的根據需求向雲中或者從雲里擴展。這是創建敏捷IT架構的必由之路。

評估方式

在進行融合基礎架構評估時,首先要考慮的事情之一就是可擴展性。只要通過增加另外一個節點,你就能夠擴展你的融合基礎架構部署。底層軟體應該足夠智慧型,能夠自動將虛擬伺服器負載分布於集群各個節點,而無需管理員手動執行負載平衡。同樣,新節點應該提供一個線性的性能增益。
融合基礎架構要簡單。初始配置過程應該是高度自動化的,就像線上引進新節點的過程。同樣,管理軟體也應該是預裝的。
一個融合基礎架構還要具備在各個水平上均可用的存儲彈性。例如,融合基礎架構依賴於軟體將各種組件聯繫在一起,所以不允許有任何的單點故障。有很多方式可以實現融合基礎架構彈性設計。

多變性

為了滿足用戶的這種需求,IT廠商在業內迅速掀起了融合基礎架構浪潮,爭相推出各自打有融合標籤的融合基礎架構產品。但是目前為止,業界對融合基礎架構的定義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同廠商對融合基礎架構概念的理解存在顯著的差異化。
在參觀了大量五花八門的融合基礎架構之後,發現這一事實時表示非常驚訝。他認為融合基礎架構簡直就是千面嬌娃,並且事實上只有極少數幾家融合基礎架構廠商真正做到了融合。
大部分情況下,“融合”只是融合基礎架構廠商在與客戶交流時的開場白,即使他們的產品也許僅僅融合了融合基礎架構存儲而已。
在談論融合基礎架構設施時,一種場景是企業訂購了環境中所有分散的融合基礎架構模組,例如包括來自伺服器廠商的融合基礎架構伺服器模組,來自存儲廠商的融合基礎架構存儲產品,以及來自網路廠商的融合基礎架構網路產品。你將這捆設備買來之後,需要自己組裝成一個融合基礎架構系統。最後,你還得單獨管理融合基礎架構存儲陣列、伺服器,或者使用廠商提供的管理外掛程式,這些都得自己來進行。因為需要自己組裝和配置融合基礎架構,考慮到融合基礎架構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能水平要求及成本等因素,這種融合基礎架構方案比較適合小型企業。
當然也有基於管理的融合基礎架構。這種情況下,你會有一個通用的融合基礎架構管理控制台來管理磁碟陣列、伺服器與網路交換機等等這些大量的離散組件。通常這種融合基礎架構單元都很大型,比較適合大型融合基礎架構組織環境,比如一個融合基礎架構的伺服器單元就是一個裝滿伺服器的貨櫃。這樣部署和管理起來就方便多了。
這種融合基礎架構方案的主要價值在於預組裝。因為融合基礎架構廠商之間通過聯合提供一體式交付,這樣能夠幫助企業快速將產品組裝並投入生產環境中。
真正的融合基礎架構產品中的不同模組如伺服器、存儲和網路設備均是來自同一家廠商。這種融合基礎架構方案中,融合基礎架構的基本單元非常小,一台2U伺服器,在數據中心裡進行堆疊,部署10GbE或無線頻寬,在需要更多容量時添加即可。你可在每個融合基礎架構單元里獲得CPU、記憶體、網路、存儲功能,然後整個融合基礎架構集群就現身了。
最後一種類型的融合基礎架構設施是基於純軟體的方式實現。IT管理員買來軟體,然後按照制定好的融合基礎架構解決方案購買所需的所有硬體。該融合基礎架構軟體還能夠將每個伺服器的存儲容量匯集在一起,形成一個虛擬的共享資源池。和上文提到的第一種場景一樣,純軟體方式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整合,對IT管理員的融合基礎架構集成技術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IT團隊有足夠的技能和時間來識別和裝配每個融合基礎架構硬體組件,那么這種融合基礎架構方案的靈活性將得到充分發揮,畢竟IT對於融合基礎架構解決方案中的集成組件幾乎是完全可控的。
綜上,融合基礎架構設施有多個面孔呈現在你眼前,你認識清楚了嗎?對於每一個類型的融合基礎架構設施,IT管理員一定要進行全面了解,除了為企業帶來的效益,尤其要考慮到每種融合基礎架構方式的部署或管理局限,這在我們之前均有所介紹。

簡約性

生於複雜止於簡約
我們喜歡融合基礎架構,因為融合基礎架構簡化了企業IT管理員們的日常操作,融合基礎架構幫助企業降低運營成本,重要的是融合基礎架構簡化了我們的數據中心。
融合基礎架構有多簡單?融合基礎架構將計算、網路與存儲融合到一起,融合基礎架構在抵達客戶現場之前就已經被配置成一個獨立的運行單元。整個“包”經過簡單的部署和配置,通上電源,你就可以使用融合基礎架構了。非常吸引人,不是嗎?
市場上各種跡象表明,融合基礎架構使用快閃記憶體加速數據中心的時代已經來臨。IDC 2014年報告指出,目前已經有51%的數據中心部署了融合基礎架構快閃記憶體來提高I/O性能。IDC預測,在未來12個月內,剩下的49%的數據中心也將計畫考慮融合基礎架構快閃記憶體部署。
因此,單從融合基礎架構設備設計上來看,融合基礎架構設施已經是一個不簡單的存在,裡面包含了融合基礎架構廠商的設計理念,對潮流技術趨勢的準確把握等等。
另一方面,對於大多數融合基礎架構產品來說,融合基礎架構對用戶核心價值的體現主要表現在以邏輯整體視圖的方式提供物理資源。
例如,邏輯網路極大地增加了虛擬機I/O分發和管理的靈活性。融合基礎架構整體監控這些連線——尤其是可以對問題進行全局分析的方式,也就意味著虛擬化為故障診斷帶來的複雜性問題得到了解決。融合基礎架構網路的IT管理員可以以更好的視角了解問題是如何發生的,而不僅僅是發現問題。
另外,在融合基礎架構中,融合基礎架構存儲的重要性從物理存儲轉移到邏輯架構上。在邏輯存儲領域,你可以更高效地分發存儲資源來滿足虛擬機需求,而且同樣可以支持數據壓縮、重複數據刪除和大規模數據集的可擴展性。
更棒的是,融合基礎架構模式下,用戶是按容量購買的,融合基礎架構需要更多資源時直接購買就可以。在提供IT服務時不再需要考慮網路和存儲資源,融合基礎架構取而代之的是實際套用的需求。
最後,融合基礎架構設施部署中實現的高級虛擬化及靈活性為部署私有雲或者是某些類型的融合基礎架構軟體定義數據中心提供了前提。
綜上,大多數的融合基礎架構產品推出,都是適應了當前的技術發展趨勢,融合了融合基礎架構廠商自身或大或小的創新,最終為用戶提供的總是簡約的外在和簡單的使用方式。
融合基礎架構的設計讓數據中心雜亂的面貌變得簡約,但融合基礎架構本身又是一個不簡單的存在。簡單的使用,不簡單的功能。或許這正是融合基礎架構的魅力所在。

管理技巧

處理存儲服務
融合基礎架構很多捆綁式的解決方案使用了傳統的共享存儲系統,這種情況下通常需要融合基礎架構引入存儲網路。不過IT管理員不用擔心存儲網路的複雜性,因為融合基礎架構廠商在交付之前已經做好了預集成工作。
在大多數融合基礎架構集成方案和所有的純軟體式融合系統中,融合基礎架構存儲服務作為計算層的一部分提供服務。一方面,融合基礎架構存儲軟體將每個節點中的存儲容量聚集到一起,融合基礎架構消除了附加存儲控制器的所帶來的成本與複雜性。另一方面,這些融合基礎架構系統能夠使用伺服器級別的存儲介質,融合基礎架構不是企業級的硬碟和快閃記憶體存儲。這融合基礎架構兩點最終帶來了顯著的成本效益。
IT運維技術人員應該知道的是,這些融合基礎架構服務通常運行在虛擬機(VM)中,這意味著這些融合基礎架構VM的活動可能會對集群中的其他融合基礎架構VM產生負面影響。例如,當一個融合基礎架構虛擬SQL Server應用程式發生I/O需求激增時,融合基礎架構可能會引起運行存儲軟體的VM的工作負荷增加,最終導致I/O匯流排競爭。
數據傳播
融合基礎架構虛擬機為了能夠實現動態遷移,融合基礎架構需要多台主機訪問相同的虛擬磁碟。另外,由於大多數打包式解決方案使用傳統共享陣列,因此融合基礎架構對數據保護少有關注。方案中集成的融合基礎架構通常是企業級陣列,融合基礎架構是基於RAID的數據保護。
融合基礎架構打包和集成的解決方案往往會採取不同的方法。融合基礎架構會為存儲軟體作一些調整,而此時的融合基礎架構存儲通常是以橫向擴展的方式跨越整個計算層。融合基礎架構可以採取以下兩種形式,第一種融合基礎架構是複製模型,即每個融合基礎架構虛擬機都會被實時複製到一個或兩個其它節點上。大多數IT規劃者傾向於選擇三路複製,使融合基礎架構在發生單點故障的時候仍處於受保護狀態。
雖然融合基礎架構複製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技術,IT運維技術人員必須認識到,這種融合基礎架構模式下存儲容量的消耗是三倍增加的。每次融合基礎架構寫操作也被放大了三倍,所以融合基礎架構對這些節點間的網路互連進行高度調優就變得非常關鍵了。
融合基礎架構另一種方式是採用糾刪碼技術來保護數據。相比於融合基礎架構複製模型,融合基礎架構糾刪碼在對存儲容量的開銷方面表現更好,一般為3倍和30%的比例關係。而且,因為對I/O的需求非常之小,因此融合基礎架構在進行寫數據或者在重建狀態時也會有更好的表現。當然融合基礎架構糾刪碼的方式也有缺點,通常無論讀寫每個節點都需要參與每一個I/O操作。
融合基礎架構
最後要考慮的是融合基礎架構是如何保障性能的。對於打包式方法,融合基礎架構共享存儲設備的優良表現能夠提供更好的性能,因此融合基礎架構關鍵在於確保正確配置存儲網路和進行適當調優。
融合基礎架構集成方案或基於軟體的融合基礎架構在性能方面存在優勢。由於在這些融合基礎架構系統中,融合基礎架構存儲軟體運行在計算層上,存儲I/O訪問(特別是讀操作)會有很大提升。但如何在實際中實現這一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融合基礎架構。如果融合基礎架構軟體設計之初,融合基礎架構能夠確保每個虛擬機都有一個本地的數據副本,那么將大大最佳化融合基礎架構數據布局。這一點對於使用融合基礎架構複製作為數據保護的系統來說非常容易實現,但對於使用融合基礎架構糾刪碼的系統則幾乎無法實現。

優點

構建融合基礎架構(Converged Infrastructure,CI)產品的初衷在於,通過將融合基礎架構數據中心三大組件——計算機、存儲和網路——綁定到單一產品中實現融合基礎架構快速部署,從而簡化IT。因此,對於那些急於將融合基礎架構應用程式部署到生產環境中的企業來說,融合基礎架構更具吸引力。
融合基礎架構受到企業CIO們青睞的主要原因在於其具有兩大明顯優勢:融合基礎架構快速部署及潛在的成本節約。當然,融合基礎架構的靈活擴展性,即計算、存儲(容量和性能)以及網路實現並行擴展也非常具有吸引力。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一些融合基礎架構產品還可以利用現有的硬體。
當然,融合基礎架構還需要知道的是,不同的業務需求決定了最佳融合解決方案的類型。例如,如果企業追求融合基礎架構快速部署,那么捆綁式或完全集成的融合基礎架構解決方案是最好的選擇。值得注意的是,融合基礎架構快速部署往往意味著較高的成本,並且無法與現有的融合基礎架構硬體實現集成。如果有此顧慮的話,可以選擇融合基礎架構集成解決方案。因為該融合基礎架構解決方案傾向於採用商用硬體,通常能在成本和生產之間找到最佳平衡。當企業的主要關注點在於融合基礎架構成本節約或硬體靈活性時,基於軟體的融合解決方案是最合適的。
融合基礎架構功能特性
融合基礎架構的Hypervisor支持。幾乎所有的融合基礎架構產品都支持一種或多種hypervisor。如果你的融合基礎架構數據中心只使用VMware,可選的融合基礎架構產品範圍最廣。如果支持其他類型或者多種類型的hypervisor,或者整合裸機系統,那么你就要仔細選擇一下融合基礎架構產品了。
融合基礎架構的裸機系統集成。如果你想將現有的金屬裸機系統集成到融合基礎架構中,純軟體的解決方案能夠滿足要求。有一些純軟體的融合基礎架構解決方案可以讓一台物理伺服器來訪問由融合基礎架構所匯聚起來的共享存儲。有些甚至允許物理伺服器將它的融合基礎架構存儲容量貢獻給匯聚卷。
融合基礎架構的快閃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在融合基礎架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為大多數融合基礎架構中,每個主機上支持大量的虛擬機(VM),隨時可能發生I/O風暴,融合基礎架構快閃記憶體的主要作用在於解決這些問題。
對於大多數的融合基礎架構打包解決方案,融合基礎架構快閃記憶體只是共享存儲系統上的一層。一些更加定製化的融合基礎架構解決方案充分利用了這一事實,確保每個VM的數據存儲在融合基礎架構伺服器的快閃記憶體上。這種將融合基礎架構數據存放在本地的做法能夠提供基於快閃記憶體的數據訪問,最終消除了網路延遲的影響。
雖然融合基礎架構優點多多,但還需理性部署融合基礎架構。CIO尤其要考慮到部署融合融合基礎架構之後會對數據中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比如如何與現有的融合基礎架構進行互動和協同工作等等。當然,如果只是單純的全新部署,問題就簡單多了。

架構與存儲

存儲服務是所有任何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對融合基礎架構。很多打包式解決方案都會用到傳統的共享存儲系統作為架構中存儲部分的實現。這要求一個存儲網路加入進來,但由於供應商的預集成工作,存儲網路的複雜性會大大降低。
大多數集成方案和所有的純軟體融合基礎架構系統都把存儲服務作為計算層的一部分。存儲軟體在每個節點匯集存儲容量,這一實現的優點是能夠消除增加額外存儲控制器的成本和複雜性。並且這些系統可以使用伺服器級別的存儲介質,而不是企業級硬碟和快閃記憶體存儲。這兩個功能相結合極大地降低了成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