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篩隱窩

蝶篩隱窩

蝶篩隱窩位於上鼻甲或最上鼻甲後上方與鼻腔頂之間的凹陷,蝶竇開口於此。蝶竇的上方為腦垂體和視神經,兩者間的骨壁相當薄,甚至缺如。蝶竇的下方為後鼻孔,前方為篩竇。蝶竇開口於上鼻道最高的蝶篩隱窩處。部分個體的視神經可突入蝶竇中,因此,蝶竇炎時常可波及視神經,引起球後視神經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蝶篩隱窩
  • 外文名:sphenoethmoidal recess
蝶竇,蝶竇炎,上鼻甲,

蝶竇

蝶竇(sphenoidal sinus)位於蝶骨體內,在上鼻甲的後上方,左右各一,但其大小及形狀和骨壁的厚薄等個體差異較大。通常在胚胎四個月時已能辨出蝶竇,3歲時開始發育,青春期發育成熟,育良好者可延伸至蝶骨大翼、翼突和枕骨基底部內,兩側的大小和形態一般不對稱,中隔常偏於一側,有時上下及左右竇房相重疊,可將竇壁分為前、後、上、下、內、外側等六個壁。

蝶竇炎

蝶竇炎的發病率在各鼻竇中最低,約占0.9%,也極少單獨發病。蝶竇在蝶骨體內,直接與後篩竇相鄰,故兩者可同時發生炎症,稱為蝶篩竇炎。
感染輕微時常無症狀而被忽視。重者有頂部、枕部或眼球後方鈍性頭痛,並放射到頸項或耳後部;精神萎靡、健忘、易倦、失眠等全身毒性症狀較為明顯。炎症波及視神經時可有視力疲勞、畏光、眼球疼痛甚至視野縮小、視力減退等症狀。
鼻鏡檢查可在嗅溝後段、蝶篩隱窩等處見到黏膜充血腫脹、膿液積留或結成膿痂。中鼻甲後端、鼻咽後壁及側壁可有長條狀膿液下流。位置引流法簡易可行,有診斷意義。其法為取棉片置於蝶竇自然孔附近,囑病人低頭,5分鐘後取出棉片,如發現棉片後面附有膿液,則可能來自蝶竇。確診必須藉助X線檢查,攝取張口鼻頦位或斜位(Rhese位),斷層片最有價值。
急性蝶竇炎一般經積極治療多能痊癒。慢性蝶竇炎因蝶竇自然孔位置較高,使排液困難,引流不易。如保守治療無效,或竇口堵塞引流不暢、症狀顯著久治不愈,或已引起球後視神經炎、顱內感染等併發症時,宜考慮手術治療,並常與篩竇手術同時進行(見“蝶竇手術”)。

上鼻甲

鼻腔外側壁較為複雜,有三個突出的鼻甲,由上而下分別稱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下鼻甲位於鼻腔外側壁的最下方,由下鼻甲骨覆蓋黏膜構成。中鼻甲位於上、下鼻甲之間。上鼻甲位於中鼻甲的後上方。中、上鼻甲都是由篩骨迷路內側壁向下捲曲的薄骨片及覆蓋的黏膜構成。除下、中、上鼻甲外,往往在上鼻甲後上方有一不明顯的隆起,名最上鼻甲,它也是由篩骨迷路內側壁的薄骨片蓋以黏膜而成。
為鼻腔外側壁上部的一個向下捲曲的骨片,其表面覆蓋有黏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