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蟮

蛐蟮

蛐蟮根據線上新華字典的解釋是蚯蚓。蚯蚓是對環節動物門寡毛綱類動物的通稱。在科學分類中,它們屬於單向蚓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蛐蟮
  • 解釋:即蚯蚓
  • 讀音:qū shàn
  • 出處:《方言》
詞目,出處,

詞目

蛐蟮即蚯蚓,
蚯蚓是寡毛綱中陸生環節動物中的任何一種;尤其指蚯蚓科中分布甚廣的身子逐漸變細分節的、雌雄同體的各種蚯蚓。環節動物。體形圓長而柔軟,外表醜陋,經常穿穴泥中,能改良土壤,有益農事。《禮記·月令》:“﹝孟夏之月﹞螻蟈鳴,蚯蚓出。”《淮南子·時則訓》引作“蚯螾”。晉 崔豹 《古今注·魚蟲》:“蚯蚓,一名蜿蟺,一名曲蟺。”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四:“龍蟠虎踞之地,非蚯蚓之所居;麟穴鳳巢之場,豈鵂鶹之所止。”宋 俞琰 《席上腐談》卷上:“崔豹《古今注》云:‘蚯蚓一名曲蟮,善長吟於地下,江東人謂之歌女。’謬矣。按,《月令》:‘螻蟈鳴,蚯蚓出。’蓋與螻蟈同處,鳴者螻蟈,非蚯蚓也。吳人呼螻蟈為螻蛄。故諺云:‘螻蟈叫得腸斷,曲蟮乃得歌名。’老舍 《二馬》第四段十一:“老馬先生背著手在草地上扭,腳步很輕,害怕踩死草根下伏著的蚯蚓。”
蚯蚓
山東、雲南等方言又稱蚯蚓為:“曲(qú)山(shàn)”,醫藥上也叫地龍。(古稱蛐蟮
因爬行時,先向後伸,垛起一丘再向前行,所以得名。六、七月始出,冬月蟄伏。雨前先出,天晴則夜鳴。它與同穴才有雌雄。平原,水澤地,山地都有。味鹹,性寒
蛐蟮

出處

《方言》第六“螾場謂之坥” 晉 郭璞 註:“螾,蛐蟮也,其糞名坥。”參見“蚯蚓”。
我補充一下
在我國很多地方方言都拿蚯蚓叫蛐蟮
比如;浙江,山東,山西,四川,貴州,河南,安徽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