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撻效應

來自台灣的一個經濟名詞

台灣常出現”一窩蜂“,很容易引起話題、追隨話題的事件,比如1995年左右突然出現突然的蛋撻熱,一時間冒出了一堆賣蛋撻的店,每間店都有一幫人在排隊,等熱潮一過,蛋撻店又幾乎全部消失。後來麥當勞也推出 hello kitty 限量組,又是一幫人徹夜排隊去買,之後還不是都丟在家中的角落裡。幾年前又開始流行甜甜圈,也是一群人跟著排隊,後來才知道最早排隊的那些人是請來的托。台灣人個性里就是相信這種”炒作“起來的東西,並且又相信”限量“,算是一種很特殊的消費文化。所以啦,這種一窩蜂的性格,造就了一些生命周期很短的產品。在台灣有個專門名詞——”蛋撻效應“來形容這種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蛋撻效應
  • 類型經濟名詞
  • 地方:台灣
  • 出處:《我們台灣這些年》
——以上文字摘自《我們台灣這些年》P283-284。
如果一個商業模式是架構在一個熱門的時機點上,也就是俗稱的「機會財」(台灣又名為蛋撻效應),一開始投入經營或許可以賺到不少錢,但是長期經營的風險非常的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